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el54321 wrote:我們還要自製戰機跟潛艇喔!讓你開出去,等掉下來或浮不起來時,看你會不會說很正常? 我們「完全自製」的輕軌還沒上路 ... 至於,同一台車,以前是怎樣被貶低到不行、現在是怎樣被捧到嫑嫑的就不說了
地面和太空環境差別太大,地面實驗能用的東西,到了太空不一定能用。雖然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至少肯定設備可靠性不足(比如受損變形干擾…)。猜測可能前期實驗不足,沒能發現問題。如果像新聞中所述,知道有問題還非要發射圖僥倖,就太混蛋了。禮誠工作室 wrote:不知能不能請中國的太空站幫我們維修...(恕刪) 太空中修不了,頂多捕捉回來。不過這技術難度大,成本太高,還可能超過發射一顆新的。但沒找到問題還發射,當然毫無意義。目前應該做的是盡力調整排除故障,充分收集數據,請國際專家分析原因。不過像這種核心高科技,起碼要花幾十億才有人願意協助解決,大多數時候花錢也找不到人教。
對不了焦就是對焦機構出問題了,還是伺服器或是主機板?到底是原本就有問題硬要發射,還是被火箭振壞?如果是被火箭振壞,那就是自製的東西撐不住那種劇烈的震動如果是明知有問題還硬要發射這不可原諒,幾十億的經費把他當作玩具鈔票玩嗎
7rabbit7 wrote:這當然要酸,5-60億的預算,只因為鏡頭關係就沒了,難道不能在發射前測試調整好,如果是發射失敗或是機率問題那就算了,但這衛星案到底是設計出問題,還是零件有問題,,還是為了邀功趕進度發射,失敗的環節要先釐清楚。再來說搞科學失敗了很正常。(恕刪) 想到一句名言"雖敗尤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