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到底核四該不該停建呢?


小蟒蛇 wrote:
核四廠發電容量 2700百萬瓩
請問哪裡可以替代? 我看不出來。
PS 你貼的新聞肯定是把MW翻譯成億瓦了


核四廠發電容量是270萬瓩=2.7百萬瓩.跟你所說的差1千倍.你是不是要打2700百萬瓦.

阿卓 wrote:
核四廠發電容量是27...(恕刪)


是~謝謝指正,一時不查。
coffee681084 wrote:

燃料成本的上升 電價本來就會有一定程度的漲幅....就算有了核4
充其量也只能讓漲幅減少.......
是該讓台灣人民體驗到 電價的殘酷面了....
溫泉等於地熱 但是地熱...不等於一定能成為穩定的發電來源吧
這點連我這不懂能源的人 都知道了.....
...(恕刪)


第一 我完全支持電費成長 這不只是反核和再生能源 台灣必須支持將火力電廠進化

未來火力電廠走向IGCC,AGCC,高效率超超臨界鍋爐 這樣才能節能省碳加上低汙染

貼張圖給你 地熱購電價格5元 你可以去算算 6~7%核電 會讓廢核後的電價漲價到多少

我相信我算的你們絕對不喜歡 你可以自己去算 真的廢核四 根本不會影響多大



第二 你說地熱不穩定? 你是說溫泉不穩定吧?地熱是穩定的熱能 溫泉是沒有水就抽不到

地熱發電不一樣 是灌水進去之後擷取水蒸氣帶出來的熱 穩定性會在數年以上不太會變動

就算變動了 可以加井 現在台灣溫泉業者都是這樣搞 所以搞得全台灣不知道多少溫泉井

這篇論文告訴我 光是宜蘭礁溪 就高達2500口溫泉井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092TIT00681019%22.&searchmode=basic


再者 還有第二種地熱技術 就是該地沒有溫泉 一直往下鑽探 越深的地方 溫度會越高

台灣到處都有地熱 以中油現在能力絕對辦的到 中油在海上都可以打數千米深度的井了

他們現在的鑽探技術 千米井 快的一天就完成了 如果台灣要發展地熱 絕對不會有問題


L.A.1113 wrote:
第一 我完全支持電費...(恕刪)


不都跟你講過了,還在那邊鬼打牆

講個難聽的,核四建不起來,其他替代能源也是不可能建的起來

技術不是問題,而是行政,環評,環保問題,

再告訴你這個難聽的,可能不到十年,台灣就會有新問題出來,為什麼大陸能台灣不能?不到20年就會問,為什麼菲律賓能而台灣不能?

L.A.1113 wrote:
第一 我完全支持電費...(恕刪)


看了粉久的地熱發電
那您可以裝設一套地熱發電的設備,給我們無知的小輩 開開眼界嗎??

L.A.1113 wrote:
第一 我完全支持電費成長 這不只是反核和再生能源 台灣必須支持將火力電廠進化
未來火力電廠走向IGCC,AGCC,高效率超超臨界鍋爐 這樣才能節能省碳加上低汙染
貼張圖給你 地熱購電價格5元 你可以去算算 6~7%核電 會讓廢核後的電價漲價到多少
我相信我算的你們絕對不喜歡 你可以自己去算 真的廢核四 根本不會影響多大
第二 你說地熱不穩定? 你是說溫泉不穩定吧?地熱是穩定的熱能 溫泉是沒有水就抽不到
地熱發電不一樣 是灌水進去之後擷取水蒸氣帶出來的熱 穩定性會在數年以上不太會變動
就算變動了 可以加井 現在台灣溫泉業者都是這樣搞 所以搞得全台灣不知道多少溫泉井
這篇論文告訴我 光是宜蘭礁溪 就高達2500口溫泉井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092TIT00681019%22.&searchmode=basic
再者 還有第二種地熱技術 就是該地沒有溫泉 一直往下鑽探 越深的地方 溫度會越高
台灣到處都有地熱 以中油現在能力絕對辦的到 中油在海上都可以打數千米深度的井了
他們現在的鑽探技術 千米井 快的一天就完成了 如果台灣要發展地熱 絕對不會有問題(恕刪)


安安
你在幾什麼我有聽沒懂

什麼叫超超臨界鍋爐?
這我不懂啦

但我知道台中火力電廠就是世界發電量最高的火力電廠你知道嗎?

還有地熱
你別開玩笑了
地熱維修成本非常高昂好嗎
地熱往往伴隨著硫磺
高腐蝕性代表機器壞的快
不是不願意做
是做了發現發出來的電跟維修成本不符合比例又停掉了
如果維修費都是你來出的話一定沒問題


只要有完整配套我都支持
政府要改變想討好所有人的習慣
不是說有人吵一吵就停或復工
那永遠吵不完
綠能當然要發展
但不是先埋了一顆炸彈(電不夠)給自己再引爆另一顆炸彈(發展不起來)
不管風能光能地熱能可以先區域測試也為台灣培養技術力
台灣最怕就一頭熱甚麼準備都沒有只看前途光明就衝阿搶阿
那如果走到一半發現不行了怎麼辦
到時再來買電蓋電廠
又不是玩模擬城市電不夠就蓋電廠水不夠就蓋水場
地方不夠就拆建築
不行就整局重來
台灣一堆人民都沒有這樣本錢去玩下去

kkmr wrote:
只要有完整配套我都支...(恕刪)


就算蓋核五也一樣啦

照現在民粹當道的少數暴力下


蓋核5一定要先找地點嘛

先來搞個環評

外海有什麼生物都拿出來講~什麼__魚會滅絕阿BLABLABLA的

前前後後先搞掉10年

還要徵地

又會有一群人出來躺在怪手前面

前前後後也10年

再來發包

經過不斷的一標再標經過無數次的流標

少說也要5年以上

跟相關技術核心廠商取得少說也要5年以上

蓋的時候

一定又有反對的聲音

然後政治問題蓋了又停停了又蓋

又幾年不見了

然後經過了幾個十年

又會有人出來講

蓋那麼久不安全

我們不要蓋那麼久的核5

一直惡性循環下去

阿卓 wrote:
核四廠發電容量是27...(恕刪)


^^ 270萬千瓦 是每小時....每年的發電量 還要乘24小時 365天....

其實任何的 發電能源 只要"能做" 都是可行的

只要能夠避免火力發電 (尤其是燃煤)...所照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就可以了

可惜的是 台灣目前 就是什麼都不能做...

所以 不希望電價越來越貴的我 才會希望核4能夠商轉...

說真的 如果有便宜的太陽能 風力發電 誰不願意...

再是目前來看 別說是要發電的技術了(技術不足還可以花錢買) 但是 連環評 地點 都搞不定

再來奢望這些綠能 再生能源 能夠補足 施去核能的發電量....

根本是空談....然後在把一個已經完成90%以上的電廠給廢棄 去找尋連1%都還沒開始

發展的"地熱 太陽能 風力" 的發電廠.....

只能說 將來的高電價 並非是使用 "綠能" 所換來的高電價

而是依然拼命的燒煤炭 燒天然氣 然後因為國際燃料的上漲 而帶來的高電價
每種能源都有風險,包含地熱,
國外案例,誘發地震、居民抗議,最後也停工了。

地熱能源的地震風險
http://k-review.com.tw/2010/02/01/866/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