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核四 核能 我有話要說.

自然衰變若干年後?

半衰期 年 百年 上萬年 的如何呢?


umts wrote:
原則上輻射鋼筋可以放在天高皇帝遠的地方, 或者氣候環境去稀釋, 或者讓它自然衰變.
若干年後等它降到背景輻射值以下, 還是可以再利用.
畢竟放射性元素也是會減少的.



原則上? 氣候環境稀釋? 若干年後? 我想核四應該要請你當首席顧問。既然大家都住在燃料棒上面了,何苦去找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存放輻射鋼筋呢? 開版文把輻射講得很純天然無添加,這邊又要躲輻射鋼筋...


其實核電廠認真地做就會有相當程度的安全性,火力電廠認真地做也可以將廢氣的危害降到最低,只是重點在於 "認真地做"。而 "擁核或反核任選一種" 並不會使核電廠或火力電廠更為安全潔淨。


可惜的是現在多數人的時間精力是用在要選哪邊站,而不是花在像 "認真地做" 這種要弄髒雙手沒啥曝光率沒知名度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上,畢竟選邊站很簡單,只要二選一,但是認真做要思考的東西則是千頭萬緒。

核四運不運轉,對我來講差別其實不大,雖然對政治人物或各種有所圖的人來講運不運轉差別很大。你要說我悲觀也成,不過現實局面就是長這樣。也許只有當核融合達成商轉才有救吧。
umts wrote:
事實上海水的輻射已經比陸地平均高出十倍的輻射量. 輻射常伴我左右


這個陳述恐怕不是事實,海水中的放射性核種,放射性活度最高的是鉀40,它所貢獻的放射性比海水中其他放射性核種加起來還高。海水中鉀40的活度大概只有10Bq/Kg;反觀陸地上,隨便一個石頭、土壤,鉀40的活度都有幾百Bq/Kg。

umts wrote:
1.放射元素是打從有地球一直存在的東西, 常伴人類左右, 包括人體的C14元素.
期待無核家園, 無輻射代表根本不了解你生活的世界.
2.放射元素是地球的一部分, 經過幾億年的雨水沖刷,
事實上海水的輻射已經比陸地平均高出十倍的輻射量. 輻射常伴我左右.
地熱, 溫泉都是享受輻射的好地方.
3.核能不是人類製造的, 它是地球本質的一部分, 人類只是用擴散的方法把它純化,
讓燃料棒的放射元素濃度更高而已.
因為沒達到臨界密度, 沒有連鎖反應, 當然也沒核爆. 不過它很熱, 可以熔掉容器, 造成外洩.
實際上地殼底下也有一堆這樣的東西, 你可以想像人類世世代代都住在燃料棒的樓上.
4.放射元素外洩很可怕, 廢話, 當然可怕.
不過放射元素本來就是隨處都有, 差別只是濃度多寡, 是純化才形成燃料棒.
若反過來說, 把燃料棒大量稀釋, 塵歸塵, 土歸土, 不也回歸天然的背景輻射.
幻想藍藍的海水, 和變成一根一根的核能燃料棒. 詭異.
5.放射元素也不是永生不滅, 畢竟是不穩定核, 半衰期有長有短. 擺著什麼是也不做,
自己也是會慢慢失去放射性. 人類世世代代都會被影響, 顯然言過其實.
和燃料逐漸用盡的核電廠的理由一樣, 放射元素的衰變減少也是地心慢慢變冷的原因之一.



反核是反對人體有害的輻射
1.2.3 點 不是反對的東西 略

4 有辦法稀釋沒錯
利用半衰期 要等 幾百幾億年才有辦法
有辦法的話 你以為科學家都_ _?

5
因為半衰期超長.....
人類世世代代是誇張的說法 不過也差不多了


結論
你的支持核能論點沒有說服力


lovesharepc wrote:
利用半衰期 要等 幾百幾億年才有辦法
有辦法的話 你以為科學家都_ _?
...(恕刪)


半衰期長短不是問題,重點在放射強度,如果強度不高,半衰期多長都無所謂。通常比較容易傷害人體的,反而大多是短半衰期的核種。
反而大多是短半衰期的核種
如果先看個 鈽239 呢?
老實說..台灣所有的核電廠都關了也不會安全的,福建的核電廠離台灣最近的才兩百多公里而已,中國沿海各省的核電廠很多座,如果出事故風向又剛好...還不是一樣受害...所以反不反核其實都沒差啦...
講這麼多反核人士還是只會嗆你一句
"阿不然核廢料放你家"

kantinger wrote:
反而大多是短半衰期的核種
如果先看個 鈽239 呢...(恕刪)


在此串討論中,鈽239算不上長半衰期,況且,除了戰爭行為以外,有多少人是被鈽所害死的?因為工業和醫療用放射源操作不當而致死還比較多。

milky1031 wrote:
講這麼多反核人士還是只會嗆你一句
"阿不然核廢料放你家"


很不幸. 公投那天, 看法再膚淺的同樣也是一票.

政府沒有宣導教育民眾, 只能把核四變成 4,000 億台幣的蚊子館 看著全台輪流限電.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