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43-28=15」老師要求這樣算 家長爆氣:現在教育怎麼了

30公分 wrote:
简单的数学减法,老师...(恕刪)

这个其实就是两种思维之争,即工程师思维和科学家思维(建构式)。在大陆也被称为两爱之争,即是要爱迪生还是爱因斯坦。其实答案也很简单,爱迪生不需要所谓的科学家思维,能用计算器解决的他决不会用心算,能用心算解决的他绝对不会用所谓的建构式;而爱因斯坦则不然,就像牛顿一样即便掉个苹果他也要追根究底去弄个三大定理出来,这个特性是天生的,不是靠后天建构而来的,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才的根本差别。
so,结论就是因材施教,爱迪生的归爱迪生,爱因斯坦的归爱因斯坦。对一般小孩而言,爱迪生程度就足够了,当然你把爱因斯坦当做爱迪生来培养,也不会埋没人才,原因很简单,只要是天才,你无论是填鸭还是应试教育都是埋没不了的,唯一埋没天才的方法就是让他不接受任何教育。而天才只要有基本的教育,就必然会脱颖而出:就像牛顿无意当中就发现古典物理学的三大定理一样,就像爱因斯坦兼职发现相对论一样。
寶貝小毅 wrote:
654321-256789 建構式怎麼算?
有人能教一下嗎?


服了,怎麼會出6位數全都要借位?
如果很多學校跟老師像你這樣出題,
那是在惡搞學生吧,
這只能出一兩題,只是要學那觀念,
如果出太多題,我也會反彈,
這種變態出題法只是浪費時間,
隨便算下大概第11行才寫出答案,還要一直拆開,
第2次優化再排工整點可以9行出答案,
如果小學六年都在寫這個那真是浪費時間,
如果只是幾個章節出個幾題,這根本不需要反應太大,
直式運算跟建構式運算就一樣的東西,
已經有直式運算更迅速簡單,不可能小學六年都在搞建構數學又都不準使用直式運算吧。
以前在國外的超商買個一物品 7 元,我拿12元給店員(希望他找我5元),結果他就是不收到2元,他找1元念8,再找1元念9,再找1元念10。
多年後台灣建構式數學的新聞出來,我才回想起該店員應該是建構式數學教育出來的。
babado wrote:
以前在國外的超商買個(恕刪)


現在的超商先進多了,都用收銀機,不管你是給他 17圓找10圓,還是107圓找100圓,或是 1007圓找 1000圓,都沒問題!
babado wrote:
以前在國外的超商買個一物品 7 元,我拿12元給店員(希望他找我5元),結果他就是不收到2元,他找1元念8,再找1元念9,再找1元念10。(恕刪)


一些國家找錢的情況是一種銀貨兩訖的證明,一張張數給你看避免事後爭執,和教育無關。
不然收銀機一樣可輸入12-7然後得出個5的結果...
babado wrote:
以前在國外的超商買個一物品 7 元,我拿12元給店員(希望他找我5元),結果他就是不收到2元,他找1元念8,再找1元念9,再找1元念10。
多年後台灣建構式數學的新聞出來,我才回想起該店員應該是建構式數學教育出來的。


這也是我認為建構式數學對於資質不突出的絕大多數一般人來講,
不見得是好方法的原因。

資質好的人,能舉一反三,用一步一步的方法慢慢教,只要讓他懂原理,他可以
靈活運用在不同的場合,結果是他能應用此原理的功用,甚至發掘出新的原理,

資質一般的人,只會依樣畫葫蘆,用一步一步的方法慢慢教,就算讓他懂原理,
他也是依樣照著一步一步的方法慢慢做,不會思考這個原理在其他地方該怎麼運用,
結果是他不知去繁就簡節省時間,只會一步一步慢慢做。還不如直接教他正確快速
的方法。
clwu5724 wrote:
現在的超商先進多了,都用收銀機,不管你是給他 17圓找10圓,還是107圓找100圓,或是 1007圓找 1000圓,都沒問題!


為什麼不說 現在逐漸用電子金流了,連找都不用找,
數學也不用學了,有手機萬事通。
SteveJTY wrote:
為什麼不說 現在逐漸(恕刪)


手機上的計算機 app 也是很好的工具.

刷卡,不用找零,不怕假鈔問題.
k6573 wrote:
直接丟魚給學生
嫌教他釣魚太麻煩

類同於 攻擊 建構式數學愚蠢

台灣的學生 在大學前 學科成績嚇嚇叫
開始研究時 就大幅落後 判若兩人


這是整個台灣教育、甚至是文化的問題。

不是有沒有學建構式數學的問題。

我覺得與其談論建構式數學,而不如研究東、西方教育的差別。

版上很多人沒學過,邏輯就比較差?

有學過的、邏輯就比較好?

這都是可以比較的。
k6573 wrote:
直接丟魚給學生
嫌教他釣魚太麻煩

類同於 攻擊 建構式數學愚蠢

台灣的學生 在大學前 學科成績嚇嚇叫
開始研究時 就大幅落後 判若兩人


台灣念研究所大部分也是被逼的, 根本不是自願.
大學唸完直接念研究所, 要的是文憑? 工作需要?
還是為了發表研究成果當學者?

美國多是自願且工作後甚至娶妻生小孩才去唸
美式教育有個好處是從小不管什麼科目就要你做各式各樣 PROJECT
可能還要上台解說,
那才是培養你獨立思考, 解決問題的能力. 和建構式數學根本無關!

所以在研究所階段:
1. 他年紀比你大 (歲數差異絕對有優勢 --> 智慧增長), 有工作經驗,
且可能工作需要, 有老婆小孩要賺更多錢, 他有動力, 他知道他要唸什麼.
2. 他英文比你好太多

把建構式數學當成研究所程度差異的原因, 真是不知所云.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