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華爲17萬員工,人均年收入超過80萬人民幣。

andanlandiandm wrote:
根據華為的2015...(恕刪)


據我認識的這數字不誇張.

裡面很操有紀律, 研發循著一定的步驟以技術為基礎進行創新. 在開源社群像是 Linux Kernel, SDN/SDS 這些領域華為積極投入已經貢獻很多. 技術牛人不少.

求仁得仁 wrote:
「華為收入的大頭在於股票分紅,每年華為利潤的大部分都會以分紅和升值形勢,」

就是慷股東之慨,反正只要股價撐的住,要發多少股票都行。

恐怕是你酸錯方向了。

華為是非上市公司,股票全部在公司管理層和員工手中,就算任知非,也只握有公司百分之幾的股份而已。華為的員工,入職幾年後,連續考核良好的話,公司開始給你認購股份,一年給你幾千股到幾萬股的認購權,每股股價2、3塊錢,而且股票還要員工自己出錢去買。然後每年每股有一塊多錢到幾塊錢的分紅,比如我記得2014年好像是3.1元分紅,所以買公司股票在手是很划算的,一般都是借錢也要買,而且股份不許轉讓。如果離開華為,公司會要求你退股,把當初買股票的錢還給你。

不過說是人均80萬,但高層和基層工資、分紅差別太大,中位數在25-30萬吧。入職轉正新人大約15萬/年,工作三年表現良好可以到25萬,五年到30-40萬,此後就看有沒有機會向上走了。非常累,壓力很大,但是對通信、電子行業職場新人是一個鯉魚跳龍門的機會。對非名牌大學畢業的人來說,能進入華為工作幾年,此後簡歷上有在華為比較好看的工作經歷,基本上再去外企大公司求職,不會被人拿學歷卡住你。

華為去學校招人只去985/211學校,社會招聘就喜歡挖通信業其他公司的年輕骨幹。這十幾年來,我手下的年輕人跳去華為的,掐指算一下,超過20人了...

victor663 wrote:
17萬員工人均80萬,光薪資就要1360億人民幣,但2015年華為淨利只有369億人民幣,
這可能嗎?!...(恕刪)


當然可能。華為2015年年收入3950億,作為科技公司員工薪酬占三分之一,有什麼奇怪的。淨利潤369億不是毛利,差不多9%,比一般工業企業高不少。

iantsai74 wrote:
,一年給你幾千股到幾萬股的認購權,每股股價2、3塊錢,而且股票還要員工自己出錢去買。然後每年每股有一塊多錢到幾塊錢的分紅,比如我記得2014年好像是3.1元分紅,所以買公司股票在手是很划算的,...(恕刪)


分紅這麼高,獲利一定很高,但為什麼2015年華為淨利只有369億人民幣?

這兜不攏啊!
求仁得仁 wrote:
分紅這麼高,獲利一...(恕刪)

華為十幾萬員工,假設其中三分之二有股份,就是差不多十萬人,人均十萬股,就是一百億內部股,369億紅利,一股三塊錢分紅,不就是三百億分掉了?華為的股份制就是這樣,全體持股的非上市股份制民營公司,不是國企,持股人共享分紅,沒有什麼外部投資人。

華為工作幾年能有多少配股,每年每股分紅多少,網上很容易查的,你可以自己去搜,不用質疑。他家每年的分紅在次年四五月,所以華為的人太累了要跳槽,也是忍到分紅到手再走。

iantsai74 wrote:
華為十幾萬員工,假...(恕刪)


正解....
我的深圳客戶她夫妻倆都在華為已工作十多年
收入之高讓我驚訝不已

victor663 wrote:
17萬員工人均80...(恕刪)



營業收入扣掉成本(包含員工薪資)才是淨利
你連這個都不懂嗎

iantsai74 wrote:
華為的股份制就是這樣,全體持股的非上市股份制民營公司,不是國企,持股人共享分紅,沒有什麼外部投資人。...(恕刪)


一家公司從成立到現在不用外部投資,也不用從股市募資,真的很難令人想象。

不過華為到能賣手機賺錢之前,做的都是大陸軍方跟電訊公司生意,這些電訊公司基本上是國企,顯然中國在培植華為成長上,下了不少心力。
華為到底是有上市還是沒上市

沒上市怎分股票 股票價值怎算(隨便自己喊?)

看不太懂


求仁得仁 wrote:
一家公司從成立到現在不用外部投資,也不用從股市募資,真的很難令人想象。
不過華為到能賣手機賺錢之前,做的都是大陸軍方跟電訊公司生意,這些電訊公司基本上是國企,顯然中國在培植華為成長上,下了不少心力。

華為成立于87年,80-90年代大陸的通信行業的需求方大部分都還是計劃經濟時期的國企和軍方。
華為當然只能做大陸軍方和國企的生意。
andanlandiandm wrote:
400萬臺幣


挖 知道這個消息後 台灣的員工不知道有沒有一樣爽 還是很火

難怪 台灣某工業區 目前紅紅火火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