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reophotography wrote:
我倒是不覺的唐會願意出來當行政院長 反而他想做的是一個體制的創建者
如果所有的公眾議題都不經由高級長官下達命令 而是由官府跟刁民共同在群眾目光底下商議出來 那大抵上也沒有什麼黑幕或抗爭的空間 推到最上面就是鄉民跟官府共同推動政策 也就是官員只是計程車司機的角色 鄉民上車到了給錢 一個小清新安那其
這就推導到了工具可以塑造生活形成文化的面向 要是人民都習慣了這樣自主參與的形態 體制就會自行運轉下去 那麼意識型態 民族主義等等傳統工具就會漸漸式微 好像也是件好事
那麼誰當這個院長好像也不重要了
「感覺」是要教這位政務委員爆肝?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感覺」這是要教政...(恕刪)
我現在的感覺就是以後系統也許會建立成 有什麼政策就在比方教育部資訊平台下面開一樓大家來吵 吵完執行或送立院 類似公司法修正那種形式
寫程式的思維來搞就會變成生一套工具跟一本說明書 這樣各部門就能自己來玩 很像台灣的論壇都是抓公版開始 然後漸漸有自己的特色
他的角色就搞流程 然複製貼上DEBUG吧我想
不過這都是我猜的啦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我倒是不覺的唐會願意出來當行政院長 反而他想做的是一個體制的創建者
如果所有的公眾議題都不經由高級長官下達命令 而是由官府跟刁民共同在群眾目光底下商議出來 那大抵上也沒有什麼黑幕或抗爭的空間 推到最上面就是鄉民跟官府共同推動政策 也就是官員只是計程車司機的角色 鄉民上車到了給錢 一個小清新安那其
這就推導到了工具可以塑造生活形成文化的面向 要是人民都習慣了這樣自主參與的形態 體制就會自行運轉下去 那麼意識型態 民族主義等等傳統工具就會漸漸式微 好像也是件好事
那麼誰當這個院長好像也不重要了
體制的創建者?
還是方向的引導者?
g0v參與推動的最大社會運動
當時的重大勝利
面對現行欲推出的版本
其實應該捲土重來
而這種想法
本身就是意識形態
哪來的意識形態式微?

再如何的平等對話
還是有意見領袖
利益衝突的背後
必然需要協商
烏托邦或任何現行的民主制度
永遠只能在理想型中完美
原因總是現實中的人民素質參差不齊
Molonlabe wrote:
至今美國最受愛戴的總統之一,雷根總統,上任之前是一位演員。
看來,他在台灣鄉民的眼裡,應該更是不入流。
好爛的例子。
Molonlabe wrote:
那... 好奇一問,
一個演員可以當州長。
但是軟體工程師當政委不恰當?
wiki 花幾分鐘看一下雷根的經歷應該比花55分鐘看水管影片來得簡單吧。雷根並不是演員當到一半忽然就變州長。
說實在我也在軟體界打滾十幾年了,還真沒聽過唐鳳(或她的舊名)。其實就像美國看你是共和或民主黨,這邊一樣看你是天空色還是草地色,顏色對了就OK。
至於那個零時政府的成果清單,例如官員出國行程的網站,但是少了幾個大咖的單位 (例如立法院),也沒有參訪的預算費用資訊。光看出國次數意義也不大,像排名第一的展開一看都是去各種固定每年或每兩三年會開一次的會議,雖然實質效果不得而知,但是就名正言順來講絕對比立委出國考察這個考察那個要來得正當。
公民參與的先決條件是公民的素質,台灣現在依舊是民粹暴民的方式,只會看顏色跟懶人包的情況下,你要有深入而客觀的討論基本上是緣木求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