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日本到底怎麼了?不堪虧損 松下賣東京總部大樓!


逆流人生 wrote:
那個...我沒記錯的話
日本現在已經呈現貿易逆差的狀態了...(恕刪)


之前也有看到這個新聞,真的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啊!!



水云 wrote:
小弟只是覺得

台幣...(恕刪)





貼張圖,台幣對日幣,有漲有跌。


日本該聯合台灣抵禦南韓了,

再這樣下去,台灣的科技業也危險囉。

樹梢 wrote:
之前也有看到這個新聞...(恕刪)


而且好像已經連續好幾季了...

對我這5年級生
經歷過japan no.1與日本順差賺太多被全球公幹年代的人
看到這新聞真是不勝欷歔


終身雇用制、害死他們的
不拔除這個神主牌、問題永遠無法解決
不只松下、SONY等都是終身雇用制的受害者
雖然這些大企業也會在不景氣下裁員
但是大都是裁撤派遣員工或是低薪的員工
那些月領1000K以上的人、都老神在在

2008年海嘯發生後、上野公園擠滿了一堆無家可回的失業者
此事件、造成自民黨再次失去政權

日本的問題很簡單
看看通用的案例便可得知
通用過去的競爭力差、主要是被18趴的退休金與UA工會的制衡
海嘯後、這些福利都沒了
3年後、也就是去年、通用獲利創下新高
不只通用、所有的福特、克萊斯勒都創下盈餘新高

日本只要能拋棄神主牌問題、日本將會再創世界第一
神主牌問題主要有
廢除終身雇用制
全球化、意思是產業要大膽的走出去
發展軟體、軟體產業才能帶動其他的產業
還有其他政府該做的事如減稅、放寬產業管制等
尤其是金融業、政府應該讓產業升級、而金融業是產業升級之中、重要的一環
不應該於金融海嘯後、對金融業有如過街老死般的打壓


自從311之後、近1年來觀察日本產業與政府的作法
發覺到、日本確實正朝著良性發展
如產業界的全球化經營加遽
包括連那些150人以下的中小型製造業都在外移
尋找低階成本
大公司也在積極全球化佈局
而日本政府也幫企業、在全世界尋找商機
尤其是在東南亞方面'日本政府積極佈局、野田曾自稱自己將扮演超級業務員
為日本企業尋找商機
野田內閣也宣布將增加消費稅、一項調查顯示、居然有5成以上民眾贊成調高消費稅日本總算勇敢的面對財政紀律

所以、去年應該是日本的歷史低點、而這幾年應該是買進日本的好時機
不管是股票、房地產等、甚至於對日本國內市場商機的提前佈局


oviraptor wrote:
而且好像已經連續好幾季了......(恕刪)

雖然如此

但 2011 日本{國際收支}依然是正數

也就是說

當日本{國際收支}為負數, 且持續一段時間, 日圓會開始貶值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日本經濟首要解決的是圓高的問題
任何一個國家如果遭遇到像日本311這樣的大地震加上核災
幣值恐怕早就貶到不知道甚麼地方去
豈有像日本這樣不貶反昇,非常不正常
加上美債歐債危機,一些投機資金把日圓當作避風港,讓日幣一度竟然升到最高75圓/美圓的歷史新高
廠商外移是個別企業因應圓高的自力救濟手段,但是整體產業空洞化,只會加深就業困難,無助於解決日本的經濟困境

強力主張增加消費稅的野田政權岌岌可危,連在民主黨及執政聯盟內也無法取得共識,隨時有倒台的危機.消費稅一下子從5%加倍到10%,最終目標是20%,勢必影響國內消費意願,造成通縮

解放僵化的雇用制度,釋放出來的空缺若還保留在國內,確實有助於提升產業整體效率,但是如果工作機會是被海外製造所取代,那麼只會產生更多的失業問題.美國的雇用彈性一向比歐日為高,在過去確實能達到縮短經濟不景氣復甦所需的時間,然而近年失業率提升到10%之後,就回不到過去正常的5%水準,失業問題在各州至今依舊嚴峻,主要的關鍵就是大量本地製造工作機會已經被海外生產所取代了.

歐巴馬為了解決美國經濟的困境,終於提出了比較像樣的對症下藥方針,就是要振興美國的製造業,
除了降低本土製造廠商的所得稅外,對靠海外低廉製造產生鉅額海外利潤的公司,也要開徵最低稅負.
本國製造業所創造的足夠就業機會才能解決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如果本國製造業的工人都失業了,服務業是要服務誰?
松下的產品品質近年來越來越差
去年買的相機不到一年就壞了...
電視常常頻道莫名其妙跳到100台以後
還找趙藤雄代言
已經快把他們當成拒絕往來戶了
萌貓 wrote:
松下的產品品質近年來...(恕刪)


因為他們虧損的原因不只因為匯差的關係,還有他們產業的惡性競爭的關係
松下在做的產品,日本的中小企業也都都會做相同性質的東西,久而久之當然就是打價格戰。

就跟台灣一樣,某某電器用品本來很賺錢,可等到其他業者相繼進入此行業的時候
也都是開始玩價格戰,導致一大堆的問題。

而全世界很多虧損的大廠也一樣,巴著一項技術、產品在做,不願意轉型
當然會被其他更新穎的產業,或是被同業惡性競爭給取代之。
人生就像玩大富翁遊戲,越晚加入遊戲就越沒有機會翻身,只能永遠踩在別人的土地上且付出自己微薄的金錢。
逆流人生 wrote:
因為他們虧損的原因不只因為匯差的關係,還有他們產業的惡性競爭的關係
松下在做的產品,日本的中小企業也都都會做相同性質的東西,久而久之當然就是打價格戰。

就跟台灣一樣,某某電器用品本來很賺錢,可等到其他業者相繼進入此行業的時候
也都是開始玩價格戰,導致一大堆的問題。

而全世界很多虧損的大廠也一樣,巴著一項技術、產品在做,不願意轉型
當然會被其他更新穎的產業,或是被同業惡性競爭給取代之


松下之所以發生鉅額虧損,原因與Sony一樣,都是在電視這一項被韓國三星與LG打趴
特別是松下壓寶在電漿上,真是不堪賠累

說到小家電,日本廠商可是非常有競爭力,推陳出新創意十足,絕對不是單純的價格競爭,
光是一個電鍋炊飯器,花樣之多,令人目不暇給.中國觀光客到日本可是必買的.

日本雖然有很多好東西,可惜的是,太多是針對國內市場特定需求開發,或是只有日本人才能體會欣賞的.
再來是國際標準化的落差,比如智慧型手機一堆服務功能,像是當作電子錢包等,國際上才剛在推廣的新功能,在日本卻已經是N年的老東西了.又如手機相機與銀幕的高規格,防水防潑,也早就是司空見慣,可惜的是,日本手機製造商,在國際市場上,只有混血的SonyEricsson還勉強可以立足,其他如Sharp(日本國內第一),Panasonic,卻都走不太出去,十分令人感嘆.本來Google的機器人作業系統出現,應該是讓日本手機製造商在國際市場一展長才的絕大好機會,現在看起來,除了SE之外,其它的廠商又都miss掉先機了(Panasonic自己都承認這點).

因為有相當龐大的國內市場可以依恃,加上對市場變化趨勢不夠積極對應,缺少攻擊性與野心,可能是近些年日本這些廠商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輸給後起之秀南韓的根本原因
主因應該是南韓壯大;南韓壯大的主因是美國支持,美帝認為與其要養日本這不聽話的芻狗(戰敗國),不如培養南韓盟友。

情勢轉變點在美國銀行債爆發時,亞洲唯二有動用國家力量去支助的只有新加坡與南韓,硬生生虧空幾千億美元,最後還落到美國動用世銀來加以補救低利借錢給新加坡與南韓;向日本台灣沒拿到錢。

美帝很邪惡現實,看看新加坡與南韓現在多好過,賭場美帝全力投資,台灣要賭場沒人鳥;日本郵金民營化後,200兆日圓的大金庫被美帝上下其手,當提款機刷匯,讓你日圓漲到翻,日圓有何漲值的理由與利基點?一切只是以報復貿易出口國的殺手鐧。台灣也被同等對待,還好台灣有大陸貿易可暫時頂住。

美帝銀行債爆發時,花旗高層放歐債的火到現在還燒不完,完美轉移焦點,不難看出美帝的邪惡。

只要跟美帝好,好萊塢都能當主角;並不是南韓有多好,而是美帝願意給,搶不來的,TOYOTA世界第一又如何,讓你當賠錢的世界第一,惹毛美帝就是如此下場。

能跟美國抗衡的只有中國與德國,但德國包袱太大,要整蠻容易。

總有一天南韓會惹毛美帝,到時南韓可沒日本人那麼懦弱。

日本發生311更是雪上加霜。
我砲故我在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