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繼谷歌智慧台灣計畫後,微軟全台第一間AI體驗中心啟用


smallbeetw wrote:
我是做和 data center 軟體相關的...(恕刪)


謝謝分享, 好像AI到目前為止, 能夠運用的滿含糊的, 基本上能找得到的資料
就如同您說的, AI工程師似乎就像是身兼爸爸媽媽和老師的身分
我是滿好奇未來AI到底能做到什麼?
感覺很具體又很模糊


落爪印 wrote:
給中國培養AI人才...(恕刪)


就算給中國培養AI人才, 也比連培養都沒能力的好
有了基礎能力去國外在學一些經驗也是好事
說不定還能把經驗帶回來...希望啦

smallbeetw wrote:
AI 晶片的設計和運行是需要大數據餵養的, 看 Intel 新規劃的技術領域就知道了, data center 是 AI 的基礎建設. 台灣從基礎建設軟體(compiler, OS, database, middleware...), 到雲端世代的虛擬機技術, 這將近二三十年軟體工業的發展完全沒跟上...

加上本來市場就小, 沒什麼真正的大數據可以應用和鍛鍊, 自己又很愛用國外的各種閉源軟體, 根本就沒救了...

反正, 最後台灣就是剩下 IC "製造". 其他就不要多想了......(恕刪)


我同意啊

不過大數據的蒐集其實還簡單,怎樣利用分析數據跟應用數據就難了

台灣每次在講什麼雲端雲端,講了就好笑,雲端商機不過就是代工廠換個包裝

然後遇到一些政客在講大數據又更好笑....台灣的大數據都在GOOGLE跟APPLE手上,其他醫療業數據跟財務數據根本就只是小資料庫

台灣軟體業根本沒有跟上,系統整合商也沒有舞台,AI要分杯羹真的很困難
stephen yen wrote:
我同意啊不過大數據...然後遇到一些政客在講大數據又更好笑....台灣的大數據都在GOOGLE跟APPLE手上,其他醫療業數據跟財務數據根本就只是小資料庫
...
(恕刪)


Yes! It's the key point!

大家自己心甘情願的也是沒辦法... 有不少人對此還很驕傲...
buyka73 wrote:
謝謝分享, 好像AI...
就如同您說的, AI工程師似乎就像是身兼爸爸媽媽和老師的身分
我是滿好奇未來AI到底能做到什麼?
感覺很具體又很模糊...(恕刪)


我想就是和大多數的工程問題一樣... 先做一些小AI模型試試看...

像有些手機廠商標榜的AI優化照相功能... 就是先弄一些 AI模型做壞也不會死人的東西, 練習建立AI模型. 然後再把這種建立模型技術慢慢延伸到比較critical的場合, 像是交通工具, 企業決策, 醫療... 而且一開始都是輔助而已, 人類還是需要介入, 但是能夠降低人類工作負擔...

stephen yen wrote:
台灣的大數據都在GOOGLE跟APPLE手上,其他醫療業數據跟財務數據根本就只是小資料庫(恕刪)


這倒是重點
曾聽過一個論點, 中國的大數據絕對會成為世界第一
因為中國基本上還沒有什麼個資法的強勢意識, 加上人口數夠多, 所以收集數據相對比較豐富
台灣的個資法框限太多, 要收集數據變得礙手礙腳, 從電子支付這方面看就知道

倒真的希望跟微軟合作的中華大學或其他學校, 跟谷歌合作的單位, 至少能保有自己的資料庫

台灣之前也有人坐像LINE的通訊軟體, 但就不被國人青睞, 果然還是愛洋貨
像大陸的微信也是有自己大量的數據, 這樣自己國家的資料就不至於都在別人身上
說來好笑, 當初谷哥退出中國好像是因為會掌握個資, 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抓個資就沒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