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中國推社會信用系統「淨化人民」 外媒諷:先淨化空氣

AndyLeng wrote:
哈哈哈哈哈,台湾某...(恕刪)


我以前主張獨立,現在我主張統一,因為我想看到綠色被屠殺的情況!

這才是現世報!

美國最沒資格說這些話,

他們不但在美國國內淨化,

還在全世界搞戰爭淨化,

淨化到全世界都要聽美國政府及美國標準
大陸同胞們竟然還引經據典的接受 不是寫一堆字有1,2,3條列就是代表有道理喔 歐美的信用系統完全而且只是單純的借貸信用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redit_score) 只是經濟層面的一環 不會以人民的公共行為,人際關係或是社會價值去評分 跟中共提的這鬼東西怎麼能相提並論

大陸網友在這裡不是一直問台灣為什麼不用 支付寶
支付寶 是最能監視一個人生活起居購物訪友的工具
每天找誰幾點坐什麼車一禮拜一個月去幾次
電腦一叫清清楚楚.
被政府監視損害隱私權還在拍手
「淨化人民」=「監督人民」

tubou wrote:
美國最沒資格說這些...(恕刪)
就是反共產主義
Vichaos wrote:
大陸同胞們竟然還引經...(恕刪)

這點我支持老共的看法跟做法。。。
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樣可以讓信用不會淪於一個法律程序的流程。。。
讓自身珍重自己的信評。。。
不因有程序可走而輕視。。。
有助於資本經濟更自律的運行。。。
這點我個人支持。。。
cougar2015 wrote:
大陸網友在這裡不是一...(恕刪)

您用過支付寶嗎?

您知道除非您不帶手機。。。
以及戴面具上街。。。
您到哪其實都被知道的一清二楚嗎?
尤其是在都市。。。

另外。。。
在大數據中個人消費行為被蒐集很奇怪嗎?
還有不知道您有沒有用臉書或者是LINE。。。
您看它們在程序中關聯您朋友圈以及推薦給加的好友。。。
您就可以知道大數據。。。
現在在世界各地每個有能力的國家與公司都搶著做 。。。
說真的。。。
只有做奸犯科的人才要擔心。。。
合法守法的反而更放心。。。

ebola01 wrote:
意思是淨化反趙家的...(恕刪)



相同道理

在台灣

要綠化人腦時

請先綠化環境跟空氣




Vichaos wrote:
大陸同胞們竟然還引經據典的接受 不是寫一堆字有1,2,3條列就是代表有道理喔 歐美的信用系統完全而且只是單純的借貸信用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redit_score) 只是經濟層面的一環 不會以人民的公共行為,人際關係或是社會價值去評分 跟中共提的這鬼東西怎麼能相提並論


德國的信用系統schufa了解一下。


提到德國的信用體系,就必須要講講德國的信用保障機構(SCHUFA)。這是一家德國全民信用數據存儲與公示的民間機構,於1927年在柏林成立。和美國三足鼎立的信用保障體系不同,SCHUFA是德國唯一一家信用評鑒與保護機構,截止2010年底,SCHUFA的資料庫裡擁有6620萬自然人以及150萬法人的信用記錄,也就是說德國全國四分之三人口的信用都有據可查。

  有人會認為,這種信用保障體系不過是一些虛無飄渺,冷冰冰的數字,那就大錯特錯了。信用保障體系在德國的運用之廣、影響之深超出人們的想象。

  要去辦銀行卡,租房子,買車,買房,全都要參考你的個人信用分數。一個信用等級很低的人,銀行會拒絶給他辦理信用卡,想貸款買房買車也會受到限制。甚至在租房子、找工作的時候都可能碰壁。這就難怪德國人會分外重視自己的信譽。

  大到信用卡欠費逾期不還,小到坐車逃票,全都會成為個人信用上的污點。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德國公交車和地鐵上面沒有固定的檢票員,只是偶爾有人上車查票,但是德國逃票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因為德國人一般都會買通用月票,如果查票的時候你不巧忘記帶月票,還可以向檢票員解釋,檢票員會開具一張延時單,只要你在規定的時間內拿着月票到站台出示就可以免除懲罸。可見這個檢票體制還是相當人性化的。

  記得有一次,一個中國朋友上車的時候忘記了看表,快下車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竟然拿着限時月票在晚高峰時段坐車,嚇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為了節省區區幾塊錢的車票,一經被發現逃票,不僅要支付幾十歐的高額罸金,還要在SCHUFA的信用等級上扣分,簡直是得不償失。

  類似的事情還有電話合同。在德國,為了享受比較便宜的電話資費套餐,往往要和電話運營公司簽訂一年到兩年的電話號碼合同。就像近期中國聯通推出的iphone4合同業務,電話免費贈送,但是預先設定每月最低消費額度。這期間使用者必須要按時的繳納話費,除非個別情況以外,几乎不能變更合同內容。比如某個電話合同的前三個月資費非常便宜,後來幾個月的優惠額度有所降低,這個時候如果使用者中斷繳費或者單方破壞合同,就會被電話運營商列上黑名單。SCHUFA的個人信用評級也有可能因此而受到影響。

  為個人和企業提供雙向信譽保障

  這種建立在SCHUFA資料庫之上的信用保障體系非常嚴謹。首先,這套信用評分體系裏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個人基本信息、當前以及以往住址、信用信貸記錄、銀行賬戶信息、電話和網絡繳費情況、保險信息、商務交易口碑、租房記錄、犯罪與個人不良記錄等等諸多方面都記錄在案。與此相對應,獲得信用信息的來源也是方方面面,它的合作者包括銀行、金融機構、電話與網絡等運營商、保險公司、廣大商業經營者,甚至特定情況下個人也可以成為信用評分的提供者。

  即使你搬離了原來的住址,或者改名換姓,你的信用記錄也會像身份證一樣如影隨形。曾經有一個剛到德國留學的中國人,搬家之後沒有及時和網絡公司更新住址,以至於沒有收到繳費通知。幾個月後有一封律師函寄到新的住址,要求補繳網費。這位朋友最後不但補繳了網費,還支付了高昂的律師費。

  其次,SCHUFA信用保障系統有着相當完善的配套法律體系。採用0-100的評分制度,分數越高信譽度越高。其中,個人信用數據每季度更新一次,企業信用數據每天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系統的信用數據對於個人和企事業單位都完全公開,可以隨時在網上或者打電話查詢。每天SCHUFA會接到大約27萬次的信譽查詢請求,其中91%的詢問都會得到所需的信息記錄。

  像玻璃窗一樣,透明公開的信息查詢系統為個人和企業提供了雙向的信譽保障。除了為銀行等企業提供評定個人信用之外,該系統也能夠幫助個人挑選有信譽的商家和合作伙伴。商家只有通過誠信經營,避免登上信用系統的黑名單,才能贏得更多客戶的青睞。因此,信譽體系的約束力也是雙向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