過客4112 wrote:那麼,(風光電產生的電所減的碳排)夠扣抵生產這些風光電設備產生的碳排嗎?
以今天為例, 今天...(恕刪)
問題是要量化『碳排』還很麻煩!
發電的單位 產生的電, 因為進入台電代送, 因為無法像申裝光世代一樣, 想要那種電就那種電,
所以每發 1,000 度,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發放 綠電憑證, 由能源生產廠商賣給賣家。
問題來了, 買家想要減少自己產品的碳足跡, 想要去購買 綠電憑證 來 減少碳排, 這要怎麼兌換?
簡單來說目前分別以期貨方式, 再以供通貨幣計算價差。
現在搞得很大,槓桿也很大。
比如, 在綠電憑證較易市場以美元計價, 在碳排交易市場以美元交易計價, 再進行交易。
如此製造業所生產出的產品,在沒有使用燃煤發電的能源(綠能憑證), 與碳排交易下(憑證換碳排或是買碳排),碳足跡因而減少。
搞得這樣複雜,我還是覺得
幾年前台泥宣稱要在碳排市場丟出 碳捕捉技術(就是憑空挖碳)來實質減碳, 這是最直接的方式。
也就是說, 實際台中市民一張嘴就是幫地球在減少碳排, 全世界都該跟台中市民買碳排。
台積電基本上應該發年終獎金給全體台中市民, 蘋果也該發獎金給台中市民, 西門子也要發, 亞馬遜也要發,
就連日本AV產業也要發。
台中市民一張嘴就是在幫地球減碳, 實在太偉大。 但是碳排交易總是高過來高過去, 一毛錢都不分給我們。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