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為了我的未來,我不用韓貨

dannyc50 wrote:
或許吧, 反韓的可能...(恕刪)


台灣人畢竟不是韓國人
看看對待政客的態度就知道了,永遠兩套標準,永遠的
韓國對我國產業衝擊大?!中國對我國產業就衝擊不大?!
有反韓,怎麼就沒反中的?!

兩套標準就出來了,這是你們的致命傷

當你希望台灣人變韓國人,是要學一整套?還是要學半套?
半套不如不要學,要就學一整套,敢嗎?不敢的,因為一切都是有目的的

這也就是反韓者的盲點,所以算了吧,網路上發發牢騷,鍵盤上反韓也就算了,實際上反不了韓的
要反的是笨蛋,不是反韓
最近韓國出一台DAC,效果跟歐美品牌約五萬的dac相當,但是只賣4萬,買不買?
聽說在台灣賣的不錯。
買阿,大家搶著要阿,反韓?笑死人了,賣到缺貨
可惜台灣沒這類產品阿,缺席了

經濟越來越不好,收入越來越少,消費者就會越來越注重CP值

KKscott wrote:
台灣人畢竟不是韓國人
看看對待政客的態度就知道了,永遠兩套標準,永遠的
韓國對我國產業衝擊大?!中國對我國產業就衝擊不大?!
有反韓,怎麼就沒反中的?!

兩套標準就出來了,這是你們的致命傷...(恕刪)


簡單的提個說法,然後就下結論『兩套標準就出來了oxoxoxox』
連個細節都沒有,這是標準的模糊焦點。

韓國與中國,對於台灣衝擊的根本點在於...

1. 兩者的產業水準類似,產業的重疊性非常大。
從二次戰後開始,所有產業發展的軌跡,他們想發展的,我們也想發展。他們要做的項目,我們也在做。於是,彼此市場的重疊非常高。從早期的紡織鞋子,到中期的電子加工,到前些年的電影產業、創意文化產業或是亞太運籌中心等等,根本就是我們提啥,他們也做啥。這衝突不大?
再者,他們產業的技術層面與我們台灣也是一樣。倘若技術面差非常多,那就不存在衝突的問題。

2. 韓國對於台灣產業,常常用爛招。
這就不多提了,版上老生常談。而在業界呢?韓國人的生意是出名的『鳥』,不管是付款或是信用。喜歡跟韓國人做生意的,少之又少。


新加坡與台灣彼此產業的重疊性也高,但為何台灣人對於新加坡的觀感還可以?
因為新加坡在國際上對於台灣『不尊重』的例子很少,而彼此做生意的時候,除了新加坡人很龜毛之外,信用也ok,很少亂搞。(至少我接觸的是這樣)
而在國際上,新加坡人也會跟台灣混在一起,新加坡對於台灣品牌也很友善。而韓國人呢?截然不同。

那中國呢?台灣品牌在中國市場攻城掠地的多如過江之鯽。
中國的產業對於台灣產業的衝擊,基本在於低層次的產業,而這通常也是國家產業轉型時候必經的過程。
中國要發展的產業撲天蓋地,與台灣產業的重疊性....基本說來,那叫做『整個把台灣想發展的產業都包進去』,何來重疊性問題?
scottching wrote:
最近韓國出一台DAC...(恕刪)


一直強調民族意識說真的沒啥屁用的,把責任推給別人也很沒擔當

Calyx DAC 嗎?這台好像45000還送電供,CP值根本爆表...
算四萬也是可以...電供就不知道多少了
不過音樂的表現,是很主觀的,可能也有人說這台不適合,不過價錢放在眼前也是事實

也確實,經濟越來越不好,人民收入越來越少,花費會越來越保守,一個錢就打24個結了
不然我的韓國成衣進口怎麼做的起來?!
事實都擺在眼前....

要競爭?我會怕嗎?我還可以告訴你去哪網購韓貨比較便宜勒,而且比台灣便宜...哈哈
事實上,我也回答不少人了....

所以,讓人民多賺一點錢,這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網路上,鍵盤打穿要反韓,抵擋的著婆婆媽媽的斤斤計較嗎?



說到音響,國內也是有棒的喇叭廠商,國外售價是台灣的兩三倍 ,像這種,我不推薦你我推薦誰?!
人家也是賺錢阿現在這個時機,人家員工也過爽爽,福利也很好....其他那些什麼鳥廠有那個膽子跟進嗎?
事實上,有幾家敢這樣做?一支手數的出來

反韓勒?國內那些大鳥廠作了什麼?!難怪反韓只限鍵盤
上面幾十篇回應說來說去,也都只為了自己經濟利益考量....
怕沒錢賺,只想撿便宜,或看的美美的就跟哈巴狗一樣黏上去

根本沒人討論了解為什麼要這麼極力反韓????


果真是台灣人,自掃門前雪,沒有個性沒有民族意識的國家... 扶不起的阿斗就算了,連人民也普遍甘願被人踩臉

真是見笑............

KKscott wrote:
一直強調民族意識說真...

不然我的韓國成衣進口怎麼做的起來?!....

反韓勒?(恕刪)


韓國現在是你的衣食父母 有奶便是娘

你現在叫韓國人一聲爹 喊一聲娘

相信沒有人會阻止 人性嘛 誰那麼高尚?



買些韓貨其實沒那麼嚴重

但不斷打擊自己母國產業

親痛仇快

真的大可不必....



我覺得台灣欠缺真的好的領導人
像韓國李明博,以韓國人的標準來說做的雖然不好,但是起碼說話算話

說到這邊,可能又一堆人裝做沒看到,然後又去要求個人或是一般人去反韓
韓國可是可以從上到下在某些意識上可以一致,這是相當可怕的

所以,看得出來,台灣什麼最多?中小企業最多,因為實在沒有信任的人可以領頭,所以大部分的人靠自己打拼,我自己也是,三十三歲出來自己創業,為什麼?公司靠不著阿,難道要一輩子做白工?
所以去要求個人做什麼真的是相當笨的一個舉動,在我看來沒什麼社會經驗,所以會淪為鍵盤反韓不意外,反韓也不會成功,現實中也沒成功過。

原因很簡單,因為反韓思考的不是大眾利益,像我替公司那麼打拼,賺多少?比我自己出來打拼少太多了。
真正的油水到哪裡去了?白痴都知道到高層去了,而你自己只能拿一個月或是兩個月的年終。
所以,會喊反韓,我真的很懷疑是不是某些跟韓國有利益衝突的公司派出來搞的?

所以我總結一下我的看法,目前反韓失敗主因

一 我們沒有好又有能力的領導者,可以以身作則,上樑不正下樑自然就歪
二 長久以來對於台灣企業的不信任,明明賺錢了,還可以放無薪假
三 實際上的利益分配問題,總是要他人犧牲,自己都不用犧牲

所以反韓會成功?緣木求魚




上面的看法很好,而稍前那位根本是為了自身辯護的傢伙就不提了。

關於好的領導人這塊,商業的事情,我不認為跟領導人有多大的關聯。
韓國想要用力在電子與創意文化產業,這是十年就確定的事情,當時李明博何曾上台了?
韓國想要跟各國簽FTA這事情,這也是很早就確立的方針,跟現在政府何干?
韓國看中國為廣大腹地,用心經營環渤海產業鏈,這也是很早的事情,跟李明博又有哪樣的關聯?

再說白一點,盧泰愚涉嫌貪瀆一事,看他的種種作為,與現任政府又有哪邊不一樣?
換句話說,政府的方針在盧泰愚時代與現在李明博時代,基本是一樣的。
言下之意,不管盧泰愚是否給判刑,後續政府的方針不會因此改變。
那為何政府的方針始終保持一致?為何政黨的輪替對於韓國那些事務官做決策不會給影響到?
是韓國的事務官特別精英?還是有其他原因?

答案顯而易見,韓國的『超大財團』與政府的利益始終綁在一起,財團的利益在哪裡,則政府的目光就在哪裡。這是高度利益輸送的結構。
政府是為了財團的利益服務,政治人物是為了替財團的政策辯護而存在。無論哪個政黨上台,只要財團的方針不變,政府的決策方向就不會變。

這是題外話。我不認為韓國的這種政治環境是好的,我喜歡台灣現在這種政府的決策混亂環境,因為中小企業有『很自由的呼吸空間』。


我認為
反韓失敗的原因很簡單,就一個:

『台灣人不認同台灣這個群體,不管是種族或是國家』
再簡單說,就是『缺乏國家認同』
而每次遇到國際欺壓看來的同仇敵愾,那根本只是『拿香跟拜』


這再討論下去容易牽扯到01禁止的政治議題,儘管我不認為這算政治,這算大是大非的問題。
但由於話題敏感,所以就這樣了。
加菲爾 wrote:
上面的看法很好,而稍...(恕刪)


哪一個人不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不然你願意把你的所得都交出來給我嗎?
會有這種想法,你也太天真了,人性都摸不透怎麼玩社會運動?

連共產黨都走資本主義了
資本主義就是最大的利己主義

要你犧牲你自己的利益成全我的利益可能嗎?
以我現在自己出來創業,略有小成,要我再回去公司裡面上班領那微薄的薪水可能嗎?
絕無可能。

反韓就是犧牲某些人的利益,去成全某些人的利益,可能嗎?
這種思想,就是極左的思想了,現今台灣是毫無可能

所以上面那位說的很好,有人敢反韓,但是有人敢反中嗎?起碼沒人敢開一個討論串


scottching wrote:
我覺得台灣欠缺真的好...(恕刪)


怪了發文,都看不到
我電腦有問題?!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