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shin wrote:
前面討論的是這個說法:...
如我說的, 某種現象會不會發生, 和人們想不想的出原因, 根本沒有關係.
. 境外極端空汙事件發生時, PM2.5 從境外來源處可以到300以上, 抵達我國時為100多, 這是否事實?
既然可以 300以上 ==> 100多, 不管什麼原因, 都可以反向類推解釋你想不出原因的現象.
如我前一篇說到, 西太平洋一條從西到東的空汙帶, 相隔東亞大陸中間的海上有一段空間空氣還可以 (來源空氣差-中間空氣還可以-目的地空氣差)
. 前面有人用河水和泥沙做類比, 這類比也可以幫助了解,
不過水和空氣的流體性質差很多 (例如水幾乎完全不能壓縮), 泥沙和PM2.5也有差.
也許你可以用非常稀釋的墨水倒進河水(沒有完全充分混合以前)去想 (其實這個類比也不好, PM2.5是固體不是液體, 所以用固體顏料做這個實驗比較接近實況),
流速慢(擴散慢)的地方或漩渦的地方墨水色會比較深.
去不是完全潔淨的溪水邊看看, 水中可浮的髒東西(像是[噁心的]氣泡)是不是都集中在某些水流形態固定的特別地方?
你露營去溪邊取水, 會取流動快的地方還是流動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