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反核是因為不了解核能,總是害怕核災會在台灣發生,依許多媒體 描繪好像核災必然會在台灣發生,還詳細描繪了“台灣消失”的遠景。
我們可以仔細分析一下世界上發生過的三次 “核災”。主要原因是車諾堡反應爐除了發電外還肩負著製造核彈原料---鈽的重責大任。該核電廠的設計與台灣這類西方式的核電廠設計完全不同。台灣核電廠有鋼板厚達20公分的反應爐,外面還有以鋼板為內襯厚達1.2米的鋼筋混凝上圍阻體。這兩個深防禦中最重要的設計,並不存在於蘇聯的車諾堡核電廠。
西方式核電廠發生過兩次核災,一次是三浬島,一次是福島。三浬島應歸類於成功案例,因為深層防禦設計奏效。即使原子爐內核燃料融毀,電廠報銷,但對外界還沒造成任何影響。三浬島二號機停止運作,但三浬島一號機繼續發電,附近居民也照常安居樂業。
西方式核電機組,合計運轉過過一萬年,唯一發生對環境造成災難的核災就是福島核災。我們也應仔細分析該核災,但如 “ 台灣不會發生福島式核災 “所述,福島式核災不可能在台灣發生。如本部落格所解釋,並不是台灣和日本一樣處於地震帶,台灣就會發生如福島般規模9的地震,日本斷層長(500公里),台灣斷層短(100公里),日本311地震的能量是台灣921地震的100倍以上,921已是百年來對台灣造成最嚴重災難的地震。
實際上地震並未摧毀福島電廠,許多人可能不知道311日本地震造成最大震度(地表加速度)的核電廠不是福島核電廠而是女川核電廠,兩者與外海斷層最短距離相同,均為46公里,地震在福島核電廠造成的地震加速度為 550 gal,在女川核電廠造成地表加速度為 607 gal (gal 為加速度單位,1 gal =1 cm/sec**2)。但女川核電廠之高程為14.5 m,避免了高達13 m海嘯的侵襲,所以核電廠安全無恙。福島核電廠高程為10 m,低於14 m海嘯高度所以釀成核災。
在福島之南的東海核電廠, 在311地震前正好完成了海水抽水機室水密工程. 雖然該廠也遭海嘯淹沒, 但並未造成核災.
由以上二例可知地震並沒有摧毀福島核電廠而是海嘯毀了福島電廠,所以我們的關注應由地震移到海嘯。
國科會在2011年認定了西太平洋能造成海嘯的震源有22處,其中只有4處可能對台灣造成威脅。但據學者研究,對核一、二、四廠造成的最大海嘯高度各為2.8 m, 2.5 m及3.4 m,但這三個核電廠地表高程均高於12 m。對台灣核電廠可能造成最大威脅的是馬尼拉海溝1,在核三造成的最大溯上為10 m,也低於在核三廠高程(15 m)。
日本這種9級地震及14 m海嘯在全球而言都是極為罕見,以台灣地理、地質條件根本不會發生。
http://taiwanenergy.blogspot.tw/2013/03/blog-post_791.html#more
Your brain has two parts:the left & the right.
Your left brain has no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