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hr wrote:
我关注的就是2020年gdp和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翻,这才实际点...(恕刪)
這個我覺得難度有點高....
大陸人最大的迷思就是 GDP 神話,
事實上中國 GDP 增速會越來越慢,這是不爭的事實,以目前的局勢,不可能年年增長,能軟著陸就很不錯了....
就以今年來說,環境其實是很嚴峻的,人行前幾天不是才又降息了....
大陸長久以來,都是犧牲農村的居民,以造就城市居民的福利,所以十三五一個重點才說2020年讓貧困縣脫貧...
不過口號歸口號,資源就這麼多,你要讓既得利益者分些餅出來給農民,我看這難度頗高,呵呵....
所以如果你說城市居民全體達成小康,那還有點可能,不過如果全體居民(包括農民) 我看那可能要先來個翻天覆地的大改革才有機會....
Agripina wrote:
這個我覺得難度有點...(恕刪)
GDP翻番的目標不是最近才提出來的,而是在中共十八大開幕胡錦濤的報告中首先提出來的,也就是3年前,現在重提只是將目標再度明確罷了。
其次,閣下所提的問題可以分解成以下一些子項目
1.GDP迷思。必須承認,唯GDP論和以GDP增長作為考慮官員的唯一依據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但是追求GDP增長本身有錯嗎?並沒有。如果國民經濟不發展,國家何來財政資源進行分配,如何安置中國龐大的就業群體。所以,即便是今天中共依然沒有把GDP增長從官員的考核名目中完全刪除,而是增加了綠色GDP,高質量的GDP增長這樣的考核目標,防止唯GDP論產生的弊端,我覺得這個方向沒錯。
2.閣下提到了農村的問題。事實是三農問題早在胡溫時代就成為重中之重:千年繼承下來的皇糧國稅也就是農業稅何時取消的?胡溫時代。義務教育首先免除學雜費的地區是哪裡?農村。新農合也就是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毛澤東時代建立,改革開放後荒廢,胡溫時代重建,所以有個新字)目前基本實現了全國農村全覆蓋.另外,中國的改革開放的過程本質上就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過程,除了大量的農民進城變成農民工以外,還有大量的農民就地農轉非(農村戶口轉變為非農戶口,即城市戶口),這也是中國發展的功勞。所以農村的問題沒必要誇大,中國農村目前的問題還是農村產業升級和農民就地城市化的問題,也就是中共提出的所謂城鎮化,不追求農民扎堆進大城市而就地使農村城鎮化,我覺得這個方向也沒錯。
3.小康。這詞鄧小平提出來時講到2000年基本實現小康,而到了江澤民時代末期的確說的是基本實現了。但是這個基本實現是用廣義上的總量平均法,而沒有重視地區差異下的結果。小康,本質就是解決溫飽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現在絕大部分人都已經實現小康。目前中國的貧困線以下人口總數大概是7000多萬,5年實現脫貧難度不小,但也並非達不到。要搞清楚的是中國農村的赤貧農民和印度城市貧民窟的貧民還是有區別的,而這區別的背後恰恰是中國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帶來的,農民再窮地還在,這點遠非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可以隨意的對比。
4.閣下忽略政府的本身問題。中國的中央政府和美國聯邦政府最大的不同就是雙方的財政狀況完全不同。台媒動輒用什麼地方債影子銀行之類的來宣揚中國崩潰論,卻忽視了中國中央財政本身是健全的,即使進入現在所謂新常態下每年的財政收入還是增長的,同時胡溫時代積累的龐大的政府收入也沒有完全地用掉或者被貪官花了,中國社科院昨天統計了一個數據顯示有將近24兆人民幣的政府存款躺在銀行裡睡覺內,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中央政府的。實現收入公平再分配,必須承認有難度,但是也並非呵呵兩句不可行。
中共提出到2020年讓全國完全實現小康,本質就是徹底實現全國性的溫飽,我覺得這個目標很實事求是。當然,吃飽飯穿暖衣服和達到美日那樣的水平那是兩碼事。即便是中共兩個100年中所提到的第二個100年也不過是到2049年達到同時期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按照目前的數據是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閣下會覺得中共的目標提的很高嗎?我覺得不高。
Agripina wrote: 這個我覺得難度有點高.... 大陸...(恕刪)2020年GDP和居民收入翻一翻都是跟2010年比较的啦,达不到不会乱说的(官方数据),2014年gdp已经比2010年增加55%了,所以应该是躺着都能达到。关键是居民收入翻翻,这才是真正的小钱钱





hunterwaye wrote:
GDP翻番的目標不...(恕刪)
你寫得很詳細,不過我覺得你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核心,
中國最大的問題不在財政,而是在資源分配嚴重不均。
你舉了很多例子,表面上看起來都很照顧農民,當然,黨也都是這麼宣傳的,不過實際上真的是這個樣子嗎?
但是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其實很多政策,根本無法實際加惠到最底層的農民。
就講農民有地這件事,你知道現在年輕一輩的農民很多沒有分到地嗎?就算有,一口給你一畝地,能幹嘛?頂多是讓你餓不死,但是農村生活沒有你想像那麼單純,農民不是每天光種種地就算了,人情往來,抽煙喝酒,這些基本娛樂開支總要吧,一畝地,就算讓你再高產,一年頂多收入幾千塊,請問這跟赤貧有啥區別?
另外農轉非的狀況,那也只是優惠到城市周邊的農村,中國很大,大部分屬偏遠農村,這些農民轉非了沒?在嚴格的戶籍制度下,農民基本上是很難改變身份的,少數聰明的、運氣好的,念了大學進城市當白領,但是絕大多數還是進城做最低三下四的活,繳稅一毛逃不掉,該有的福利一樣沒有,甚至比我們這些境外人士還差,戶籍制度把人先天就分成三六九等,在這種前提下,你說資源能有什麼公平的分配,我是不太相信啦....
至於你說農業升級的問題,我說句比較不客氣的話,那都是唱高調,你應該去過農村吧,中國農村的教育其實還是很落後,很多年輕人頂多上個初中,高中就不念了,大部分農村目前還是依靠原始的人力勞動,在這種狀況下,要怎麼升級?我還是那句老話,有空多去農村看看,你會看到很多打著產業升級的口號,建立之後荒廢的設施。
我舉個實際的例子,可能知道的人不多,
一個就是農業貸款補貼息的政策,這是政府的一項德政,國務院直接下達的,很棒,不過,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探究一下,那些補貼最後到哪去了?農民貸款容易嗎?大部分農民最後還是跟私人借貸打交道,你相不相信現在還有年息30%的?我跟你說,在農村,這樣的高利放貸多的是。
所以說,國家有再多的錢有什麼用,透過各種壟斷管道,最後錢還是落入了某些人手裡,沒錯,GDP上去了,「人均」也上去了,那有任何意義嗎?
農村的問題,其實非常非常多,醫療、教育、保險等等,這些問題不解決,光追求個GDP翻幾翻,讓少部分的人「代表」了大部分的人,這是毫無意義的。
Irene1058 wrote:
你要不要把不能住人...(恕刪)
你怎么不把台湾不适于居住的土地也扣一扣?
就是再怎么扣,大陆土地适于居住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台湾,你们台湾整个中部都是山脉,山地和丘陵占了台湾面积的2/3,就这样还养了2300万人。大陆再怎么扣,能扣掉2/3吗?
至于为什么你看新闻大陆都是人挤人,那是因为新闻里播放是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或者是省会中心城市,你要是看东京,首尔也是一样的。
除了北京天津上海这几个直辖市,大陆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是江苏省,人口7300万,土地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仍然比台湾的人口密度低,所以说,台湾省才是两岸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
至于说老毛的错误,不在于人口政策,如果他控制人口,又该有人说他违反人权,阴谋屠杀中国人了。二战结束后各个国家都迎来一波人口增长潮,台湾人口不也是增长了3倍吗。老毛的错误在于搞政治运动影响了一代人的经济发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