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再論員工分紅費用化

其實修正費用化對於像台積電這種產業第一名的公司來說沒啥影響

但對於聯發科、華碩這些第二第三,在苦苦追趕的公司就有效果

國家當然可以嗆他們說一律回歸市場,自生自滅,人才自然分紅高云云

但當其他國家用租稅及政策在對付我們時,應調整來對付,否則好不容易打造出的聯發科、華碩等好公司被大陸取代,好的人才還是有對岸的工作,但剩下80%的人,一定要轉行,接著連賣雞排都變成紅海,恐怕就回不去了

希望政府應珍惜科技島的美號,該出手時就出手
uniqlo168 wrote:
這是當年員工分紅費...(恕刪)

當年老闆又是大股東為了狂印股票換鈔票
同意發行奪經營權的面額員工分紅
現在經濟不如往昔是收縮期
老闆又是當年奪權的員工
怎麼可能再施行面額員工分紅
科技業老闆很多都不是大股東出身
而是專業經理人靠著員工分紅配股配一配變老闆了
比如X家軍的那些人
本來都是工研院的公務員而已
一毛錢也沒拿出來投資過,現在靠著壓榨股東與公股變成大富翁

至於說什麼外國藉著租稅政策云云
外國員工分紅一樣要列入公司費用的
你以為都不用喔?還是像台灣以前那樣用面額?
現行的股票選擇權制度就是學美國的制度
公司那些經理人也可以試試看發行啊!

光明之學 wrote:
希望政府應珍惜科技島的美號,該出手時就出手...(恕刪)


回不去了拉!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除非人人有股票拿,不然民意就不支持了
非科技業勞工怎可能眼睜睜看你們股票換鈔票 駛雙逼 擁辣手 住豪宅?

lulalla wrote:
但,台灣的狀況往往是員工幫公司賺50萬
分紅分掉市價100萬的股票...(恕刪)


這要檢討為何該公司股價可以得到投資者青睞與公司為何可以撥出這麼大筆的紅利股份!

如果公司濫發股票, 投資者應該會看衰公司導致股價下跌

又或者為何公司沒賺這麼多錢可以撥出這麼多股票獎勵員工?!

而不是只看員工幫公司賺五十萬卻可以得到百萬股票
員工分紅天經地義
為何只有科技業會發?
以前王品、金控不也是發得嚇嚇叫?

所以應該適度修正分紅費用化,給個折數都好,擴及所有產業,讓想拼命賺大錢的留產業界,讓想賺穩錢的留公務員,豈不很好,到那時候,沒人問你底薪多少,大家都問你年薪多少。

光明之學 wrote:
員工分紅天經地義 ...(恕刪)


台灣大部份勞工都是受僱於中小企業,來哪公開發行的股票可分?
股價上百,所得稅以一股10元課稅,合理嗎?
如果這不是暴利什麼才是暴利?
90年代、2000年隨便一個豬屎屋工程師年薪兩三百 三四百以上,一般勞工情何以堪

Kevin4931 wrote:
這要檢討為何該公司股價可以得到投資者青睞與公司為何可以撥出這麼大筆的紅利股份!
如果公司濫發股票, 投資者應該會看衰公司導致股價下跌
又或者為何公司沒賺這麼多錢可以撥出這麼多股票獎勵員工?!
而不是只看員工幫公司賺五十萬卻可以得到百萬股票

所以你根本就不懂原來的股票分紅設計啊!
看這四行就知道你完全不懂了

原來的股票分紅設計,公司以股票「面額」認列分紅費用
比如說一個公司賺1億,公司通過分紅3000萬給員工
但是,這不是用股票市價算的,而是用面額計算
假設該公司市價100元,面額都是10元
這個公司只認列了3000萬分紅費用
但,實際上員工們a走了3億的分紅,公司全年才賺1億呢!
多的那2.7億是全體股東買單,因為股本膨脹了,每個股東都損失了

所以說,這才是舊有分紅制度不合理的地方
新的分紅制度,分多少照市價認列費用
你還是可以分那麼多分紅啊,只是會出現在公司的財報之中而已
如果沒有賺錢或是想分紅分得比盈餘多
直接加薪就好了,只要你能說服股東
而不是用舊制度那樣用欺騙的
舊制也會出現在財報

在股東權益變動表

並且發多少如何發董事會要通過跟公告的對嗎?

mark12321 wrote:
不論是否賺錢拼命印股票發給員工,台灣投資股東沒意見,不表示外資吞得下去,分紅費用化最主要是外資的壓力,再說拿我投資的錢,還沒幫我賺錢就先分掉,我也很不爽,有本事賺很多再分很。...(恕刪)


外資早就跟對岸勾結在一起

你觀察一下台灣那些被外資賣到剩骨頭的公司, 很多後來就被傳聞陸資想入股

你再觀察一下, 大陸公司分紅制度, 那些外資有在唉嗎? 外資吞不吞?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