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是「日據時代」,還是「日治時代」才對?


水云 wrote:
《中華民國》總有一...(恕刪)


只要是內戰
主權就沒有任何問題,
現在只是內戰雙方在同一個主權之下的 不同治權下暫時 共存

万万不可,你们这样会伤了觉青的心




我一直认为,搞台独没什么,算是有理想。但认贼作父,粉饰鬼子,真是猪狗不如。

imhung wrote:
如果要強烈一點的,用...(恕刪)

imhung wrote:
韓國同樣被日本佔領...(恕刪)


主要是 蔣介石 當年只顧著 反共
反攻大陸

沒有在接收台灣之後 對 倭人 以及 倭奴 皇民 漢奸 進行清算
造成那些人隱匿至今

看看韓國在前幾年還在清算 韓奸
台灣就是壞在這些 三腳仔或三腳仔的後代 身上了

winner_feng wrote:
「據」應該是指「佔...(恕刪)

通俗一點說:是日本人做你爸爸的時代,現在換美國人做你爸爸了。

搞不懂你們這些人,居然會為殖民侵略者辯護這麼久
winner_feng wrote:
「據」應該是指「佔據...(恕刪)


台灣人先祖先烈白死了。
現在問這個問題?

1895,至今也不過100多年。

轉型正義不包括這一段歷史?

也對,日人侵台敢抵抗日本人的台灣人大多都犧牲了。
後來投日派的家族最繁盛。








———————————————————————-
維基百科
乙未戰爭-維基百科

辜顯榮開城門迎日軍
6月3日,日軍已佔領獅球嶺,守護台北城的主力軍,新募的二十營李文魁部,訓練倉促不足,裝備亦差,在基隆防衛戰中不戰自潰,退入台北城。台北士紳白其祥、李春生、李秉鈞、吳文秀、吳聯元等在6月6日共推鹿港泉州籍商人辜顯榮及各洋行英商多莫孫(Thomson)、德商澳利(Ohly)及美國新聞記者大衛森(Davidson)赴基隆幫助日軍,以恢復秩序之名,進入台北城。[24]
6月7日,日軍和平進入台北城。[27]

6月26日,劉永福繼任臺灣民主國總統,為臺灣民主國第二任總統,僅自稱「幫辦」。全台防務仍由李秉瑞主辦。[29]。

這階段,臺灣民主國除了台籍客家人為最主要反擊力量之外,亦有以蘇力、蘇俊、林久遠、陳小埤為主的三角湧閩南族群民勇,他們主要戰場,乃是在台北附近對日軍的後勤與軍伕部隊展開一連串襲擊。

7月13日清晨五時許,日軍近衛師團特務曹長櫻井茂夫率領之運糧船隊共35名,在三角湧隆恩埔附近遭到三角湧閩南族群「義勇軍」的奇襲,經數小時激戰後,日軍幾乎全軍覆沒,僅4人倖免脫逃[30],史稱隆恩埔戰役。

同日清晨七時許,日軍坊城後章少佐率軍894名士兵沿土地公坑溪谷欲前往大嵙崁(大溪)支援時,在分水崙附近遭到來自另一波伏擊。經兩晝夜血戰後,有四名日軍士兵化裝成乞丐逃出求援。7月16日,支隊本隊山根信成少將率援軍趕到解圍。此役日軍死傷數百人,而義勇軍僅傷亡數十人,史稱分水崙戰役[31]。同時,部份義軍士兵假意降日,甘願為其運糧。造成日軍痢疾病情不斷、死傷慘重,日軍軍醫以其專業判斷稱之為霍亂。


七十三公廟
受到這些反抗及兵民難辨的影響,日軍於7月下旬開始在桃園,中壢,甚至大漢溪流域,自台北至新竹間實施所謂無差別掃蕩式的焚村與殺害閩南及客家平民事件[32]。導致40萬平民流離失所,或死亡[33]。

8月6日晨,日軍向樹杞東街(竹東)推進至水尾莊,同時,伊崎少佐率隊攻廣付坑,遇傅德星領軍對抗,傅部敗遂散。隔日,陳澄波據水仙嶺抵禦,陳部仍敗。八時日軍分左右兩翼指向枕頭山與雞卵面。[24]

8月8日,常備艦隊自筆尖山近海砲擊筆尖山及頭份街,日軍左右翼分別入雞卵面、枕頭山,枕頭山由徐驤率隊抵抗,但不支遂潰敗。雞卵面由吳湯興防守,義軍不敵向筆尖山撤退。隔日,日軍攻入頭份街,總兵李惟義及副將楊載雲出兵抗敵,日軍砲火猛烈,李惟義逃退,楊載雲中彈戰死,是時,日軍向筆尖山出兵,徐驤寡不敵眾,退往苗栗,日軍攻佔筆尖山。[24]

8月13日,近衛師團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親自領軍分三路,進攻苗栗,吳彭年率屯兵營、旱雷營、七星隊防守苗栗並[24]據西山莊高地。[25]十時,日軍進入後壟(今後龍)。該師團於8月14日進佔苗栗,知縣李烇於大安港內渡。[24]吳彭年、徐驤、吳湯興退守牛罵頭(清水)。[24]

平埔族新港社迎接日軍編輯
8月9日日軍抵達中港(今竹南鎮)時,道卡斯族後壠社群新港東社(今後龍鎮新港)以及新港西社(今後龍鎮西社)因連日遭受"山賊"、"義民"、"土匪"圍攻欺侮,由頭目劉承恩等4人代表前往邀請日軍。10日日軍抵達新港,隔日由族人引導擊退新港附近及南方二張犁莊的"賊兵","賊兵"死傷四人,敗走苗栗。13日,再度引導日軍大隊數千人經新港前往後壠(今後龍鎮),與"賊兵"對峙,至下午三點,"賊兵"大敗逃走。14日,日軍大隊與新港社100餘人進入苗栗以及銅鑼灣。當日下午,近衛師團數千人駐紮在新港社。之後八天族人陪同軍隊搜索附近各村落武器,並動員13莊500餘人幫忙搬運白米。[34]

戰爭第三階段編輯
台中戰事編輯

潭子將軍廟
日軍攻陷苗栗後即繼續南下,台中地方防務原應由候補道楊汝冀、林朝棟負責,唯二人已內渡,遂由臺灣知府黎景嵩節制,以新楚軍與當地民勇為主要作戰單位。[25] 七月初二(8月21日),渡過大甲溪,日軍攻陷大甲,24日日軍左縱隊攻抵葫蘆墩(今豐原),25日右縱隊經牛罵頭(清水)抵達大肚溪河岸,遭到徐驤與李邦華伏擊,吳湯興亦相助,日軍退敗。是日,新楚軍副將陳尚志與東堡莊的族長莊豪、林大春、賴寬豫以國姓會為名義,集合林家賴家子弟1000多人,編成義軍,在溝倍莊跟日軍左縱隊戰鬥。[35]

有位年輕子弟林傳,從小就喜歡玩槍,槍法出神入化,林傳藏在樹上,在日軍攻莊時擔任狙擊以側面牽制,共計打倒20多名日軍;吳彭年調彰化知縣羅樹勛增援,日軍撤退。但隔日東堡的國姓會終於抵擋不住日軍,包括林傳在內的幹部都被殺死而處於戰地的兩莊都被日軍放火焚燒,同日於李家莊義軍擊退右縱隊。27日日軍左縱隊占領台中,當日午後日軍進入烏日。[24]

八卦山會戰編輯

西門百姓公廟

乙未保台和平紀念公。
主條目:八卦山之役
當時戍守彰化城的為臺灣知府黎景嵩。同時,軍務大臣李秉瑞、總兵李惟義、大統領吳湯興、徐驤等人率「義軍」南下,與吳彭年、嚴雲龍所率領的「黑旗軍」會合,黑旗軍與裝備購自美商洋行溫徹斯特連發步槍(Winchester Rifle),騎兵用可裝彈10發共150隻,購自德商洋行毛瑟步槍(Mauser Rifle),可裝彈5發共200多隻,長管左輪手槍(Revolver)一批,原有燧發槍(flintlock)一批,組成500多人快槍隊的義軍,及擄獲自近衛師團的明治十八年式村田單發步槍(11x60mm R),數千名南北聯軍合力鎮守彰化城。此外,有400名臺灣民主國官兵使用架設在彰化八卦山上的德國克魯伯鋼鐵公司(Krupp AG)的17公分口徑後膛砲,砲擊進駐於大肚溪對岸的近衛師團。[24][36]

8月27日,日軍開始以山砲零星砲擊八卦山。於28日凌晨發動進攻,歷經八小時,28日上午十時日軍宣告勝利。這是乙未戰爭最大的正面會戰,此為八卦山之役。此戰役吳湯興、吳彭年、嚴雲龍皆力戰而殉國,日軍少將近衛師團步兵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也在彰化暴斃。

八卦山的浴血奮戰,雖抵擋不住日軍的南下,但日軍在八卦山亦受嚴重打擊,山根信成之死,是乙未戰爭中死亡的最高指揮官。亦聞中將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 明治天皇之兄長 ) 在此役中陣亡,但日軍為整體軍心士氣和榮譽考量,其死亡時間、陣亡或病死,日方心照不宣,使史料眾說紛紜。

外部圖像連結
明治十八年式 單發式 村田銃①

明治廿二年式 單發式 村田銃

溫徹斯特連發步槍 M1886型(Winchester Rifle M1886)

克魯伯M1887 17公分後膛加農砲(Krupp M1887 17cm cannon)


克魯伯M1887 17公分後膛加農砲(Krupp M1887 17cm cannon)
他里霧及附近地區之役編輯

寒林寺
由於日軍中疾病猖獗,導致近衛師團在攻陷彰化後,南進暫時停止,但仍派澀谷中佐與千田少佐率步兵與騎兵向員林街以南搜索並於9月1日攻抵斗六與他里霧(今斗南),隔日日軍抵大蒲林街,於十四時遭到義軍副將楊洪泗與管帶朱乃昌率鎮海中軍與炮隊約4、500餘人伏擊,日軍向斗六方向撤退,於他里霧再次遭到義軍林義成、簡成功、簡精華約五百名義軍襲擊,日軍派部屬砲兵的援救部隊支援,並退回北斗。[24]

9月4日(農曆7月16日)黑旗軍都司蕭三發率領後守備王德鏢、知縣孫育萬與簡精華收復雲林並圖反攻彰化,但火力懸殊遂無疾而終。[25]

9月23日至25日黑旗軍與義軍再度反攻彰化城,但因缺乏重武器而無戰果,傷亡慘重。[27]

戰爭第四階段編輯
日軍增援編輯
因為瘴癘造成的死傷,加上臺灣民主國新任總統劉永福坐鎮台南及鳳山,日軍攻勢受阻,向大本營請求增援。8月20日,日本任命高島鞆之助中將為臺灣副總督,成立「南進軍司令部」。日軍增派伏見宮貞愛親王的混成第四旅團及陸軍中將乃木希典的第二師團分別計畫於府城以北三十公里的布袋嘴(今布袋),與府城以南三十公里的枋寮登陸,與原本的近衛師團配合,預定兵分三路進佔臺灣南部各城[37]。
其中近衛師團從在濁水溪遭到簡義率領的民兵攻擊,混成第四旅團在布袋、鹽水遭到義勇軍的襲擊,攻佔鹽水後貞愛親王駐紮於鹽水八角樓。另外,乃木希典統率的第二師團於進攻南部據點打狗、鳳山、及佳冬巷戰中,遇到魏開、陳魚、鄭吉生[38]等人所率領之民勇抗拒且造成百名兵士傷亡。


位在枋寮鄉大庄村番仔崙的乃木將軍登陸紀念公園圓形土堆石碑。
雲林地區戰事編輯
9月,日軍占領彰化全境,義軍撤往西螺溪以南並嚴加布防,雲林布防則由守備王得標率福字七星軍七營,守西螺溪南岸饒平厝莊一帶,都司蕭三發率翊安軍福字鎮海軍及台南防軍扼守斗六及土庫,蔡慶元率慶守營守北港,簡成功、簡精華、黃榮邦、廖三聘率民團協防大蒲林以北地區。[24] 9月29日「南進軍司令部」發令南下進軍。9月30日,近衛師團能久親王下達「南徵令」,目標嘉義。[27]同日,日軍分三路分別自永靖、北斗、社頭向刺桐、西螺、饒平厝發動攻勢。[24]

10月5日,日軍攻陷莿桐巷(今莿桐)。10月6日,日軍於西螺跟義軍廖三聘七崁廖琛交戰,屢攻不下,最後火攻西螺街,義軍撤退。[24]

10月7日日軍繼續南進,進攻他里霧街(今斗南),擊敗黑旗軍王德標。右側支隊進攻土庫,受黑旗軍福字營吳玉山及義軍抵抗,屢攻不下,最後放火燒毀土庫莊。左側支隊進攻斗六街,黑旗軍蕭三發、義軍領袖徐驤、簡成功、簡精華等抵抗,但因火力懸殊不敵。當日雲林縣縣治斗六失陷,各部隊退往大莆林(今大林)。[39]同日,義軍與日軍在施瓜寮與牛尫灣莊發生戰鬥。[25]

隔日,日軍進攻大蒲林、興化莊與雙溪口,黃榮邦、黑旗軍蕭三發陣亡。同日,日軍攻佔湖底莊與觀音亭。義軍向嘉義後撤,日軍再佔打貓(今民雄),興化莊及林仔頭莊遭焚毀。[24]

嘉義城戰役編輯
主條目:嘉義之役
10月上旬,日軍一路進逼目標嘉義。嘉義城內外,除了有劉永福的黑旗軍及新募士兵駐守外,城內外幾乎全部都是抗日分子。

10月8日,日軍進攻雙溪口莊與內林莊。[25]同日,日軍三路攻大莆林和甘蔗崙(今大林),黑旗軍楊泗洪、義軍林義成、簡成功、簡精華等率各分隊抵抗,但不支退敗,楊泗洪中彈戰死。

10月9日晨日軍進逼嘉義城,十一時日軍分三路包圍嘉義城[24],抵抗至中午,西門首先被攻破,義軍由南門退出嘉義城,並遭日軍沿路追擊,其中劉步高戰死。[27]

此役參戰民軍約有3000人,其中600人為黑旗軍,民軍死傷超過200名。[27]而日本軍投入各類部隊合計約四千二百人。

...........

醉卧沙场君莫笑 wrote:
是日本人做你爸爸的...(恕刪)


古人征戰幾人回:

就算當美國/日本人

總比你們鐵幕國家,反右大躍進文革的日子都好

xumxxm wrote:
万万不可,你们这样会伤了觉青的心




我一直认为,搞台独没什么,算是有理想。但认贼作父,粉饰鬼子,真是猪狗不如。...(恕刪)

以前我們這邊也是稱呼 毛賊 耶

「中華蘇維埃」好像也很難聽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winner_feng wrote:
「據」應該是指「佔...(恕刪)


何必欺騙自已,


就是日本殖民時代,

說了再好聽,還是改不了被殖民的事實
台灣4百年來各種不同政權更替,最大的誤區與陷阱在於,
美化了日本統治,等於認同了國民黨統治,也接受了中共用任何方式佔領統治台灣,

如果認同日本用戰爭方式取得台灣,國民黨用合約方式取回還比較文明,
不過中共如果也用戰爭方式武統台灣,皇民當然還是不爽,

如果認同日本為了佔領用三光方式屠殺幾十萬祖先,感念壓榨資源與統治方便而建設台灣,
有什麼好不爽國民黨的統治,
不過中共如果也用同樣方式統治台灣,皇民當然還是不爽,

皇民只會裝睡裝傻,自我催眠,用偏見偏視看到自己想看的,
只敢要求國民黨為228道歉賠償,卻不要求日本為屠殺祖先道歉賠償,
現在要親日哈日舔日跪日都可以,但過去的是非對錯很清楚,請不要腦殘美化,

台灣很多人號稱知日,應該清楚日本人重視節操氣節,看重強者把弱者當成狗不如,
台灣人越低聲下氣,就越被看不起,明明知道還這麼做,只能用賤來形容了 !!
tubou wrote:
何必欺騙自已,


就是日本殖民時代,

說了再好聽,還是改不了被殖民的事實

戰爭總是可悲的

戰爭之後,輸的一方,只能悲悽自己的戰力不足

贏的一方就不可悲嗎?

我不覺得耶


國力積弱不振,引起 全球各國 都來 戰一下
確實可悲


國力強時,四處兵踏、八方稱王、使節來貢?

可惡 可悲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