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企業總部在哪,就在哪繳稅?

有一樓討論類似被回收了

重貼一下
--------------

轉貼一下版友wolfpeter提供的詳細資料

http://www.cnnews.com.tw/cnnews/0210/w5/images/hea-02.htm

國營事業常因生產工廠與總公司設籍不同地,產生地方政府群起爭稅的困擾,導致地方
民眾也都抱持著汙染在我家繳稅在中央的不滿。針對此點,記者特地走訪中油,瞭解中油
公司各事業單位在地繳稅之情形,據中油資料顯示,不管一般繳稅或中央統籌分配稅款都
是高雄多於台北,只因未能讓大眾週知,以致產生全部稅繳中央的負面印象。

有一些大企業設廠在高雄,享用在地資源,總公司卻設籍台北稅繳當地,因此每碰觸
到政治及經濟的問題時,稅收問題常會被提出來數說一番。身為國營企業龍頭的中油及台
電,也都有誠意配合地方政府的期待,無奈礙於政府財政收支劃分法及相關稽徵及分配規
定,只能依照目前法規繳稅。

一、以中油為例,現行稅課分為國稅及地方稅,皆由該公司各地事業單位向所在地稅捐主
管機關申報繳納,依「財政收支劃分法」相關稽徵及分配規定說明如下:

〈一〉 地方稅﹝房屋稅、地價稅、印花稅、牌照稅等﹞係由各地方政府之稅捐處課徵,
微各地方政府課稅收入,該公司近3年﹝98─100年﹞平均繳納地方稅金額為15.14億元/年
,其中最高為高雄市7.24億元、次高為台北市2.67億元。


〈二〉 國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及貨物稅﹞由財政部各區國稅局徵收並上繳財政
部後依「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規定,按各地營利事業營業額、人口數、土地面積
及財政負擔能力指標計算後,比例分配與各縣市政府﹝附後﹞。該公司近5年﹝96─100年
﹞繳納國稅情形如下:

﹝1﹞ 營業稅:經進銷項稅額互抵後,進5年於財政部台北市國稅局申報繳納總額計新台
幣36億元。
﹝2﹞ 貨物稅:近5年繳納總額計新台幣3,241億元,主要為財政部高雄市國稅局1,767
億元﹝約占54.5%﹞、財政部北區桃源國稅局1,464億元﹝約占45%﹞。

﹝3﹞ 營利事業所得稅:因該公司近年鉅額虧損,近5年繳納稅額0元。


二、該公司在地繳稅說明:

﹝1﹞目前該公司各單位業依相關稅法規定辦理營業登記及貨物稅廠商登
記,除營業稅係採分報總繳外,皆於營業或生產地稽徵機關申報繳納,
均已在地繳稅。

﹝2﹞營業稅原為地方稅,為解決各地方政府爭稅糾紛,自88年起改為國稅, 因該公司各
營業單位向所在地國稅局個別申報之營業額,已列為各地方政府分配 統籌稅款指標之營
業額,分報總繳之繳納地點與金額並不影響地方政府統籌分配 稅款之權益。

﹝3﹞100年度營業稅應稅銷售額占全公司銷售額比例為0.21%,故總公司
設立地點對增加各地政府全部營業人之營業總額貢獻度不高。

﹝4﹞ 該公司於台北市100年度繳納房屋稅、地價稅等地方稅稅額為2.72億元﹝高雄市為
7.24億元﹞,總公司遷移除另購土地興建房屋始須繳納房屋稅、地價稅等地方稅外,對公
司所在地政府稅收增加有限。

在高雄設有三大煉油廠的中油公司,長期借重地方資源營運,也希望能達成高雄在地全稅
目標,每一個地方政府也都希望全部稅款都歸於地方。這是個大問題,中油、台電、地方
政府都無法解決,須要大有為的政府重視,進而研議出解套之策,免得地方政府與大企業
一直陷於爭稅的困擾中。
 
簡單來講 1. 中油遷公司到高雄 影響的只有5年36億的營業稅收入
2. 統籌款分配已考慮同公司在各地區所報營業額的分配權重 所以影響不大

-------------

我想樓主提到的數據是有人刻意誤導的


臺灣這麼小還要南北分裂,怎麼了得。

target13 wrote:
黑啊!2014統籌款...(恕刪)

中央收取的國稅,依國稅法要依地稅基比例、人口比例或依一定公式之計算,而發還給各縣市、直轄市的國稅款項。
這是有公式存在的
營業稅是國稅,關稅也是國稅,國稅是繳給國家,不是繳給台北市政府。各地方政府會有依比率來分配的統籌分配款!中央為了怕不公平,所以還有各項補助款,還有!是各級地方稽徵處代為徵收,不是繳稅給地方政府!現在是把台灣人都當白痴嗎?亂謝一通誤導民眾!
qaz55818 wrote:
新聞報導說
根據中央...(恕刪)
把各項補助款也加上去吧,別只會誤導鄉民
target13 wrote:


黑啊!
2014...(恕刪)
merlinee wrote:
有一樓討論類似被回收...(恕刪)

誤導是很正常的啊...
每次談到受薪階級繳稅的問題,
就有名嘴在講受薪階級負擔了70%的稅...
有的是講受薪階級負擔了70%的所得稅...
雖然我也是受薪階級,
對稅制也很不滿...
但看到名嘴公然在節目陳述不實事實也很氣憤...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新聞挖挖挖這個節目有看過吧~
現在這時刻的主題正在說
高雄只拿到6億的稅,其他4百多億都給台北拿走了
石化工業只給高雄人汙染和生命財產受威脅
卻只換來那微不足道的工作機會
不要問我為什麼看這節目,
看各種顏色的冥嘴對各種事件能鬼扯到何種境界,
是我的個人樂趣
檢討改進避免再發好像對藍綠政客和冥嘴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
先抓戰犯劃清界線模糊焦點打贏選戰騙票才是最要緊的事,
偏偏台灣人又最愛吃這套。

target13 wrote:
有人總喜歡說 台北市平均每人繳的稅最多 所以該分配最多的稅款
知道為什麼台北市可以平均每人繳最多的稅了 ...(恕刪)


我只知道我的錢都是辛辛苦苦賺來的,繳的稅也是辛苦錢,休想動動嘴就A我的錢

G-PLUS wrote:
誤導是很正常的啊.....(恕刪)


G-PLUS 的表格整理的真好.這張表格已經清楚的說明了國稅與地方稅的來源

1. 宜蘭的鄉親某甲在新竹工作了好一段時間, 他說他的戶籍一直在宜蘭沒遷到新竹,為的是希望所得稅可以貢獻給故鄉宜蘭......那時候我有查了,"所得稅"是屬於國稅, 無論在哪邊繳都是先收到中央的,鄉親講得義憤填膺,但我一直不想戳破他. 後來有一年我交所得稅報表為了省郵資, 親自跑了一趟新竹稅務所, 根本找不到"個人所得稅"這種櫃台, 只有指示到某樓層交表格......到那樓層就也只有交表格的收發處, 完全體會地方稅與國稅的不同!

2. 很多人拿各縣市繳交的所得稅來比..新竹區無論總額或是平均個人繳交額都是名列前茅.為何老是落在二三線城市..其實還是第一點的緣故,都是交到中央,有甚麼差?

3. 企業繳交的多半是貨物稅或營業稅, 看那張表格就可以知道企業繳是屬於地方稅還是國稅?在哪裡有差嗎?

4. 稅收來源的規則就是這樣, 剩下的只有地方如何爭取分配款了
qaz55818 wrote:
新聞報導說根據中央統...(恕刪)


辛苦了!鬼扯蛋又開始~
由陳其邁開第一槍後,綠色名嘴接力抓著這點在混淆大眾製造對立!

剛看了新聞挖挖挖也是刻意混淆視聽(也是說營業稅繳台北市,刻意不說這是國稅全部上繳中央)

營業稅明明是國稅,就算今天總部全部設在金門或蘭嶼,他們的營業稅也都全部上繳中央
之後再由中央統籌分配,另外再看不足或需要的部分又有其他項目的補助款
(例如之前有名的8年800億治水預算)

請先搞清楚國稅跟地方稅的差異~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