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更毒瘦肉精在義美檢驗室驗出,其他食品檢驗室怎都沒反應

andy9999 wrote:
民間檢驗室也是受政府...(恕刪)


全世界的受委託的標準檢驗實驗室都是如此,不光是台灣。

這些是標準檢驗實驗室,針對標準規範,進行相關檢驗,並不是學術研究。

沒有人會去驗,標準上面沒有的東西。

食品就根據食品的標準規範,藥品就根據藥品的標準規範,紡織品就根據紡織品的標準規範。

誰知道額外出現的訊號或圖譜,是什麼東西呢?

尤其以前的檢驗設備用HPLC、GC,除非有標準品,或是過度大量的訊號,不然很難發掘出其他異常。

現在用LC-MS、GC-MS,更有錢的實驗室用LC-MS/MS,直接比對資料庫,才有發掘未知添加物的能力。

另外,所謂「零檢出」是一個很不負責任的說法。

舉一個簡單的狀況,國際標準規範,以GC檢驗「a」藥劑。GC對a藥劑的檢測極限,為1 ppm。

a藥劑在樣品的含量低於1 ppm,GC則無法檢出,報告上就會寫出「未檢出」或「ND.」。

以GC-MS檢驗「a」藥劑。GC-MS對a藥劑的檢測極限,為10 ppb。

或是LC-MS檢驗「a」藥劑。LC-MS對a藥劑的檢測極限,為5 ppb。

若是標準規範,未修改制式檢驗的設備為GC-MS或LC-MS,所有檢驗結果仍以GC為依歸。

所以變成政客口中,對a藥劑的「零檢出」。


從事檢驗或常送樣檢驗的單位,不會直接講「零檢出」,而是說:「使用XXX設備檢驗a藥劑,未檢出」。

許多在媒體上面吵翻天的檢驗結果,很多人可能都看不到實際的報告內容和檢驗方法。

這就留給有心人士的操作空間,進行惡意或是放大解讀檢驗結果。
PLC、GC,除非有標準品,或是過度大量的訊號,不然很難發掘出其他異常。

現在用LC-MS、GC-MS,更有錢的實驗室用LC-MS/MS,直接比對資料庫,才有發掘未知添加物的能力。

=> PLC、GC LC-MS、GC-MS 能代蓋說下是如何做

還有 現在有似李麥客的 夥計 直接分析出 未知東西的方程式


taiwan2008 wrote:
PLC、GC,除非有...(恕刪)


我表達得不太好
我所謂未知的添加物,是指已知的物質,但是不該添加在某種產品上。
例如說,塑化劑本身就不是食品添加劑,檢驗食品時,原本就不會檢驗這項。
當食品樣品有異常訊號的時候,可以進入MS分析並且比對資料庫。
之前塑化劑添加食品被發現,就是先在GC上發現異常訊號。
然後重新以GC-MS進行分析並且比對資料庫,才知道是DEHP。
基本上如果這新聞是屬實
那愛呆灣的結果就是吃得更毒
叫豬農情何以堪阿~~
基本上民眾要聽的就是到底有沒有,也就是豬裡面到底有沒有瘦肉精
用一堆科學術語但結論還是語焉不祥,這算是個失敗的解釋
我們的政府也犯了這毛病,所以才會吵這麼多天
美牛早就已經進口,基本上夜市牌牛排都應該是
美牛現在正式簽訂他有個好處是瘦肉精含量多少都會告訴你
但台灣農業一向是農民各自為政畜養,再由大盤商統一作通路
而每個農民到底餵豬吃了什麼?注射了什麼?其實在之前是都沒人在理的
我們要感謝美牛把這問題都掀出來嗎?
如果危機處理成功那未來其實會吃得更安心
或者是制定一個標準,含量多少才可出來賣
如處理不好,不了了知,那我們要跟上帝祈禱,祈禱農民商人有良心,祈禱瘦肉精真的跟學者說得一樣對人體無害?
拜託…更毒的塑化劑在被發現後不要賣就只判一年多,所以…台灣人是沒在怕的啦
只要抓到後不要賣就好了嘛
我真的以我是台灣人為榮…
foxpeter wrote:
我表達得不太好
我所...(恕刪)


我插一下嘴

塑化劑檢驗(其他檢驗也幾乎是)一定是用LC-MS/MS (我是沒看過用GC測的 如有請指正)

同樣分子量太多了 要看MS/MS圖譜

而且檢驗用MS 一定要有TRAP功能

只有Q或TOF就不行 無法做定量

目前檢驗用機型有

十幾年前產品3200 十年前4000 近五年5500 去年5600

越新感度越好 發現重點了嗎 四台都為衛生署公認可使用的機型

5500以上只要搭配nano-package LC 大概所有有害物無所遁形

送3200測就好了 誰要送5600

標準品超貴 一小罐幾十萬 用一次就不會用了


話說DEHP 對資料庫是對不到的 一定要有打過標準品

才會知道條件 怎麼打 這樣直接對 公信力不足

據我所知 DEHP發現是 他託北部的檢驗朋友 他那邊有標準品

blove1314520 wrote:
我插一下嘴 塑化劑檢...(恕刪)


GC-MS的確可以測 ASTM D 3421-75

資料庫對不到,不代表資料庫沒有,而是該版本的資料庫還沒有這項東西。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