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拔管案延燒,台中市長民調盧秀燕首次超越林佳龍


自由飛翔海中悠遊 wrote:
台中原本是好地方,...(恕刪)


很有感,之前在加拿大國家公園裡面三年,
剛回台中的時候我真的嚇到了,
中央政府能源政策搞民粹,台中只有吸空汙的份。


flyingf wrote:
虧我之前還用中立的立場替他的建設講話,
原本對他好感度還有幾趴,但是他的黨這樣搞,
在台中不用混了。
現在不流行選前用奧步了,等盧當選了再要求中選會不要發聘書就好了。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完蛋了,這種民調一出來,市府網軍又要加班分享按讚了。...(恕刪)


不是「龍粉」嗎?
絕代蝴蝶 wrote:
現在不流行選前用奧...(恕刪)


好像是這樣子,更簡單直接,違反程序正義,再來一次?

但是講難聽點的,負面選戰的功能是壓抑對手支持者的投票率,
在野的時候很有用,執政的話,
政績沒有拿出來,用負面選戰的話只會更難看。
台灣指標民調》市長選戰「看好度」 林佳龍大勝盧秀燕逾20%

http://www.storm.mg/article/430409

台灣指標民調昨(26)日公布台中市施政民調,內容針對台中市民對「2018年市長選舉候選人支持度」系列2題、「市內施政滿意度」系列4題,共6題進行調查。在市長候選人系列問題中,現任市長、民進黨候選人林佳龍,支持度領先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約8個百分點;在選舉看好度方面更大大領先逾20個百分點。

市長候選人系列問題中,民調結果顯示,台中市民對林龍支持度達31.9%、支持盧秀燕的民眾則有23.7%,2人相差約8.2個百分比;表示不投票或投廢票有8.6%,另外還有35.7%未明確回答。交查分析發現,原台中縣、年齡60-69歲、男性、高中職/大學以上教育程度及泛綠立場的民眾,對林佳龍支持度較高;盧秀燕則在原台中市、年齡40-49歲、專科教育程度及泛藍立場較具優勢。


日期蠻近的阿 民調怎麼變化那麼大

henson_molly wrote:
台灣指標民調》市長...(恕刪)
台灣指標民調?

上次海水採礦被爆,隔天就出來發佈台中市民滿意度的也是這一家.....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因為是真民掉而不是假民調~~~~~~~~~~~~~~~~~~~~~~~~
henson_molly wrote:
台灣指標民調》市長選...(恕刪)

henson_molly wrote:
台灣指標民調》市長選戰「看好度」 林佳龍大勝盧秀燕逾20%

http://www.storm.mg/article/430409

台灣指標民調昨(26)日公布台中市施政民調,內容針對台中市民對「2018年市長選舉候選人支持度」系列2題、「市內施政滿意度」系列4題,共6題進行調查。在市長候選人系列問題中,現任市長、民進黨候選人林佳龍,支持度領先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約8個百分點;在選舉看好度方面更大大領先逾20個百分點。

市長候選人系列問題中,民調結果顯示,台中市民對林龍支持度達31.9%、支持盧秀燕的民眾則有23.7%,2人相差約8.2個百分比;表示不投票或投廢票有8.6%,另外還有35.7%未明確回答。交查分析發現,原台中縣、年齡60-69歲、男性、高中職/大學以上教育程度及泛綠立場的民眾,對林佳龍支持度較高;盧秀燕則在原台中市、年齡40-49歲、專科教育程度及泛藍立場較具優勢。


這個民調看得出來明顯原台中縣、年齡60-69歲、高中職/大學以上教育程度對林佳龍的支持度較高,也就是說目前林佳龍支持的基本盤在老人、鄉村、學生。
至於繳稅主力的台中市區、年齡40-49歲、專科教育程度的中年人,對林佳龍是否定票。

carloslie wrote:
這個民調看得出來明...(恕刪)
這一段我是比較好奇的:

如今,中天電視委託艾普羅針對「台中市長選情」進行民調,結果顯示,當民眾被問到「如果明天就是投票日,請問您會投票支持民進黨的林佳龍或國民黨的盧秀燕做市長?」林佳龍獲得的支持度為33.0%,盧秀燕為35.7%,由盧秀燕領先2.7%。

儘管過去民進黨普遍較受年輕選民青睞,但若以「年齡」交叉分析,會發現在「18至29歲」的族群,林佳龍、盧秀燕的支持度分別為35.2%、35.0%,雙方僅相差0.2%。

同時,在「40至49歲」、「50至59歲」、「60歲以上」的族群,均由盧秀燕領先,其中以「40至49歲」差距最大,幅度達10.9%。而林佳龍僅在「30至39歲」顯著領先盧秀燕。
----------------------
30歲以下的族群,兩個人竟然平手?年輕人怎麼會喜歡大嬸級的盧秀燕?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台灣指標民調?上次...(恕刪)


中天委託的愛普羅民調 也是有可信度被質疑的狀況耶...

《網友觀點》一場選舉,輸掉艾普羅民調整體公信?


艾普羅民調公司(以下簡稱艾普羅)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針對國民黨主席選舉接連公布了兩份民調。兩份民調結果天差地遠,不得不對艾普羅的民調信度提出合理質疑。

第一,第一份民調不論是國民黨員或泛藍支持者,郝龍斌皆以第一名領先其他候選人,然而第二份民調郝龍斌則成為了最後一名。在短短幾天內未發生重要事件的情況下,結果卻可以有如此大的轉變,顯然兩份民調的抽樣方法有問題。

第二,艾普羅應公開解釋如何做出投票率預估,如何預測投票率最高為59%?如果是用全民調方式進行分析,對於封閉型的黨主席選舉沒有意義;如果是用黨員名單進行分析,雖然結果具有參考價值,但艾普羅恐怕要說明為何擁有國民黨員名冊,是否為特定陣營給予。

第三,稍微學過統計原理的人都清楚,為何絕大多數民調皆以成功訪問樣本1068上下份數作為分析基礎,鮮少看到有如艾普羅這份民調做到3000份。一來在95%信心水準下要做到這樣異常多的份數完全沒有必要,二來耗費更多的人力、經費。這似乎可以解釋是為了要塑造出誤差很低的表象。

另外,這份民調在數字上也有讓人疑惑的地方,如「調查詢問一定會或可能會投票者共2,176位,佔黨員的79.4%」,這「79.4%」到底是何意思?承接第二點論述,樣本來源不清不楚,調查對象到底是不分身分還是僅限黨員?看不見嚴謹的抽測,自然就難以讓人信服。

第四,吳敦義陣營近來積極操作一輪過半,這份民調扣除「考慮中」、「尚未決定」和「未表態」的比例後,吳敦義剛好以46.6%的比例高居第一,離訴求的過半門檻不遠。時間上的巧合,加上這份民調立刻成為吳陣營營造氣勢的文宣工具,令人懷疑這份民調的調查動機。歷次選舉當中,不乏有競選團隊操作文宣式民調的例子(如:試圖引起西瓜效應、棄保),這種的民調就已經脫離原有的本意。

最後,艾普羅這份民調既然已經引起了眾人議論,應主動公布問卷設計與抽樣方法以釋眾疑。否則為了一場國民黨主席選舉,輸掉了艾普羅民調整體公信,得不償失。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