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wjo wrote:
相關人士指出,新政府這套社會住宅財務規畫已進行非常完整的模擬,連同政府租金如何補助、以及每戶的房租負擔都已計算在內。
根據該規畫,每坪月租金將以800元計算,政府補助其中300元,每戶的年租金負擔15萬元,即月繳1萬2,500元,就可以入住社會住宅;至於入住身分別,新政府團隊暫以所得五分類中,為全國最低的20%內為主打族群,新政府內部估算,該族群年所得收入31萬元,經過上述的租金補貼後,社會住宅的房租支出約占其所得的48%,在合理負荷範圍。
我隨便挑幾個疑問:
1.全國最低的20%是指家庭收入,還是申請人個人收入??
2.一旦收入增加,不再是全國最低的20%族群,可不可以續住,有沒有稽核評比機制,還是放任不管??
3.政府每月補助7500元,是不是慷人民之凱??
4. 月租金1萬2,500元,目前除了在台北市,已經可以外縣市不錯的地段租二房,真正弱勢的租不租得起??。
siwjo wrote:
根據新政府內部團隊概估,成立該基金的前8年,累計將投入4,000億元資金,但從第9年之後負債將遞減,到第23年時透過租金回收、或是與建商合建然後將整棟樓部分賣斷給建商等方式,便可望回收成本、損益兩平,接下來到了第38年,該社會住宅基金還會有超過4,000億元的盈餘。
23年後賣斷給建商,那就是變相賣國有地,到時候還在住的人可以繼續住嗎??
這種方式不會有問題嗎??
------------------------------------------------------------------------------
整個規劃看起來還有很多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