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全球暖化: 多座核電廠因冷卻水過熱被迫強制關機


HelloTaiwanTaiwan wrote:
而且緯度都比台灣高...(恕刪)


其實大家都在拼命的去研究核融合~~這個能達成~~
往後核能是可以縮小化的~~理論上可以使用在汽車等等的~~
a1305168 wrote:
The power plants use water from the rivers to cool down their reactors, before sending the water back into the rivers. Overheated waters can result in mass fish die-offs, like those that occurred in Germany this week.
...(恕刪)


發電廠使用河水冷卻反應爐, 過熱的廢水排放回河裏導致大量魚類死亡, 這星期德國發生了這樣的情況
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a_surface_temperature

把青蛙放熱水
和放溫水一樣的概念.

人們只會看他想看的, 我當然也在人們之中.
我看到的是..

"We're going to have to solve the climate-change problem if we're going to have nuclear power, not the other way around," said David Lochbaum, a nuclear engineer...
"As the climate warms up, nuclear power plants are less able to deliver,"
如果要使用核電, 必須先解決氣候變遷的問題,
而不是反過來.

根據 NEA 和 IEA 2015 的研究報告 (這篇連結好像現在斷掉了~ NEA 和 IEA 是什麼機構請自己查一下),
在最佳狀況下, 核能發電只能對避免災難性的全球暖化做出微小但重要的貢獻---- 如果可以先解決各種問題包括昂貴的建造成本問題又不至於犧牲安全問題的話~
https://thinkprogress.org/nuclear-power-will-play-only-a-modest-role-in-stopping-climate-change-nuclear-agency-says-d6677e893924/
全世界須要 "***每年*** 建造超過 100 多座核子反應爐, 連續一直蓋到 2050 年".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5/dec/03/nuclear-power-paves-the-only-viable-path-forward-on-climate-change
https://thinkprogress.org/why-james-hansen-is-wrong-about-nuclear-power-44b486ed8a72/
而全世界現在每年建造核子反應爐連10座也不到, 1970年代勢力最高張的時代也不過每年40座.

以台灣 "原來" 的規畫來說, 核電只占不到20% 是要取代 "氣電", 煤電仍佔40%, 這樣反而 PM 排汙會比現在或1,2 年前更高.

...
During the extreme heat of 2003 in France, 17 nuclear reactors operated at reduced capacity or were turned off. Électricité de France was forced to buy power from neighboring countries on the open market, where demand drove the price of a megawatt hour as high as €1,000, or $1,350. Average prices in France during summer months ordinarily are about €95 per megawatt hour.
The heat wave cost Électricité de France an extra €300 million... <=== 法國因為缺電要用比一般平均超過10多倍的電費向鄰國買電.
In Germany, the energy giant E.ON also has been forced to reduce operations at its nuclear plants for months at a time because of heat...
...In Spain, a nuclear power reactor at Santa María de Garoña was shut for a week in July after high temperatures...

"Nuclear power actually is worsen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lready under way,"


以台灣來說, 如果只能蓋海邊, 又要有堅固岩盤沒有斷層的地方, 那選擇其實是很少的.
就算現在真的選擇用下去, 也很難想像20,30年後下一輪的除役/興建要怎麼辦~
就算是第4代設計, 也是一開始就設計成 "原地自我封存" 式 (意思就是那塊地就再也不能用了).
現在核電真正的問題其實不是反核運動,
而是它 "根本貴的離譜":
朝日新聞: 說這句話的這位 田中 伸男 教授 核電幫的大將的來歷也請自己查一下~
http://www.asahi.com/ajw/articles/AJ201807240045.html
第4代反應爐雖然(可能20年內)連影子都還沒有,
但估計發電成本不會比現行核電便宜,
主要技術問題仍卡在 "熔鹽 (鈉) 本身超危險".

台電公開資訊圖表也可看一下,
現在是每度核電 2 元, 前年到接近 2.5 元.
https://www.taipower.com.tw/tc/chart_m/b07_%e7%99%bc%e9%9b%bb%e8%b3%87%e8%a8%8a_%e6%a0%b8%e8%83%bd%e7%87%9f%e9%81%8b%e7%8f%be%e6%b3%81%e8%88%87%e7%b8%be%e6%95%88_%e6%ad%b7%e5%b9%b4%e5%85%a8%e7%b3%bb%e7%b5%b1%e8%88%87%e6%a0%b8%e8%83%bd%e7%99%bc%e9%9b%bb%e6%88%90%e6%9c%ac%e6%af%94%e8%bc%83.html
主要是被加了兩項..
"3. 102年度起改採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原每度電提撥0.17元之核能後端營運基金不再認列費用,改列應收 後端基金歸墊款之增加。另將除役負債之折現利息費用、核燃料之除役成本攤銷、固定資產之除役成本計提折舊及低放射性廢棄物之除役成本等認列費用(每度約0.37元)。
4. 105年核能發電單位成本較高,主係應原能會要求,將核燃料乾式貯存場由露天式改採室內貯存方式設計後估算核後端除役費用並於該年度補列,及依會計師意見將核一#1機尚未攤銷之資產認列為核燃料成本及折舊費用所致(影響數共計1.14元/度)。"
未來還不知道成本還會再被加什麼項目上去.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如果要使用核電, 必須先解決氣候變遷的問題,
而不是反過來.



就問你2個問題:
1.使用火力發電能改善氣候變遷嗎?
2.你認購綠電了嗎?

----------------------------------

我的結論,倒因為果怎能改善氣候變遷
人生有時候就只是一杯咖啡的温度如何的問题。
ohmoto_tw wrote:
...所以, 根本的解決之道, 就是建造更多的核電廠, 才能停止這種惡性循環.
...(恕刪)

這邏輯頗為奇怪~
人家已經 80% (當年) 用核電了, 還要更多嗎?
法國自己也規劃使用核電比例要降下來, 也都改更依賴使用海邊的核電廠增加更多負載,
造成電力安全係數更下降~
根據 EIA 報告, 法國電力安全係數是比德國差的.

以台灣來說, 你能想像台灣現在有16~24座核電機組嗎?
這16~24座要蓋在哪些地方? 然後依正常除役替換更新速率, 每1,2年還要再多蓋1座?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邏輯頗為奇怪~人家...(恕刪)

核一到核四廠
每個都還有空間可以加蓋新機組
沒記錯的話光核四就有6個機組的空間
現在問題是空氣污染和碳排放
北歐今年夏天氣溫超過30度
河水溫度高不就是暖化造成的
先處理這些問題比較重要
核能當然是解決方法之一
現在開始操作核電有害
感覺是要沖淡黃士修以核養綠絕食引起
的社會輿論

治國沒能力,政治操作能力是一流
看....


dohan8850 wrote:
核一到核四廠每個都還...(恕刪)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16~24座要蓋在哪些地方? 然後依正常除役替換更新速率, 每1,2年還要再多蓋1座?...(恕刪)


人家國外5.60年代早期核電廠 , 現在很多反應爐都退役了 ~~

就把舊的反應爐送去處理或封存 , 然後再安裝新的反應爐就好啦 !

其他國家可以 為何台灣就不行 ?


世界上第一座核電廠(奧布靈斯克核電廠 Obninsk , 1954-2002 )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座博物館和
科技館,供人們體驗參觀。








當然在台灣, 政府如果也將退役核電廠像國外一樣轉作為博物館的話, 那些媒體及政治人物
恐怕又要跳出來痛批政府無能草菅人命(不是說好土地要荒廢幾十萬年嗎)惹 ~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wiki:https...(恕刪)

核電的成本是穩定,通常處在低廉的狀態。台灣每次漲電價幾乎都是受到能源價格的影響,另外這些東西全部都要進口。至於核電增列的費用有些是政策問題非戰之罪,只能看下一任如何處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