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找到了!網疑:蔡英文其實只拿到碩士?

tennebrae wrote:
問題是,蔡總統的記憶...(恕刪)

蔡英文總統博士論文、學位真假爭議再起

蔡英文總統博士論文、學位真假爭議再起 你不可不知的7大關鍵焦點!

對於這樁延燒多年的爭議如何再度升溫,《風傳媒》為讀者做完整的分析。
3. 調查認為蔡總統的學位論文有何問題?

林環牆認為這本「傳說中的」學位論文,無論紙本、數位電子檔,或圖書收藏資料,35年來(1984年迄今)都不存在。經他引用英國《資訊自由法》(The Freedom Information Act)要求,LSE資訊與紀錄處(Information and Records)以電子郵件告知,蔡總統直到今年6月28日才將這份「傳說中的論文」提繳給LSE圖書館;約兩個星期的7月13日,這本論文也才進入LSE圖書館的數位檢索系統。
今年8月5日,林環牆飛抵倫敦,檢視與閱讀蔡總統送到LSE圖書館的論文,發現它應是由另一本論文影印下每一頁,經電子傳真送到LSE,然後在當地新裝訂成冊,每一頁的邊緣或角落有非常明顯的黑色陰影。此外,論文封面與背面是黑色硬紙板,與當年藍色硬紙板論文的顏色不同。

林環牆還發現,論文致謝(Acknowledge)那一頁很可能是重新打字。因為論文每一頁的邊緣或角落有非常明顯的黑色陰影,但只有最前面兩頁完全看不到黑影;第一頁是論文的題目(Title),第二頁就是致謝。
他並舉出幾點博士學位論文不應存在的疏漏:論文有不少英文打印錯誤,雖然書寫更正,但沒有重新打字;論文的附註都以星號(*)加上阿拉伯數字表示,而且附註打字時都未上提,是很簡陋、不專業的處理方式;論文有些章節段落名稱與目錄並不一致,最離譜的是,第一章竟連續遺漏6頁,第5至10頁都不見蹤影
因此林環牆研判,這本論文應該只是「口試用初稿」,不是為完成博士學位而送交校方圖書館典藏的最後定稿論文。蔡總統當年的學生身分頂多是「已完成論文,但未通過論文辯護口試」的博士侯選人。
4. 蔡總統博士論文的圖書館收藏紀錄
林環牆指出,蔡總統論文不僅紙本「遺失」,連倫敦大學所有圖書館的電子檢索系統都查不到。至於大英圖書館(The British Library)的電子論文檢索系統EthOS可以查到,林環牆聲稱他調查發現,這是LSE內部有人於2015年6月間向大英圖書館提報這筆論文收藏資料,當時中國國民黨陣營開始要查蔡總統的博士論文;換言之,LSE內部有人在違法掩護蔡總統
5. 蔡總統的1984年博士學位證書
蔡總統在今年7月9日拿出一份蓋有鋼印的博士學位證書, 公開展示給台灣Dcard公司員工, 並於次日登載於她的個人臉書。但林環牆指出,那份博士學位證書上的簽名不是1984年LSE的副校長奎克(Randolph Quirk),而是2012年至2018年間擔任副校長的史密斯(Adrian Smith)。

替蔡總統辯護的人士指出,這份博士證書是2015年LSE補發,所以是由當時的副校長簽名。林環牆則質疑,蔡總統對「補發」一說不置可否,而且她在2012與2016兩年參選總統時才分別繳驗過學歷證件,怎麼又需要補發?
林環牆也詢問倫敦大學的學位證書產製(Diploma Office)室,得到「補發的證書當然還是與原始證書完全相同,例如相同的文書,相同的簽名等。」的說明。因此林環牆指控,蔡總統的博士學位證書是膺品
6. LSE校方怎麼說?
總統府與蔡總統本人都強調,根據LSE規定,頒授學位必須以成功提交論文為前提。也就是說拿到學位,就有繳交論文。她在LSE完成的「博士論文」與「博士學位證書」都有紙本也有鋼印,獲得校方公開證明為真。

林環牆則指控,LSE與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內部,特別是負責公共關係的部門,有人企圖掩飾真相、掩護蔡總統。他擔心蔡總統的論文與學位問題最後會演變成一樁牽涉到英國與台灣的國際醜聞。

此外,LSE才於2011年爆發重創學校聲譽的格達費(Saif al-Islam Gaddafi)論文醜聞,林環牆不認為由倫敦大學或LSE方單方面提供非正式文件或聲明是有足夠的公信力。
7. 蔡總統應如何解決爭議?
林環牆建議蔡總統可提出3種文件
一、國立政治大學當年聘任蔡總統為副教授所繳驗的LSE博士學位原始證書影本。如果政大恰巧也遺失了,請由東吳大學、中央選舉委員會,或教育部補提供。

二、蔡總統2015年向倫敦大學的學位證書產製室申請補發、並經官方認證的補發申請書,以及該學位證書產製室受理補發博士證書事宜而發送給蔡總統的補發通知書。

三、蔡總統當年博士論文的口試通過原始憑證(校方告知口試通過的通知信函),或者倫敦大學Senate House Library當年收受蔡總統繳交最後定稿論文的正式紀錄原始憑證。
林環牆說,如果蔡總統是貨真價實的LSE法學博士,提供上述三種正式文件以昭公信,應該並不困難
rebata2018 wrote:
蔡英文總統博士論文、...(恕刪)

我不希望成為陳水扁兩顆子彈事件2.0
建議小英就大方的把真的論文拿出來,重新印刷成書,加上親筆簽名,相信依您現在如此高的民調,相信很多人會想辦法弄到一本,拿回去恭奉,這是多麼正面健康的選戰手法,何必要提告,浪費司法資源!!
对啊,
菜花说当年口市委员超惊艳
要给两个博士学位,还是一个半
简直是人类史上,不世出
phy0234 wrote:
建議小英就大方的把真...(恕刪)
rebata2018 wrote:
蔡英文總統博士論文、...(恕刪)


賀德芬說明,蔡英文是1981年到倫敦政經學院,1983年念完,蔡說她1984年就拿到學位,但蔡在1983年已經在政大法學論評發表文章,文章上已署名倫敦LSE法學博士,1983年蔡已經開始在用這個頭銜,但從那之後,不管是大英圖書館、LSE總圖書館或是法學研究中心,任何圖書館找不到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完全沒有文本,這是正常人都可以提出懷疑,因為太不正常了。
nwcs wrote:
你的說法剛好支持賀的講法
至於為何有這種情形發生,我在其他樓有推論,建議你爬一下文,簡單的說:
指導教授半途出事,無法指導完成論文,所以找個學士來指導,因為有時間壓力,先用草稿來進行口試,論文後補,口試通過,報給校方,學校照規定給予證書,但小英直接跑回來了,而論文就這樣無限期擱置了,而校方也懶得繼續追,因此就出現了沒論文沒指導教授卻有畢業證書的畸形.

就是校方給了方便,小英給他當隨便,今天一查就出現漏子.
不然如果照規定,一定有論文,而且當年的期刊一定查得到,就不會有今天的事了.

這個事,當年的口試委員一定很清楚,但校方也不想自打嘴巴,因此封鎖跟人有關的所有資訊,不然哪有學生不知道自己的指導老師和給他畢業證書的委員甚麼名字的?


你說的情況我認為不可能會發生。

如果指導教授半途出事,也是要找其他的教授來指導,怎麼可能找個學士指導?

更何況這個學士當時只有30歲,而且1982年就離開了LSE?

至於你說用草稿來口試這件事,更是無稽之談。

草稿來口試,就是表示那就是給口試委員的定稿。如果口試委員認定這個定稿已經夠水準,那這個定稿就是最後的論文。

口試委員會在口試通過的文件中簽名,然後這個口試委員簽名文件要連同這個"草稿"裝訂後變成論文的最後定稿,送交學校圖書館。如果有這個口試委員簽名文件的話,送圖書館的論文只是一塊小蛋糕,不用幾天就完成了,蔡總統有這麼急著回台灣而罔顧博士學位的行政程序未完成的後果嗎?

所以最可能的過程就是,沒有口試形式,或者有口試但是口試委員不願背書,所以論文無法正式交印。至於為何沒有具口試委員簽名頁的論文正式呈交圖書館而仍能取得博士學位,就要問LSE了。從同年畢業的105人都有正式論文而言,這第106人可說是特例中的特例。事實上這個特例對於學術界來講太特殊了,這也是一堆過來人出來質疑的觀點。
學位文憑可以買,但是沒有附送論文阿,遮遮掩掩很正常吧。
ghleu wrote:
你說的情況我認為不可...(恕刪)


rogerslee wrote:
賀德芬說明,蔡英文是1981年到倫敦政經學院,1983年念完,蔡說她1984年就拿到學位,但蔡在1983年已經在政大法學論評發表文章,文章上已署名倫敦LSE法學博士,1983年蔡已經開始在用這個頭銜,但從那之後,不管是大英圖書館、LSE總圖書館或是法學研究中心,任何圖書館找不到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完全沒有文本,這是正常人都可以提出懷疑,因為太不正常了..(恕刪)
這事很可疑
nwcs wrote: 你的說法剛好支持賀的講法
至於為何有這種情形發生,我在其他樓有推論,建議你爬一下文,簡單的說:
指導教授半途出事,無法指導完成論文,所以找個學士來指導,因為有時間壓力,先用草稿來進行口試,論文後補,口試通過,報給校方,學校照規定給予證書,但小英直接跑回來了,而論文就這樣無限期擱置了,而校方也懶得繼續追,因此就出現了沒論文沒指導教授卻有畢業證書的畸形.

你自己腦補太多了
沒有什麼口試通過報給學校這種事
要知道1984年是沒有email的
一切都要紙本簽名
除了口試委員的簽名外
圖書館收到畢業論文也要簽名的
拿到所有簽名 流程走完才會發畢業證書
沒聽過什麼先發畢業證書,論文後補的事
基本上找不到論文 沒有原始畢業證書本來就是非常可疑的
一個問題正確的答案往往都是最簡單的那一個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