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快思慢想


rogerslee wrote:
聽說中譯本有不少爭議...(恕刪)


看初步的介紹,挺有意思的,又是一本值得K的好書
rogerslee wrote:
我認為很適合台灣現況....(恕刪)

樓主認為「快思慢想」一書內文論述之現象很適合台灣現況之感想.....
是否也已陷入作者康納曼所言之『我們看不見自己的看不見』之盲點現象?!
作者康納曼的下列論述顯然應該也是適用於所有人,而不應該只適用於特定部分人。
即『人一生中,通常是依循印象和感覺過活,雖然直覺和偏好所做的選擇也是對的,但並不是永遠都對,或全部都對,「有時我們是錯的,但是我們仍然很有信心。」』.....

補充:
01就是如此的環境,個人雖自我要求盡力客觀、謹慎回文,還是常被回報刪文,某些01網友一直只想看自己想看的,這很容易看不到事實的多方觀點和真相。

安迪月亮 wrote:
樓主認為「快思慢想」一書內文論述之現象很適合台灣現況之感想.....
是否也已陷入作者康納曼所言之『我們看不見自己的看不見』之盲點現象?!...(恕刪)


也有可能, 套用政治術語, 就是 "可受公評",
小弟對任何指教, 都虛心接受.

我再補充一下, 快思不一定對或錯, 它只是用很快的速度來對事情反應,
要看到看不見的地方, 個人沒有好方法, 但 "慢想", 理性聆聽各種不同意見的反思, 是有必要的.
ps: 其實書中提到第三種方式, 心流 (flow), 是較佳的思維方式

前面提到食安風暴其實是可以深入探討的案例.
又前面有網友提到股市, 個人覺得也是經典案例

rogerslee wrote:
聽說中譯本有不少爭議...(恕刪)


快思可不可以理解成反應快?如果是的話,同樣問題,每個人可能就有不同表現。

慢想可不可以理解成透過常識、知識的累積來解決問題?如果是的話,同樣問題,每個人可能就有不同表現。

如果這個中譯文是他原文意思。

我覺得這真是瞎話一篇。

我想這又是一本什麼啟發什麼潛力什麼思考的書了。


kevinwu6778 wrote:
快思可不可以理解成反...(恕刪)


如果您有時間, 不妨買一本來閱讀, 如果您覺得洪蘭翻譯的不好, 那就買原文也行.

基本上它不是腦力開發的書, 主要是在闡述人類行為的書

作者是心理學家, 但很難得的, 他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
rogerslee wrote:
也有可能, 套用政治術語, 就是 "可受公評",
小弟對任何指教, 都虛心接受.
我再補充一下, 快思不一定對或錯, 它只是用很快的速度來對事情反應,
要看到看不見的地方, 個人沒有好方法, 但 "慢想", 理性聆聽各種不同意見的反思, 是有必要的.
ps: 其實書中提到第三種方式, 心流 (flow), 是較佳的思維方式
前面提到食安風暴其實是可以深入探討的案例.
又前面有網友提到股市, 個人覺得也是經典案例...(恕刪)

感謝樓主的撥冗回覆,
經歷「可受公評」之後,卻是意外得到負評和不信任,
此時「虛心接受、認真反思」確實是有必要的......
在 youtube 上搜尋 Daniel Kahneman 可以找到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許多精彩演講,

Thinking, Fast and Slow 的主題的專題演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zJxAmJmj8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VQJdIrDJ0

他的專長是心理學,將行為心理學用在經濟學的領域,創一家之言,給經濟學帶來新的發展,
因此得獎。



js4042 wrote:
他的專長是心理學,將行為心理學用在經濟學的領域 ...(恕刪)


呵呵... 沒錯, 不少股市投資人還蠻熱烈討論這本書


rogerslee wrote:
呵呵... 沒錯, 不少股市投資人還蠻熱烈討論這本書


股票市場就是一場大型的心理戰,對人的行為心理模式有更多的了解,體認自己認知和思考的盲點,
就可以減少衝動犯錯的機會。

rogerslee wrote:
也有可能, 套用政治術語, 就是 "可受公評",
小弟對任何指教, 都虛心接受....(恕刪)


樓主這個氣度.就海放一堆.之乎者也.不知所云的意識形態者...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