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自刪囉

如果只是以單純的年輕人跟老人化分。那幾歲算年輕幾歲算老人?那個跳去檔車的教授算老人吧。那些躲在背後的蔡蘇謝柯算老人吧。還有忍辱負重的王院長算不算老人。好他們都不算。那李前總統夠老吧。他再不算我也沒輒了。

可是這些老人可是對那些年輕人讚譽有加呢!

而你所謂批評這些學運的一堆老人有沒有把這些讚美太陽餅學運的老人一起批判?

所以重點不是在年不年輕。而是他們的所做所為。

而樓主用的二分法,在某個政黨的論調上時常看到。

樓主這麼晚還在群嘲,辛苦了。

若閣下真有心據理對辯,第13頁124樓的版兄打了一大篇,質疑閣下斷章取義,
何故不回應呢?

另外閣下在135樓所言:
還有另一種繆思是為何參加靜坐的人就是受到懶人包影響 ?

參考一下本版面的
精彩憤慨的服貿演說

臺上演說的慷慨激昂,臺下叫好歡聲雷動,
如此錯誤百出的鬼扯卻沒人制止,反而鼓掌叫好,
反而指責大眾"謬思"?

你有去看過那些你參予的靜坐的人

到處散發的主要言論嗎?

不論是懶人包 或者他們準備發的傳單?

你的說法似乎不是人家的重點吧?

還有服貿 這個對外條約 本來就是要經過立法院核准的

美國常常以自己的國內法來優先於國際法

全世界除了除了美國有哪個國家可以這樣?

一般國家

對國際條約 就是接受不接收,或者在其他簽約國的同意下保留



我把靈魂賣給路西法 wrote:
我去參加靜坐主要是希望服貿審查可以立法

唉 開這篇文章我唯一作錯得事就是參與討論

我應該當一個旁觀者看看各位的言論就好

因為我發覺好像討論不完呢

這篇文章佔用了我太多的時間 為了解釋 為了回覆

花了太多時間了


Good Night


我把靈魂賣給路西法 wrote:
我可以簡單回覆一下我...(恕刪)


法律可喬的嗎?

kantinger wrote:
法律可喬的嗎?...(恕刪)


喬不橋我不知道呢

反正這件事一定會進入司法程序

討論又有何意義 ?


抱歉 開了一篇文章或許回覆不是讓每個人都滿意

可是我只有一個人 一天只有24 HR

我沒有辦法針對每個人隨手拋出的一個問題就回覆一篇



我花很多時間去研究服貿全文 也去研究了美國的快速立法與國會審查機制

也許我個人的解讀有誤 但我也是盡力讓自己可以得到比較全面的資訊

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好奇台灣的這些人到底在爭執什麼 ?

政黨色彩我個人自認在我身上找不到

我只相信自己思考過後認為對的事情

330我參加了兩個小時只有唯一一個原因 那就是我認為立法審查有其必要性




文章回覆至此我認為已經沒有再繼續下去的必要

因為很早我就發現這裡聊得跟我開篇所想要表達得根本是兩回事

而這點我個人必須負起最大的責任

很有可能是我表達能力不夠好 措辭用字不夠精準 主觀意識太強烈

再加上我覺得討論這篇文章真的好累




所以各位先生女士們 就讓這篇文章到此為止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這也沒什麼不好 不一定你要說服我或者我要說服你才能證明自己是對得

也許我們彼此在某些時候都陷入了這種思考框架 但要記得抽身

謝謝大家的參與與發言 首篇我刪除了

感謝



假如有人點到想看首篇的內容 請看以下完整保留

--------------------------------------------------------------------------------
--------------------------------------------------------------------------------


在大陸年輕人正夯 在台灣年輕人卻被一堆老人批評



有感於最近的學運


台灣一群PTT的年輕人 對抗 一群01的老人

讓我想起馬雲的一句話 : 台灣由一群老人在談創新 已經沒希望了

這句話可以延伸的不只是創新

在對比

大陸新一代的富豪

淘寶 聯想 京東 等等

大陸新一代的富豪也都是相對年輕的

我有認識一位現年28歲的大陸企業家 每月營業額幾個億 利潤約在37%左右

他們把公司的希望賭在一群年輕人身上

淘寶更是平均員工年齡只有26~27歲

反觀台灣的年輕人在這次學運被一群台灣的老人嫌的一無事處


馬雲說得另一句話是相信年輕人就是相信未來

如果台灣把未來賭一群老人身上

台灣已經完了

--------------------------------------------------------------------------------

我發這篇文只是感嘆大陸新一代的企業家都把未來賭在一群年輕人的身上

而在台灣 年輕人卻被台灣的老人批評得很慘

在學運以前台灣的年輕人就被叫草莓草莓的貶低

台灣貶低年輕人的價值並不是從學運才開始

在好幾年前台灣的社會就已經瀰漫這樣的氛圍了

而現在學運被貶低也只是延續過去的氛圍罷了


在台灣 有一群老人 只要見到年輕人就覺得他們不牢靠 沒有效率 無法為公司帶來利潤

這群老人認為年輕人的言論沒有參考價值


然而在此同時大陸的企業家卻拼命的想用年輕人

運用他們的思維來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利潤

對比大陸對於年輕人的看法

真的是一樣年輕人各自表述











我把靈魂賣給路西法 wrote:
抱歉 開了一篇文章或...(恕刪)


有時候看到你的論點.有些真的是自大又固執..

不過都還算是理性討論..值得加許..

總比一些小孬孬好上許多..
我也認為樓主有一點很值得嘉許,就是樓主願意傾聽不同的聲音,也願意理性地討論,僅管此討論串與樓主相反的意見居多(幾乎是一面倒),但也不見樓主失去理性而有情緒性字眼,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別說樓主是年輕人,一般01的網民也可能不見得每個都這麼理性)。

民主不就是該這樣,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主見,但尊重他人意見,即使不贊同。

我認為這次學生民眾佔領立院,少部分是職業學生(為自己的政治前途打底),有一些是傾台獨人士,但大多數的還是反服貿的學生與民眾(裡面有的可能傾綠,有的不是;有的可能很清楚服貿內容,有的可能只從懶人包了解)。

說真的,服貿黑箱違法與否,亦或者服貿法案該不該通過,我在這暫不下定論。

但當佔領立院的學生與群眾,在罵服貿黑箱違法的同時,他們自己本身也因佔領立院而違法(指著別人的鼻頭痛罵違法,而自己也正在違法)。

若大批學生與民眾只是在立院外示威或靜坐反服貿,表達訴求,這才是「學運」。這樣的學運我百分之百支持(僅管我不反服貿),因為民眾有權表達不同意見。然而以暴力違法進佔立院,這樣就完全沒有任何學運的正當性可言。

所以我從不將佔領立院的事件稱作是學運,我只認為是一群反服貿的學生與民眾,以暴力進佔立院的違法舉動。

當然,以上「不是學運」的論點,只是個人意見。就像我上面說的: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見,但尊重他人意見,即使不贊同。

在這裡只是想表達對樓主的讚許,因為在反服貿的學生與民眾中,願意理性討論與溝通並不算多數(即使是討論溝通並無交集)。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因以下事由已設定為唯讀狀態:

發文者逕行、大量編輯內容,文章唯讀。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