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彭淮南版的服貿懶人包根本錯誤百出,被經濟專家捉包

sunyearhuang wrote:
環隆電氣成立五年後,就被日月光入主了。

Red October wrote:
環隆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中華民國六十三年二月,民國八十八年日月光取得經營主導權.

豆子小珍珠 wrote:
你說別人說謊,結果別人說的是實話,你怎麼沒道歉?!

豆子小珍珠 wrote:
你是說民國88年不是西元1999年?
還是西元2010年和西元1999年沒有相差11年?!

1. 2010年(民國99年)環電被日月光購併下市, 經由"清洗包裝"後轉為陸資企業, 更名"環旭電子"在大陸A股以7.60元/股上市!(蘋果概念股, 現今股價20.74元/股) =>環旭電子被指大陸圈錢:一入A股 市值翻番? =>环旭电子营收增三成 增发展开想像空间

2. 日月光負責人張虔生先生是新加坡人, 不是台灣人!(算不算白手套呢?)

3. 彭總裁懶人包中:「陸資來台,在台僱用達9624人,創造36.5倍就業效果。」... 其中"僱用人數"有將環電現有的員工數列入! 而陸資入主後 不僅減薪, 而且大幅裁員千餘人--- 這又是另一爭議所在!

=> 你們三位一直將2010年扯成民國88年, 甚至環電明明是成立36年後才被併購, 卻硬扯"成立五年就被購併"... 用一堆錯誤算術來歪樓... 請問我要道歉什麼? (你們說別人說謊,結果別人說的是實話,你們怎麼沒道歉?!)


P.S. A股是由中國大陸境內公司發行,提供中國大陸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包含台灣、香港及澳門)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之普通股股票。

L.A.1113 wrote:
哪裡寫年增120億台幣?

麻煩你把中華經濟研究院的報告秀出來 在哪一頁寫了年增120億台幣

台灣服務貿易出口總額 在2011年整年度才450億美元 明明報告很清楚的寫明了

服貿只有增加 台灣服務貿易總出口額的1.61% 這個比例佔輸出中國服務37.2%

哪來的年增4.02億美元??
...(恕刪)


答案不就在內容中

台灣服務貿易出口總額 在2011年整年度才450億美元

服貿只有增加 台灣服務貿易總出口額的1.61%

4.02億元是少算了
健人就是矯情 wrote:
=> 你們三位一直將2010年扯成民國88年, 甚至環電明明是成立36年後才被併購, 卻硬扯"成立五年就被購併"... 用一堆錯誤算術來歪樓... 請問我要道歉什麼? (你們說別人說謊,結果別人說的是實話,你們怎麼沒道歉?!)

你用私訊,我回了。
有關五年問題,我前面貼文有回過,少打一個廿。
既然有問題,一併在此公開回覆:
就是廿五年少打一個廿。如果這是大罪,在這裡向你賠個罪。
但,一直爭這個有意義嗎?
我的重點在說,環隆早就是日月光在經營,後來所謂的陸資併購,跟本也是日月光集團。
1999日月光是買下原經營者18%股權,不是從普羅大眾,所以實際上已取得經營權。
所以經營權不是2010才取得。
日月光旗下本身還有其它企業的經營項目是和環隆重疊的,所以想要將環隆經營重疊的項目拿掉。
但這有背信問題,尤其是環隆是上市公司,所以才從2009年宣佈無限以市價21元收購所有環隆股票。
它的目的在於避開背信法律問題:宣佈我打算收編公司,並讓它下市,股東不認同的可以以市價賣給我,不論多少我都買。
後來的,環鴻,環旭的所謂陸資,其實背後股東結構和日月光都是一樣的,法律定義上是陸資,其是就是日月光。
sunyearhuang wrote:
但,一直爭這個有意義嗎?...(恕刪)

環旭電子的問題, 簡單回答...

1. 該公司已在中國以A股上市! 發行者不是日月光 (股票市場是很險惡的!)

2. 台灣官方已登記為陸資企業, 員工數亦已由彭總裁懶人包列入"陸資在台創造之工作機會"中!

=> A股是由中國大陸境內公司發行,提供中國大陸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包含台灣、香港及澳門)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之普通股股票。

=> 少打一個廿... 不是我追究, 而是有人一直逼我"道歉"... 我只能被迫做澄清!
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1231)成立於2003年1月2日,公司為日月光旗下環隆電氣控股的子公司,產品以無線通訊相關產品、液晶電視主板、數位存儲產品為主。



健人就是矯情 wrote:
2. 台灣官方已登記為陸資企業, 員工數亦已由彭總裁懶人包列入"陸資在台創造之工作機會"中!
...(恕刪)




彭總裁懶人包有把你說的列入嗎?

他只說陸資來台,在台僱用達9624人,創造36.5倍就業效果


什麼環旭電子是賴中強說的吧




TET wrote:
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1231)成立於2003年1月2日,公司為日月光旗下環隆電氣控股的子公司,產品以無線通訊相關產品、液晶電視主板、數位存儲產品為主。

你可以翻出一堆你認為的"舊資料"... 但是現實就是...

1. 該公司已在中國以A股上市!

2. 台灣官方登記為陸資企業!

=> A股是由中國大陸境內公司發行,提供中國大陸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包含台灣、香港及澳門)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之普通股股票。

tourcura wrote:
2350是上市公司‧
陸資併購後,就把可以利用的專利,技術拿走‧解僱一堆員工‧
好好的一間上市公司就不見了‧
陸資的目標對台灣跟本不是長久經營,而是想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對陸資本身最有利的資源‧
剩下的員工,只有資遣一條路‧

抱歉,各位!
我提出環隆經營權早已經被日月光拿走,所謂的陸資併購,其實也是日月光集團。
目的在回覆tourcura的貼文並不正確(至少所舉的例子不對)。其它的爭執,我覺得都已離題。
健人就是矯情 wrote:
1. 2010年(民國99年)環電被日月光購併下市, 經由"清洗包裝"後轉為陸資企業, 更名"環旭電子"在大陸A股以7.60元/股上市!(蘋果概念股, 現今股價20.74元/股) =>環旭電子被指大陸圈錢:一入A股 市值翻番? =>环旭电子营收增三成 增发展开想像空间

2. 日月光負責人張虔生先生是新加坡人, 不是台灣人!(算不算白手套呢?)

3. 彭總裁懶人包中:「陸資來台,在台僱用達9624人,創造36.5倍就業效果。」... 其中"僱用人數"有將環電現有的員工數列入! 而陸資入主後 不僅減薪, 而且大幅裁員千餘人--- 這又是另一爭議所在!

=> 你們三位一直將2010年扯成民國88年, 甚至環電明明是成立36年後才被併購, 卻硬扯"成立五年就被購併"... 用一堆錯誤算術來歪樓... 請問我要道歉什麼? (你們說別人說謊,結果別人說的是實話,你們怎麼沒道歉?!)

P.S. A股是由中國大陸境內公司發行,提供中國大陸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包含台灣、香港及澳門)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之普通股股票。(恕刪)



什麼清洗包裝後轉為陸資企業?你自己發明的?

看看大陸怎麼說的:

"經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台灣上市公司環隆電氣被全面私有化退市,資產則全部注入到環旭電子。後者則通過“先退市再轉板”的資本騰挪,最終成功登錄A股,從而實現了超額募資的目的。"

台商雜誌怎麼介紹環旭電子:

"2012年2月20日,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旭電子)成功登陸大陸A股市場,給暗淡的製造業增添了一抹亮色。作為首家在大陸A股上市的大型台資電子設計製造服務企業,環旭電子的成功經驗讓人分外關注。"

大陸怎麼看環旭電子?就是台商台資企業,經濟部認定的陸資你不要會錯意.

我來告訴你真實世界發生的事,聽過"陸皮台骨"嗎?

在陸台商返台投資在經濟部投審會審查時,基本上都將其視為陸資來台投資案.

因為政府對外來台投資的審核以及統計管理,都採註冊地原則.

台灣說陸資,大陸說台資,陸資台資到底什麼資?對台灣來說台商有無實質控制力才是重點.

而且張虔生是新加坡籍這很奇怪嗎?難道因他整個集團是新加坡資嗎?

拿企業負責人國籍做文章想來證明什麼真不是搞笑而以...

生意人的國籍取決動機不就是為了避稅,這應該算是基本常識吧?啥白手套...


最後...誰跟你扯2010=88?你激動之餘回去翻翻文,我是怎麼引用:

健人就是矯情 wrote:
這又是更大的謠言了!

我朋友在2010年日月光入主前, 在環電工作近20年...(恕刪)


怎麼回你:

環隆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中華民國六十三年二月,民國八十八年日月光取得經營主導權.


你說你朋友在日月光幹了20年,那他怎麼沒告訴你日月光民國88年(1999年)已經取得經營主導權?

2010年日月光是開始收購環隆股票,然後環電下市,"入主"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請看正上方七個字.

誰跟你扯什麼西元2010=民國88...

不過說真的,我還真不懂你搬你朋友出來是要證明什麼?


喔還有,我是沒要你道歉啦,但是你應該有發現彭的懶人包沒有你堅持的那句話...

忽略忘記沒關係,那我也就不提了,這樣O不OK?


Red October wrote:
什麼清洗包裝後轉為陸...(恕刪)

你高興怎麼說都好!

反正大陸A股規定 跟 台灣政府認定的陸資 兩岸的官方都不如你的 "雜誌" 有權威 就是了!

=> 原來台灣公司連"包裝清洗"都不必, 就可以直接到中國掛A股喔!? 你要不要開課教教台灣人怎麼做啊?! 保證讓你賺錢賺到沒空上網回文~~~

(所以... 你也同意... 環電=環旭=陸資=裁員減薪???...)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