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風力發電最弱的時候是用電最兇的七八月

DeleteSS wrote:
綠電一沒力 馬上開火力!

太陽能風能本來就是有得用就用,只是看國家資金玩不玩得起

發展太陽能風能的國家,本身就算沒有太陽能風能都能滿足尖峰用電,多花大筆錢只是為了減碳甚至是廢核



例如德國的尖峰用電91GW,本身火力+核能94GW就足以應付尖峰用電

但還是裝了超過100GW的綠能來爽爽用(太陽能41.75GW離岸風力4.82GW風力48.04GW生質能7.08GW水力5.6GW)
今年目前最高3月2日20時尖峰用電89GW,其中太陽能12.95GW,風力35.18GW

也在2014年之後太陽能風能的發電量開始超越核能而火力的發電量也逐漸減少



就跟太陽能手電筒一樣
有日照時一定會亮,黑夜沒日照絕對不會亮。
過客4112 wrote:
還是那句話
綠電的目的是在減少碳排
不是在減緩尖峰負載的壓力
質疑綠電不能負擔尖峰負載,說實在話是搞錯對象

2025政府規劃是綠電20%火電80%,綠電是當成尖載在用,不是當成減少碳排用。

更正:感謝大大指正,20%是指年度發電量,所以綠電當尖載是錯的。
budinx wrote:
2025政府規劃是綠電20%火電80%,綠電是當成尖載在用,不是當成減少碳排用。


從綠電20%火電80%就能看得出來綠電是當尖載在用??

德國2016年發電量綠能33.4%火力51.4%.核能14.7%

德國綠能都已經佔發電量33.4%了,比台灣20%高多了,也不是每次尖載用電時超過100GW的綠能都全部有用...

但是人家91GW的尖載用電光靠94GW的火力+核能照樣綽綽有餘



budinx wrote:
2025政府規劃是綠電20%火電80%,綠電是當成尖載在用,不是當成減少碳排用。


那個20%,80%指的是全年的發電量比例
也就是說希望屆時綠電的比例可以取代核電退出的發電比例

從以前到現在,我沒聽到任何一個官方人員表示
2025年時的尖峰用電,綠電佔20%,火電80%阿!!
所以跟尖不尖載沒有關係

因此我才說政府在轉移焦點
人家質疑的是備用比例,你拿發電量比例出來說嘴跟本就牛頭不對馬嘴
oviraptor wrote:

冬天本來就不是用電高峰
以前沒有風力支援
火力電廠大家輪著排隊歲修
也妥妥的沒出過狀況..(恕刪)


這個打臉打太快 失敗

過客4112 wrote:
那個20%,80%指的是全年的發電量比例
也就是說希望屆時綠電的比例可以取代核電退出的發電比例
從以前到現在,我沒聽到任何一個官方人員表示
2025年時的尖峰用電,綠電佔20%,火電80%阿!!

這個你可能要去跟婚頭老史大大講。他的發文一直暗示風力太陽能在台灣可以當夏天的尖載。

過客4112 wrote:
因此我才說政府在轉移焦點
人家質疑的是備用比例,你拿發電量比例出來說嘴跟本就牛頭不對馬嘴

20%是指年度總發電量不是指發電比例,這是我眼鏡度數不夠沒看清楚,不過我很驚訝眼睛沒有脫窗的人看到這個數據,難道都不會覺得根本是在唬爛嗎?
簡單來說,綠能就是花錢做環保,投資設備的錢遠遠比火力核能多,卻不能在想要時產生電力,所以必需準備等量的天燃氣備載來預防突然沒風或是陰天。

反正就是花大錢創造一個產業,投資者有願景願意花錢,炒股的賺到股票漲的錢,工人賺到工資,但是問題是這個產業整體是賠錢的,所以凱子一徹資,就滿地雞毛。

就跟教改一樣,拿國外玩到挫屎的東西來台灣行騙!

budinx wrote:
20%是指年度總發電量不是指發電比例


說實話,會有這個誤會,政府宣傳手法必須負擔某部分責任

現在綠電比例是5%左右, 乍看之下20%不過是4倍而已
可是除了風電與太陽能,其他的綠電發展非常有限
而風電與太陽能去年合計只有1.1%
預計2025年必須成長到15%以上,才有機會達到綠電20%目標
因此未來8年的時間 風電與太陽能必須成長為現在的14倍才行
也就是說屆時設備容量,太陽能必須衝到16GW,風力必須衝到9GW以上

能不能達成,大家就慢慢看吧!

不過無論如何,以減碳的角度來看,我對綠能的開發還是樂觀其成的
過客4112 wrote:



說實話,會有這...(恕刪)



該擔心的是未來天然氣的供貨與價格,50%天然氣實在太大膽。


天然氣主力在中東北美,中亞是管線我們拿不到。只要地緣政治一出現問題(而且在未來是必然的),馬上就是價格上漲,供貨緊縮。如果完全沒有核電來穩定電價,那等著電力價格上漲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