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段對,後半段原因有點複雜打個比方:台北「如果沒花1兆蓋捷運」,發展就陷入瓶頸,人口就外移、企業也外移....我不是高雄人,但高雄沒拿到這1兆預算是事實,高污染產業被刻意移到高雄也是事實...別忘了,苗栗王劉先生說過台北的預算應該撥給苗栗,他信誓旦旦可以把台北比下去....kylecamine wrote:現在的台灣 GDP高...(恕刪)
flyingmax wrote:評:營建與不動產GDP...(恕刪) 去年第一季台灣上市櫃公司獲利大約3500億元,今年同季獲利4500億元,如果不計匯損,獲利更高達5500億其實台灣經濟早就穩定U型復甦了
flyingmax wrote:台北「如果沒花1兆蓋捷運」,發展就陷入瓶頸,人口就外移、企業也外移.... 台中連捷運都還沒通車,人口增長也不比高雄差.如果高雄當年沒有設工業區,何來這麼多人口???台北週圍,早年也是一整片的工廠......
各智庫最樂觀 中研院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2.18%分享留言列印A-A+2017-07-19 10:47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即時報導中研院經濟研究所今發布經濟預測,將今年經濟成長率上調至2.18%,為所有預測機構中最樂觀,中研院經研所認為,目前台灣經濟情勢處「外需回溫、審慎樂觀」的狀態。全球經濟2017年上半年在全球需求回升以及原物料價格趨穩的帶動下,延續去年下半年經濟復甦的態勢,其中先進國家如美國、歐元區在需求回溫引申出的投資雙重影響下,上半年經濟成長增速穩健,新興國家則受惠於原物料價格穩定,經濟也穩定回溫;台灣便在全球經濟活動逐漸活絡及中國穩定成長的外在因素下,景氣前景審慎樂觀。不過中研院提醒,實質薪資成長沒有顯著提升,仍會限縮民間消費動能。重點最後一句
flyingmax wrote:別忘了,苗栗王劉先生說過台北的預算應該撥給苗栗,他信誓旦旦可以把台北比下去....(恕刪) 抱歉歪個樓.最近2年常去苗栗,當地的道路品質,不論大街小巷,真的是我這台北人從沒看過的平整.劉有許多問題,但他能長期得到苗栗人支持並非沒原因.可惜公共運輸不便,大多數人出門都是靠小黃,甚至有時連外賣都是呼叫小黃去買.反而換人之後,道路品質漸漸就沒那麼仔細施工,至於其他方面如何,就非我這偶爾前往的外地人所能觀察到了.
hn1271n wrote:去年第一季台灣上市櫃公司獲利大約3500億元,今年同季獲利4500億元,如果不計匯損,獲利更高達5500億其實台灣經濟早就穩定U型復甦了 有長期注意國際經貿的, 都會知道全球在前年底到去年中(2015H2 ~ 2016H1) 是出口衰退的兩個"半年".所以今年前兩季看起來成長率高, 其實只是因為對上衰退的2016H1.這些國際景氣復甦的現象在各主要經濟體都一樣.但是內需成長, 卻一直降溫.表示國外景氣在火熱, 帶動出口, 台灣景氣在冰冷, 所以內需逐年降溫.
magpul wrote:馬政府時期不是都0.幾而已 去查一查吧.而且經濟成長速度也跟台幣匯率有關.刻意壓低匯率, 出口就上升, 很容易美化經濟成長數據.但是台灣人實際的人均GDP美元, 對全球而言, 台灣實際變得沒那麼有錢.所以阿扁刻意壓低匯率, 看起來GDP數字很漂亮, 但換算美元, 人均GDP從排名27摔落 17名, 變成44名.如果拉高匯率, 出口減緩, GDP成長數據較差.但人均GDP美元提高, 對全球而言, 台灣實際變得更有錢.馬時代匯率抬高, 看起來GDP成長數據較低, 但換算成美元, 人均GDP從 44 前進到33名.
macacafly wrote:有長期注意國際經貿...(恕刪) 根據經濟部的統計資料除了今年1~2月受到農曆春節時間與去年月份不同影響外,基本上今年台灣的內需比起去年同期也是小幅增加的,相關統計資料政府都有公開你可以上網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