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建交後,關於賠償的問題中日官方各說各話,中國政府說當初公報中提到的放棄賠償是政府賠償,民間賠償不包括,而日本政府的解讀卻是放棄賠償就是政府民間全放棄。也因此從90年代中日關係轉冷時,民間賠償問題就是走上檯面。當時中國政府考慮日資的重要性,對於民間索賠只要是鼓勵去日本打官司。然而曠日持久不說,日本法院還以日本政府的解讀作為依據,官司全都敗訴。
在中日關係徹底惡化後,中國政府換了手法,支持民間在國內提起訴訟,然後政府以法院的判決結果直接沒收日資企業的財產,這對日企造成了極大的被動。三井商船就是一個標誌性事件。
所以三菱公司支付賠償金和和解,並非良心發現,而是不得已而為之。人均10萬人民幣少的離譜,對於三菱不過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
hunterwaye wrote:
事情的根本轉折點是2014年中國政府扣留了三井商社的一艘貨輪,之後三井支付罰金後才被放離
中日建交後,關於賠償的問題中日官方各說各話,中國政府說當初公報中提到的放棄賠償是政府賠償,民間賠償不包括,而日本政府的解讀卻是放棄賠償就是政府民間全放棄。也因此從90年代中日關係轉冷時,民間賠償問題就是走上檯面。當時中國政府考慮日資的重要性,對於民間索賠只要是鼓勵去日本打官司。然而曠日持久不說,日本法院還以日本政府的解讀作為依據,官司全都敗訴。
在中日關係徹底惡化後,中國政府換了手法,支持民間在國內提起訴訟,然後政府以法院的判決結果直接沒收日資企業的財產,這對日企造成了極大的被動。三井商船就是一個標誌性事件。
所以三菱公司支付賠償金和和解,並非良心發現,而是不得已而為之。人均10萬人民幣少的離譜,對於三菱不過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
有Guts, 值得台灣借鏡!
國民黨的惡,都是從民進黨嘴中聽到; 民進黨的惡,卻是親身經歷體會到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