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0713 wrote:我從19歲開始就一直把日本妹 為我們台灣報國仇. 我不是早該進忠烈祠了...(恕刪) 把國家大事 當成己任 好樣的當你掛掉哪一天 必需 要陽痿 才能入住忠烈祠(不陽痿 怎知你是否有認真的對抗櫻花妹 )另外 我也認為 入住忠烈祠的門檻太低了消防員 警察 因公殉職 那開墾南橫 那些工人 也是因公殉職是否也該入住忠烈祠我認為 忠烈祠 因該 只有中央的才能稱忠烈祠地方的 要改名稱好吧 地方不夠 怎辦 ?? 擴建吧 再從建設案浮報預算 撈一筆錢 一魚兩吃可以滿足 家屬希望進忠烈祠的願望 自己又可以撈錢 一舉兩得 讚啦
忠烈祠祀辦法第二章<入祀事蹟>第二條殉職官兵入祀條件殉職官兵有左列事蹟之一者,得入祀忠烈祠,並得建立紀念碑或紀念坊。 一、身先士卒衝鋒陷陣者。 二、殺敵致果建立殊勳者。 三、守土盡力忠勇特著者。 四、臨難不屈或臨陣負傷不治者。 五、其他忠烈行為足資矜式者。入不入得請自己判斷我個人是贊同球大
球德洛 wrote:這例子還比較有討論空間,但不矯情我必須直言,我是認為不適宜,每年因為救人而死的大有人在,甚至默默行善幫助很多人的也大有人在,在這些人死後也沒入忠烈祠的更數不清對於這些人,不如建好人好事館之類的將這群對社會有功的人入列供人懷念所以我還是覺得入忠烈祠的標準,應該比較偏重軍警消之類的特別是軍這方面不過現在沒戰爭,年年有人入忠烈祠也很奇怪,所以我才說很快會爆滿(恕刪) 健康幼稚園老師林靖娟為搶救學童而身亡,事後入祀台北市忠烈祠,為台灣第一位入祀忠烈祠的平民。我認為林林靖娟老師很有資格忠烈祠本就是祭祀大勇先烈和你舉例的差太多了侷限軍警消限也太陝隘
在台灣死亡與為祖國死亡的,才進入台灣的忠烈祠,不過最好不要再叫忠烈祠,叫XX神社會比較合適,在大陸死亡與想要落葉歸根回大陸的,跟對岸談好,迎接回去,新台灣人大概也不認這些人的"忠烈"跟台灣有關,甚至會認為是害他們脫離祖國的幫兇,今年新領導人不得不去祭拜時,當然就被罵了,新領導人或是各地首長,祭拜那些外國人,應該也是很勉強,魂歸所屬,就可以空出很多位置,廉不廉價不重要,歡喜就好,有空位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