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鼓勵電競 林揆:成績列入四技二專甄審資料????


haungjh wrote:
台灣的職業電競隊伍閃電狼隊日前在「英雄聯盟」總決賽中,奪下世界冠軍寶座,行政院長林全今天(10日)表示,未來將請教育部鼓勵技術型高中發展電競技藝的特色課程,並將電競優異成績列為四技二專甄選的備審資料。
(恕刪)


那出社會要做哪行

代客練功嗎

很好奇 不是排中吗 怎么还玩我们的游戏?
haungjh wrote:
台灣的職業電競隊伍...(恕刪)

棒球失利後,電競成了最有成效的政治投資(投機)
haungjh wrote:
台灣的職業電競隊伍...(恕刪)

以後終於可以理直氣壯的跟爸嗎說"為了進好學校,別打擾我打電動"了

之前是8分上野雞大學,這政策延續下去搞不好以後會出現8分上台大的
看這讓我想到2006年阿扁看到全民瘋世足推的足球計畫,

由政府出資200萬美金送20位小朋友到巴西足球學校訓練10年,他並訂下2018年台灣打進全球32強,

恩~不知這20位小朋友訓練成果如何?明年就要打世界杯了耶!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CA91007 wrote:
看這讓我想到2006...(恕刪)
都不記得有這回事了,記者還不追嗎
比如? 代客練功? 遊戲測試人員? 不然可轉型成資料輸入人員 (手指運動快,打鍵盤應該也快,但不能出錯),大家再幫忙想想出路
casio2800 wrote:

請好好思考未來與商機
行行出狀元阿
b108463 wrote:
比如? 代客練功? 遊戲測試人員? 不然可轉型成資料輸入人員 (手指運動快,打鍵盤應該也快,但不能出錯),大家再幫忙想想出路
1.代客練功使用的往往都是遊戲公司禁止的外掛(作弊)程式,不是靠人的技術進行,另外有種是代客打排名,雖然需要遊戲中的技術,但是打出來的排名是假的(類似考試找打手),這些恐怕都跟推廣相關產業背道而馳

2.遊戲測試人員通常不需要特殊的專業技能,甚至不用很會打那款遊戲,他們要做的就是一直一直測試遊戲,有時候可能不是玩整個段落,而是測試特定片段,就像坐雲霄飛車,公司今天給你連坐100趟,發現軌道有問題,那段再倒車重跑200次,發現車門有問題,叫你開關車門500次...所以很多測試人員都"玩"到會怕

3.很會打遊戲跟很會資料輸入沒有直接關聯,時常在遊戲內打字嘴砲的倒是有機會,不過要他們從打電玩轉去做資料輸入,恐怕沒幾個做得下去

-----------

要轉型...再多也是趁著還有名氣的時候開開直播賺個斗內(贊助),頂尖一點的也許可以賺些代言費,等到那款遊戲沒落甚至收攤,那這些經歷就只剩拿來說當年勇的用途而已
都沒人說點正面的喔
雖然我對台灣發展這一塊也沒多大信心,不過純以娛樂產業來說,不一定是一條死路
電競比賽的產值2016約4.6億美金、預估2017能達到6.9億美金,預估在2020可破20億美金
以產業的成長性來說,算是一個爆發期的產業
只要電競這個娛樂有足夠的消費者願意買單,那從事這個行業就不是大的問題
電競選手的職業生命目前看來最多大概十年,但頂級選手薪資+獎金不低,目前頂級選手的年薪破百萬美金,如果加上獎金那不是小數字,如果維持顛峰狀況3~5年,比一般人一輩子賺得比起來不算少
退役後的發展得看整體產業的發展狀況
如果持續往上發展,那擔任教練、分析師、後勤、主播、賽評、實況主、……等等,不會到工作很少,更何況產商開發也需要和戰隊、選手保持人際關係,有些退役選手是做這一塊的
當然這行業風險也比其他行業大,很少超過30歲還在這行業的
以政策而言台灣跟著其他國家走就好,當各國認定這是一個正式體育項目,台灣能有突出表現,給些支援不見得不好
唸書好就一定未來比較有前途?更何況唸書不擅長的孩子,真能有世界級表現的人,目前薪資不會差,守不守得住賺得錢還比較重要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都沒人說點正面的喔...(恕刪)


這種情況就好像說,比爾蓋茲、祖克柏大學沒畢業,他們成了功成名就之人,所以輟學就可以功成名就一樣的荒謬。

玩遊戲能成頂級玩家的就那幾個人,但是其他一大票人他們的人生完蛋卻沒人提,於是說電競可以讓人功成名就也是一樣的荒謬。

至少青少年時學習黃金時期好好打好基礎學識,不要說成就大事業,至少能混口飯吃的機率,就比成天玩遊戲能混口飯吃的機率大得多。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