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台中有甚麼特別好的建設嗎?

兩年前整理出來的東西
參考看看


文心森林公園
草悟道
康橋計劃
國資圖新館
洲際棒球場
秋紅谷
台中國家歌劇院
朝馬運動中心(即將完工)

--
市民藝文活動參與率這種無形的就不講了
而且你的「特別好」是什麼意思我不知道
只好把最近十年左右新蓋的東西都列出來了
penaslong wrote:
台中我想到的大概就是那個國家音樂廳吧


樓主不是想吐你槽,台中的那個叫"國家歌劇院"。國家音樂廳與國家戲劇院都在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園區內。

你大概不知道台中的國家歌劇院在2016年的旅遊書上已經是來台必去景點之一。就全球歌劇院建築中,台中歌劇院的評比是非常前面的,評價並不比Sydney的差。把這麼優的建築蓋在台中真是可惜了,最適合台中風土民情的應該是台灣大道二段960號那棟。
以資歷來說,拿台南來比,比較基準還說得過去,拿北高比,算是很看得起台中了

另一個比較基準是拿市長任期來比,前一任做得比較久,所以拿前任的13年和前任以前的13年來比就知道差多少了

我個人認為是變化很大啦,包括以前做啥倒啥的大廣三、環快、歌劇院、圖書館、新市政中心、棒球場、BRT、公園、捷運、鐵路高架(雖非地下化、但同比要求地下化的縣市,台中早很多年建設完成)還有很多規畫中小巨蛋、已死的台灣塔、溫室公園等,幾乎前一任每兩年左右就一大建設吧
別忘了,經典賽還有即將舉辦的花博和東亞青年運動會(是台灣首次舉辦奧運體系)
更早以前呢?啥大建設?更別說國際性的活動了
感謝你列出這麼多的建設出來

說真的我竟然完全不知道

我身為台中人真的感到羞愧

不過也可能是因為大部分公共建設我真的不太會去

要馬沒去過不然就只去過一次而已

大概最常去的就是草悟道而已吧.....

另外洲際棒球場我還停留在很老舊的樣貌

可能真的太久沒有去

剛剛去查了一下發現原來最近他也正在改善設備


penaslong wrote:
我是台中人,真心覺...(恕刪)


我看MOD的MTV Live頻道或iconcerts頻道
歐美一堆演唱會也都是在室外
在海邊、在鬧區街邊、在公園

在室內的演唱會
多數都是很小的演唱廳而已

為什麼先蓋文心路捷運

因為徵收比較順利外,他還延伸至彰化可帶來群聚效應

外加他配合原本BRT的六線齊發可以到清泉崗機場

另外原本由舊金山團隊規劃的水湳經貿園區連結周邊的逢甲夜市..國家歌劇院..文心森林公園..大坑等

一系列的規劃搭配綠線捷運將創造出新的台中生活圈文化,這其實是一個連串的完整規劃。

另外台灣大道在地層上不論高架還是地下化都相對困難和經費高額的問題,加上運輸人流未開出的情況

才改以brt培養運輸習慣

如果你曾經去看過BRT官網他的6線規畫會發現被停掉真的是很可惜的一件事,現在只能遺憾

台中不是沒有重大建設..而是你對重大建設的定義是什麼??

我們喜歡用重大建設來談論一個城市的先不先進

卻忘了考慮到現實的觀點

高雄市是直轄市都幾十年了,台中升格直轄市也不就5年的時間

可是你知道嗎兩個城市的人口卻已經差不多了

台中從張溫鷹時代像死城一樣的氛圍到現在轉變之大是所有老台中都知道的

一個城市需要的是適合這個城市的建設而不該是譁眾取寵浪費錢的大型建設

jamiechang33 wrote:
為什麼先蓋文心路捷...(恕刪)


大型建設容易讓人民有所感覺,通常是冰冷冷現代式建築,但是真的會一直去的人有多少。我去過很多國家,會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通常是和自然結合,還有足夠的綠化尤其植披符合當地氣候,才能顯示出城市整體的規劃。

台中感覺起來就非常冰冷,水泥封住的城市。這也跟當地文化有關,我都跟老外朋友講百貨公司或商場是台灣的信仰中心,所以如果政府把錢花在行道樹,下水道然後整治河流,人民大概覺得政府沒在做事情吧。

但是台中這十幾年變化很大。
台中,如果交通可以改善
我相信可以便更好

我們學生不在意蓋什麼
我們只希望交通好
捷運系統,真的太方便了
可惜沒有一中到逢甲這種路線
等公車,累
上了大學,覺得聚餐地方或是小酌可以集中很好

臺南有海安路
臺北有西門紅樓 跟 茶街

台中有提出酒吧一條街
但口號而已。
台中生活圈好零散
我是一個道地台中人
坦白說
台中這些年的變化真的不大
且大多數的改變都只是集中在七期周邊而已
你如果深入到七期以外的地方去看看
那才是數十年如一日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