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0530 wrote:如果我說政治與經濟無關,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你相信嗎???
說母公司跟子公司無關,根本睜眼說瞎話。。。
a80530 wrote:
抱歉..我從來不隨媒體起舞
我之前在那邊做滿久了..整個生產線流程我都知道
現在看到他們假哭..根本就不會可憐他們
什麼跟頂新無關.甚麼產品沒問題..根本就屁話
就我說的..集團管理模式一定都統一..原料之類的也一定是整個集團互通
要可憐味全員工.不是說給味全一個機會.製油廠那些就不是員工?你要給頂新正義一個機會吃頂新正義油?
現在要的是員工要自己找出路.真的被裁員就照政府失業救濟這樣..而不是說給味全一個機會.繼續毒害台灣
個人很好奇
1.在裡面服務的時候你的職務是?
2.不知道你會接觸到生產的原料嗎?
3.不知你從原料的外觀可以看出重金屬/酸價等數值偏高嗎?
4.請問你如何判定原料/半成品/成品合格或是不合格?
個人帶產線的經驗是
1.某天高層要我們試用一批酸
2.該批酸供應商提供的數據比原供應商好
3.QC進料檢驗也驗證數據比原供應商好
4.用下去在反應的階段不斷產生令人作嘔的臭味
5.從桶槽取樣外觀顏色無異常
6.查驗新供應商稱此為製程副產品
7.抽驗桶槽內數值與第3點無異
結論:
以一個工程師的角度,
我從原料氣味/色度加上QC的檢驗數據中,
我無法事先發現酸的品質可能有問題,
導致在反映的過程中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
所以,現場的直接人員我想也無法"看出"原料的品質有異常吧?
除非是包裝袋上標明的有效期限過期,這個現場看到沒反應就有問題了!
味全中研所員工,深色瓶身話術騙客人員工等
老闆拿錢叫你毒人,你就去毒人?
所以繼續抵制頂新,直到他們退出台灣食品界
幫味全換有良心老闆
去年味全混油案,檢方認定,魏應充明知道大統長基的油有問題,卻指示旗下研究所放水,修改驗收的規格,靠檢驗室「漂白」,明明橄欖油只含1%,其它都是棕櫚油,還教導員工一套話術騙客人,像是橄欖油的深色瓶身,實際是因為棕櫚油含量高,會結晶沉澱,但卻對客人說,是要阻擋陽光照射。
.........
根據2013年的康師傅年報,去年總營收109.4億美元中,營收最多的不是方便麵,而是包含礦泉水、稀釋果汁等飲品事業群,占營收比重57%。從銷售成長率看,飲料的27%,也遠高於方便麵的9%。
這和味全不能丟的關聯是,對頂新來說,味全不只擁有三重廠逾百億元的資產開發有形利益,更握有「每日C」等兩岸主力飲品的無形商標、乳品事業群的冷藏技術,以及具生技研發實力的內部「中央研究院」等,這皆是康師傅未來在中國持續成長,鞏固飲品市場龍頭地位的核心引擎。
味全的價值和重要性,遠大於眼前的營收貢獻。這是為何頂新寧可提撥30億元成立食安基金,也要守住去年淨利僅不到9億元的味全。
味全56%的營收均來自乳品事業群,正是其存亡的關鍵命脈。因此,「林鳳營」鮮乳遭消費者抵制,農委會介入協調後,味全雖願意釋出部分乳源給統一、光泉等同業,但期限卻僅一個月,堅不退讓。「棄油脂、保乳品」就是著眼於中國事業,是其危機自保的第二道密碼。.......
請繼續抵制林鳳營鮮乳

林林小 wrote:
我認為多數的工廠員工是知情的!..(恕刪)
試問賣牛奶的部門會對賣油的部門知情??

開車送油的會對油品品質知情??

管人事的會對油品品質知情??

不用一竿子打翻
弄倒公司 叫他們再找工作??
換成是
你穩穩呆了10幾年的公司 突然請你另找工作(離職金照發) 你要不要??
該抓!該關!該賠的!趕緊查一查 賠一賠
僥倖沒爆的同行 難道又乾淨了嗎??
--------------------------------------------
要有出過事的公司 永不採用
那台灣人這輩子 不就幾乎沒飛機可搭了

吃小菜.喝小酒.打小牌.摸小手.騎小車....看看小電................................................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