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atoisnotagamer wrote:
那我就说说不必改的理...(恕刪)
这才是理性回答。。
timaxell wrote:
一戳就破的已经演出...(恕刪)</blo
如果要和平統-,事情絕對會遠比你想的還精彩!當然不是大陸說了算。用點智慧想想該怎麼做,台灣和大陸的覺青,憤青們只會誤事,對議題沒幫助的。
請看樓層:54, 71, 103, 106
另自行閱讀: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繁体中文
摘錄部分:
---
中華民國(臺灣)[編輯]
中華民國政府稱傳統漢字為「國字」,又名「正體字」(正體中文)[3][4][5][6][7][8][9],是臺灣唯一的中文字體標準。
教育部函,民國65年(1976年)9月13日臺(65)社字第24416號
主旨:(中華民國)學校學生應習正體字,以學生為對象之用書,亦應以正體字印製,不得使用簡體字。
資料來源:《教育部公報》第21卷,第5-6頁。(1976年9月30日)
「國字」、「正體字」是臺灣對傳統漢字的官方名稱,而「繁體字」「繁體中文」的叫法在臺灣也常被誤用。馬英九在擔任臺北市長期間,曾要求市府教育局通函各市府、學校與民間單位,推行「正體字」非「繁體字」之正名宣導[10],並於2004年,親自參與撰寫《臺北市政府推行使用正體字說帖》,親自到臺灣微軟公司建議將Windows作業系統中的「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11][12][13][14][4]。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澳門)[編輯]
香港和澳門在歷史及政治因素下曾屬歐洲國家統治,已經分別於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並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簡體字的影響,另在主權移交之後基於一國兩制政策亦無改變原有傳統漢字之使用,香港和澳門的官方正式文字仍分為英文(香港)、葡文(澳門)和傳統漢字(「繁體字」,民間也有「正體字」、「原體字」、「深筆字」等稱法),教學和民間行文普遍使用傳統漢字,甚少為了手寫方便會使用簡筆字。隨著與大陸經貿往來的加強,以及開放內地(大陸)人士來港旅遊自由行的影響,工商業簡體字的使用漸多,香港和澳門的商店有時會為招攬內地遊客而只提供簡化字的宣傳單張、大型廣告板、交通路線圖或路牌等,引起了許多本地居民的不滿。[15][16]
---timaxell wrote:
一戳就破的已经演出...(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