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華爾街日報說得好!連能源都要從大陸進口,台灣廢核就是「自願變弱」


kantinger wrote:
日 韓 的 核能日...(恕刪)

天下雜誌
日本政府計畫重啟核電廠
距離2011年3月的福島核電廠事故不到3年,日本已經著手重振其核電之夢,急於重啟部分核能反應爐。2月25日,日本政府公開能源計畫草案,該計畫將核能置於核心,大幅扭轉了前任政府的能源策略。
如此急迫的原因有二。其一,核電廠停止運轉帶來的成本不斷增加;幾乎所有的反應爐都在2011-12年間停機,電力公司改以傳統電廠補足供電缺口,但進口額外石油、煤、天然氣的成本,加上日元走弱,推升了貿易逆差和電費。要是無法重啟核電廠,可能會危及首相安倍晉三的經濟振興計畫。
其二,統治階級擔心快要沒有時間了。第4個沒有核電、卻也沒有突然停電的夏天,可能會永久地讓民眾意見轉向反對重啟核電廠。因此。自民黨在重掌政權約15個月後,已經準備好面對重啟核電的政治風險。
原子力規制委員會(NRA)將於本月選出率先重啟的核電廠,最快將於今年夏天重啟。熱門候選者之一,即為位於本州西岸的大飯發電廠;大飯發電廠的其中2座反應爐曾於2012年夏天重啟,卻在2013年9月再次停止運轉。當時,日本尚未改革核能電廠規範,大飯發電廠重啟亦在東京引發示威。
現在,政府希望較具獨立性的NRA可以緩和民眾的恐懼。NRA以「縱深防禦」、亦即多重備援方案,取代已然破碎的絕對核安神話。部分位於大都市附近的核電廠可能永遠都不會重啟,但對員工人數不足、仍舊受制於政治壓力的NRA來說,眼前的挑戰還是十分嚴峻。
日本反核運動的政治力量已接近耗竭;上個月的東京市長選舉中,經濟問題已超越核能議題。重啟第一間核電廠最為困難,在那之後,只要NRA核准,地方政府一定會立刻重啟當地的核電廠。


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NRA)認定九州電力公司鹿兒島縣川內核電廠1、2號機組「符合核電廠新安全標準」,可望在今年秋季以後重新啟動。

日本政府在福島事故後,訂定嚴格的新安全法規,要求各核電廠重新啟動之前,必須大幅加強抵禦地震、海嘯、火山爆發等天災防護措施。目前有12座核電廠的19座反應爐在接受審查,而川內核電廠是第一個過關者。

日本核電廠停止運轉期間,更仰賴進口石化燃料發電,讓日本付出高額發電成本。
請參考
【日本停核後,電費漲多少?】
https://www.facebook.com/truthofnuclear/posts/529557833840168/

【借鏡日本:靠火力填補核能缺口】
https://www.facebook.com/truthofnuclear/posts/528150710647547

(參考報導:http://www.nikkei.com/article/DGXNASGG15H19_W4A710C1MM0000/)

311後 日首座核電廠重啟
「零核電」告終 鹿兒島居民罵可恥
【綜合報導】日本的「零核電」狀態即將告終。位於鹿兒島縣薩摩川內市、隸屬九州電力公司的川內核電廠,昨天先後獲鹿兒島縣議會、縣知事伊藤祐一郎同意重啟,最快明年重新運作。但縣議會外約400名居民抗議,核電廠附近其城市民眾也反彈,認為電廠附近有火山的不確定因素,又缺少周詳撤離方案,執意重啟是棄居民生命於不顧。

kantinger wrote:
日 韓 的 核能日...(恕刪)

日本沉默大眾以選票終止「零核」

安倍晉三新內閣的核能政策

根據日本共同社2012年12月31日報導,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接受TBS電視節目的訪問時,就今後的核電政策表示:「考慮在獲得民眾理解的前提下,興建不同於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新型核電設施。新建的核電廠將和福島核一廠完全不同。(政府)今後將一邊爭取國民的理解,一邊建設新的核電廠。」表達對新建核電廠的接受態度。 不顧反核聲浪 安倍力挺核電 自2011年3月大海嘯摧毀福島核電廠的冷卻系統,引發輻射外洩危機後,日本關閉了全國50個反應爐以進行安全檢查。在日核危機發生之前,日本1/3的電力供應來自核能。而現在,全國50座核電機組中有48座停機,直接造成日本國內電力短缺,對經濟造成巨大損失。如今,日本的能源供應依舊充滿不確定因素。在這個過渡時期,日本持續進口石化燃料,以彌補核電廠停機的電力不足,也讓日本長期陷入貿易赤字的窘境。

自民黨在12月中旬的眾議院選舉獲得壓倒性的勝利,證明日本民眾最關心的議題是終止經濟成長停滯。專家表示,選舉獲勝並不代表自民黨過去積極推動核能發展的政策是正確的。但是安倍晉三仍堅持認為,日本沉默的大多數民眾會對政府重新啟用核能以提振經濟採取寬容態度。自民黨曾在競選中承諾將採取更為大膽的措施,啟動日本停滯的經濟。 安倍所率領的自民黨在12月16日落幕的眾議院大選中打出的政見主張是,有關核電廠的政策先評估3年,10年內確定最佳的能源構成比例。自民黨也建議在未來3年裡對48座反應爐進行安全測試。在安全測試徹底完成後,再決定何者獲准重啟,但這一計畫需要謹慎操作。 儘管在311強震後日本民眾對核能反感,但隨著日本經濟成長大幅減速,而且自民黨須在明年夏季參議院選舉之前,消除外界對能源短缺的疑慮,所以自民黨開始表態日本需要核能發電。

日本在福島核災後,反核意識高漲,但在這次選舉中,反核各黨對選民決定的影響似乎不大。自民黨黨魁安倍晉三在大選中勝出,未來類似德國的「去核電」計畫,在日本看似漸行漸遠。 另據路透社12月28日引用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安倍晉三政府上任後,日本停止運轉的反應爐將逐步重新啓用,因為這些反應爐已經獲得該國原子力管制委員會審核通過。安倍在對內閣成員的指示中,概述了他的政策,允許核反應爐恢復運作,但以原子力管制委員會的安全評估為優先。

視察福島核災現場 宣示災後重建決心   

安倍把東日本大地震的災後重建和振興經濟並列為新內閣的首要課題。他把就任後的首個視察地定在福島,旨在表現其決心。 12月29日安倍視察了福島第一核電廠,再次表示有意改變民主黨政府制定的,至2030年實現零核電的目標。這次發言被外界認為不僅將重啟核電廠,今後也將考慮新建核電廠。   

安倍指出:「福島第一核電廠遭海嘯襲擊後電源失靈,但福島第二核電廠進行了適當地應變措施,有必要冷靜地分析二者的差異。」他認為應著眼於反應爐與安全對策的不同之處。 此番言論與自民黨競選時的立場大相逕庭,當時自民黨表示,日本需要建立「不依賴核能的社會」。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在眾院選舉中呼籲儘快實現零核電,並對新建核電廠持否定態度,預料必將對安倍的相關發言表示反對。

推翻野田廢核政策 安倍走自己的路

前首相野田佳彥決定重啟大飯電廠兩座反應爐,曾引爆日本數十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並且還成為野田選舉敗北的原因之一。仍舊需要對核能安全起草新規章的原子力管制委員會,已經擺出將採取更為強硬立場的姿態。對於那些座落在地震斷層帶上的核電廠,原子力管制委員會表明將不會冒險讓它們重新起動。 新內閣的經濟產業大臣茂木敏充12月30日表示,在2013年夏季新的核能安全標準設立之前,「我們不會讓核電廠恢復運作」。茂木敏充亦強調,在此同時也須確保經濟發展不會受能源供應短缺的影響。「今後我們只會重新啓用原子力管制委員會認為安全的反應爐。」 根據日本共同通信社報導,這是新政權內閣官員首度明確表示將重新檢討改變零核電的政策。 茂木敏充還表示,在找到可行的替代能源之前,化石燃料仍將是日本關鍵的能源來源。特別重要的是,要從美國進口天然氣,盡可能擴大對美國頁岩氣的進口規模。 對於用過核燃料再處理的循環政策,茂木明確表達繼續的意向,「不存在完全放棄的選項」。

另外,路透社報導,關於新建核電廠方面,茂木表示,「關於(青森縣)大間核電廠與島根3號機組,設置執照已許可核發並建設中,正進入原子力管制委員會檢測安全的流程。關於其他新設核電廠,現在無法決定Yes或No,需要在充分累積專門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做今後影響重大的政治判斷。」 戰勝福島 日本才得以復興 安倍在福島核災現場時,形容妥善處理事故反應爐的工程浩大,是人類歷史上的最大挑戰。並表示,「311核災事故後的緊急狀況處理已告一段落,現在終於準備要開始進入廢爐階段,盼能加速作業」,並說政府將全力支援廢爐作業。 安倍在指揮所中對東電約80名職員說:「只有成功戰勝反應爐報廢作業的挑戰,福島、乃至日本才可能復興。」   

根據日本共同社12月29日的報導,安倍在福島縣楢葉町的核事故處理中心「J Village」領取輻射測量儀和防護服後,慰問作業人員:「雖然工作十分辛苦,但反應爐報廢的作業頗有進展,這都是大家努力的結果。在新年即將來臨之際,想必你們的家人也承擔了許多辛勞,請大家注意安全,再接再厲。」   

安倍隨後進入核電廠廠房內部,鼓勵東電職員等;並乘坐巴士在廠區內巡視,查看從污水中去除放射性物質的廠房等。 多數地方政府同意重啟反應爐 根據2013年1月6日日本《讀賣新聞》公布調查結果,顯示如果政府能確保安全,多數建有核電廠的城鎮同意重新起動反應爐。 《讀賣新聞》調查核電廠附近135個市、町、村的行政主管,其中54%同意重啓反應爐,18%反對,28%沒有表達看法。 按照法新社的說法,調查結果與民衆普遍意願相反,反映出核電廠一般都建在經濟狀況較差的地區,是當地居民的主要僱主。雖然反核聲勢浩大,許多民眾走上街頭呼籲關閉或減少核電廠數量。但是根據《讀賣》的報導,民調反映出經濟落後地區的殘酷現實,設有核設施的偏鄉社區通常除了核能以外,沒有其他產業在此落腳,核設施是當地主要的工作機會來源。

此外,讀賣新聞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重啟核電廠的立場受到支持。 不過,據日本共同社1月4日報導,日本民主黨黨魁海江田萬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為了備戰2013年夏天的參院選舉,將團結全黨並力爭重建民主黨;強調不能讓自民黨獲得壓倒性勝利。他還表示,民主黨將繼續堅持2030年實現「零核電」的方針。預料日本政壇還會為了核能政策大起波瀾。 日若重啟核電 鈾價預期反彈 根據中央社報導,鈾價在連續2年下跌之後,如今可能開始回漲,主因是日本考慮重新啟用核電廠,且中國大陸將繼續進行世界最大規模核電廠興建計畫,在2020年前核能發電將增加到至少是目前的5倍。 澳洲墨爾本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門副總裁克蘭說:「目前對價格最大的壓力不見得是自福島核電廠事故以來的需求減少,而是大量庫存的威脅。如果日本政府批准重啟核電廠,這個威脅立刻就會消失,這對價格將非常正面。」 (本文擷取於核能簡訊)
worldpeace16888 wrote:
有蠟燭產業可投資嗎...(恕刪)

有間叫台火的公司, 聽說原本是做火柴的... 這也可以吧

股價頗呵... 想超長期投資的自便, 畢竟明年以後的事還很難說
工廠苦命人の沒力人生... Orz

halachung wrote:
日本沉默大眾以選票...(恕刪)

核能與歐盟
目前歐洲為主要的反核地區。歐洲以往反核聲浪高漲,但是芬蘭現在正進行新核電廠興建計畫,打破歐
盟沒有新核電廠興建計畫的說法。全球核能第二大國的法國,其政府已要求核電公司延長核電廠營運年限十
年,並規劃興建新核電廠。核能比重超過五成的瑞典,雖然一九八○年公民投票決定,要在二○一○年廢除
核能,但該廢核計畫已經停擺,瑞典電力公司更在今年五月宣布,將在未來十五年投資擴充核能機組容量達
六百MW,未來核電將不降反升。核能發電占三成、世界核能第四大國的德國,雖然推出逐步停止核電廠的政
策,但是原定今年應關閉第一座核電廠的規劃,已宣告跳票;而且在經濟不景氣情況下,今年又要降低工業
界的能源稅,核能替代方案的經費來源發生疑慮,風力等再生能源發電發展開始減緩;加上去年德國溫室氣
體排放量不降反升,顯現德國一方面要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還同時要逐步廢除不排放溫室氣體排放的決策面臨
執行上的困難。因此德國反對黨及能源界,都不支持現在德國的反核政策。


1 中國獲准投資入股英國新核電廠

文‧ 編輯部


在中英兩國簽署核能合作諒解備忘錄(MOU)後,中國公司將被允許投資入股英國新一代的核電廠。這將是日本爆發福島核災引發全球核安疑慮之後,歐洲首座興建的核電廠,預計將投入約230億美元。中國大陸企業料將持有3至4成股份。

福島核災後歐洲首座新核電廠

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在訪問中國台山核電廠期間宣布了這項進展,並形容此備忘錄的簽署是英國發展新一代核電計畫重要的一步。台山核電廠位在中國南方,目前正透過法國電力公司(EDF)和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CGN)間的合作,興建兩部法國設計的EPR反應爐。

英國財政部表示,雖然中國公司一開始只可以取得英國新核電廠的少數股權,但最終有可能成為占多數的最大股東。但是它進一步指出,來自任何國家的任何投資都必須遵守嚴格的英國管制標準。法國EDF電力公司公司透過旗下EDF能源公司,擁有並經營除了一座以外的所有英國目前運轉中的核電廠。該公司也正計畫在英國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 C)和在塞斯維爾(Sizewell C)建立新的EPR核電廠。不過在做出是否投資的最後決定之前,EDF公司與英國政府就市場條件進行了冗長的談判後,才在10月21日對電價達成協議。

自從英國天然氣供應商森特理克公司(Centrica)於今年初退出與EDF能源公司合資興建新核電廠的計畫後,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已經被點名將可能成為欣克利角核電廠的新投資者。而包括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在內的一些中國公司,也被認定是英國新批准的地平線核電廠(Horizon)另外兩部機組的可能投標人。

英國致力於吸引海外資金興建核電廠

英國核能工業協會的主席赫頓勳爵表示,這項英國財政部的動作,顯示英國核電市場致力於吸引海外投資者的參與。他也挑明:「與全球成長最快的核電國家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可為英國公司帶來提供核能專業知識、技術和長期經驗的重要商機 」。
這份由英國財政大臣戴頓和中國國家能源局負責人徐永勝簽署的諒解備忘錄,設定了雙方在投資、技術、營建和專業知識上的策略合作架構,也讓中國在英國的投資有了依據。英國財政部補充說,這份備忘錄也將確保英國公司可以成為這個「全球成長最快的核電國家」核電興建計畫的一員。

除了這份諒解備忘錄之外,總部設在英國的國際核能服務公司(INS)也與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簽署了一項協議,分享英國在放射性廢棄物方面的管理經驗。根據這份協議,中國的技術人員將從10月底開始,在英國接受相關的初始培訓活動。

新核電廠為中、英帶來雙贏局面

很明顯地,英國政府已將發展核能擺在核心位置,奧斯本表示,同意中國投資英國的核電項目,是英國發展下一代核電技術的一部分,將為英國帶來更多投資和工作機會,同時也降低消費者的長期能源成本。
得到英國政府的首肯對中國企業而言是一次重大的勝利,此舉將使中國大陸首度參與歐洲核電業務。中國希望培育友善的海外市場,為國有企業投資海外的發電等重要基建項目鋪路。英國雖然不是中國投資海外核電項目的首站,但卻是最發達的一個。此前中國曾向巴基斯坦出售核反應爐,也曾關注南非和土耳其的核電計畫。

中國核電廠的興建進展快速

在此同時,中國又有兩部核電機組即將上線運轉:包括紅沿河核電廠2號機組已經於10月24日首次臨界;而陽江核電廠1號機組也已經開始裝填核燃料。

紅沿河核電廠位於遼寧省,是由中國廣核集團(CGN)與中國電力投資公司(CPI)的合資企業所擁有。這部2號機組是中國自行設計的108萬瓩等級CPR-1000反應爐,於2008年動工興建。而同樣也是使用該型反應爐的紅沿河1號機組,已經在今年稍早開始商業運轉。紅沿河核電廠另外兩部相同型式的機組,也正在進行興建工程中。

同時,在廣東省陽江市的陽江核電廠也有4部CPR-1000機組正在建造。第一部機組已在6月完工,並已進行加壓測試,現在開始進行核燃料裝填。此外,在核管機關核發燃料裝填許可前應完成的項目:譬如備用柴油發電機等系統的測試,以及包括緊急計畫演習等安全演練,也都已執行完畢。

陽江1號機組興建工程是於2008年開工,2-4號機組也隨後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陸續動工;將安裝更先進的CPR -1000+反應爐的陽江5號機組,也在2013年初開工,使得陽江核電廠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興建中核電設施;而6號機組預定將於2014年開始建造。預計到了2018年時,所有6部反應爐應該都已在運轉中。

halachung wrote:
核能與歐盟 ...(恕刪)

研究:歐洲燃煤污染 每年造成2萬多人減壽
疾病治療費用和工時損失 耗費政府、企業數十億英鎊
本報2013年6月14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大學能源經濟研究所針對燃煤發電對健康之影響進行研究並發表報告。報告指出,歐洲前300大燃煤發電廠造成的空氣污染,每年導致22,300例提早死亡。此外,燃煤相關疾病的治療費用和工時損失也耗費政府和企業數十億英鎊。
這份受綠色和平委託執行的研究報告預測,歐洲預計興建的50間燃煤發電廠一旦完工啟用,將讓提早死亡人數再增加2,700人。研究最後歸納出「歐洲燃煤發電廠影響健康甚鉅」之結論。

研究分析發電廠排放廢氣發現,在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捷克,和燃煤發電廠空氣污染相關的死亡人數甚至比交通意外還多。在德國和英國,燃煤發電廠空氣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數和交通意外死亡人數不相上下。波蘭燃煤電廠在2010年估計造成超過5,000例提早死亡。

綠色和平隨附的報告指出,污染對健康的累積效應可謂「驚人」。歐洲2010年因污染造成的壽命損失總計24萬年,工作日損失達48萬天。英國2010年損失的「壽命年數」高達22,600年,在煤污染國家中高居第五名。其中,英國最大的Drax發電廠據悉貢獻了4,450年,蘇格蘭Longannet發電廠則貢獻4,210年。

根據研究,波蘭燃煤電廠對健康產生的負面影響全歐盟第一。波蘭政府和電力公司還在規劃興建多個新發電廠。

燃煤和柴油引擎排放出的酸性氣體、煤灰和粉塵是懸浮微粒污染的元兇。懸浮微粒會深入人體肺部和血管系統,造成心臟病和肺癌,增加氣喘病發作機率和其他呼吸道問題,損害兒童和成人健康。

「數萬公克的有毒金屬物質,包括鉛、汞、砷和鎘等,從煙囪中被噴發出來,增加癌症風險並阻礙兒童成長發展。」綠色和平報告指出(此份報告未強調燃煤對氣候變遷的衝擊)。

歐洲前300大發電廠的發電量佔全歐盟的四分之一,但二氧化硫排放量佔全歐盟的70%,氮氧化物排放量則佔發電產業的40%。綠色和平報告並指出,歐洲2009年至2012年間的燃煤量逐年遞增。

「研究結果令人難以置信。欲消除歐洲燃煤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唯一方法就是淘汰這些骯髒電廠,以乾淨再生能源取代之。目前歐盟的再生能源目標已證實可以推廣再生能源,有助能源系統和能源經濟轉型。歐洲必須設定具企圖心和約束力的2030年再生能源目標,才能繼續堅持乾淨能源之路。」綠色和平能源專案主任Lauri Myllyvirta表示。

【參考資料】

英國衛報(2013 年6月14日),European coal pollution causes 22,300 premature deaths a year, study shows
綠色和平報告(2013 年6月11日),Silent Killers
Why Europe must replace coal power with green energy
日本才炸一個核電廠

停了4年要幹嘛

法國核電大國怎麼為了全世界核電廠需求下降要找幫忙的?

starseven wrote:
這篇我也去看了感覺...(恕刪)



民進黨的新能源政策會讓台灣一年損失3000億
又不能促進長遠經濟發展

1.民進黨的新能源政策要花1.8兆,
未來八年等於一年花2000億以上,
但對台灣未來經濟成長助益有限

太陽能發電系統 沒啥高科技,只能內銷
不能外銷的東西,對台灣經濟沒有多大幫助

2.廢了3000億的核四, 核一二三不延役,每年就少了300億度低成本的穩定電力
每年將損失1000億以上

3.再加上需要增建火力發電,以備援不穩定的再生能源,又是數百億,上千億的開支




halachung wrote:
研究:歐洲燃煤污染 每年造成2萬多人減壽...(恕刪)


呵呵
因廢核而使用再生能源,正是促進燃煤污染的元兇之一

德國這幾年高唱非核
大規模發展再生能源
也增設了大量燃煤火力發電,以彌補再生能源電力不穩的缺陷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民進黨的新能源政策...(恕刪)

因為這樣才能搞特別預算。。。
然後才又大大的很多案子。。。
政治人物的想法都是這樣的。。。

說真的。。。
訴求只是包裝而已。。。

看哪種訴求可以得到支持搞案子。。。
然後就會有預算。。。
有預算就會有發包。。。



嘛....其實核四蓋不蓋我覺得沒差了
只要沿海的出問題台灣一定也會跟著波及到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