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7

離岸風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恕刪內容又重複了
過客4112 worte:
另外不知這4.5GW的風場估算基準是用多大的風機來估算?
依目前的技術演進技術,屆時的主流風機大小可能在12MW以上
如果現在是用6MW風機估算,可能會浪費了風場的 可使用容量...

能源局回應...未獲分配之場址區域容量,預計納入第3階段區塊開發統籌規劃。
stunmaker worte:
能源局回應...未獲...(恕刪)


有點黑人問號的感覺
這個有回應到問題嗎?
過客4112 worte:
有點黑人問號的感覺

我本來也是一頭霧水,不過仔細一想,
可能是在第三階段規則確定以前,他們不敢對外亂發言吧...
剛剛瞄到一篇報導

風力發電對生態造成潛在威脅

風能已經成為世界各地瀕臨滅絕的鳥類和蝙蝠物種以及昆蟲種群的最大威脅之一。科學家們表示,風力渦輪機是對洄游性蝙蝠影響最大的人類威脅,這些蝙蝠在夏季和冬季生活在不同的棲息地。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研究生物學家Paul Cryan表示,在夏末和秋季,從北美到歐洲,工業規模等級的風機都發現前所未有的洄游性蝙蝠死亡,但目前受風機影響最大的洄游性蝙蝠都沒有受保護法的保護,也沒有法律授權推動對此問題的研究或潛在解決方案的實施。
另一個受到風機威脅的物種是大型鳥類,如金鷹、禿鷹、洞穴貓頭鷹、紅尾鷹、斯溫森鷹、美洲紅隼、遊隼和草原獵鷹等等。數十年來,風能產業不斷發布關於其野生動植物影響的誤導性資訊。它聲稱風力渦輪機的影響相對較低,並將它造成的鳥類死亡與家貓或建築物的死亡進行比較。但是,許多被風力渦輪機殺死的鳥類是大型鳥類,而且保護價值很高,但大多數被家貓殺死的鳥類及與建築物碰撞的鳥類較小型,而且保護價值低,如知更鳥和麻雀。而且由於大型鳥類的繁殖率遠低於小型鳥類,因此它們的死亡對該物種的總體種群影響更大。
第三種受風機威脅的物種為飛行昆蟲,而昆蟲種群的減少可能會加劇對瀕危鳥類和蝙蝠物種的威脅。德國一項長達27年的監測研究表明,飛行昆蟲生物量下降了76%。而另一個德國的先進技術評估研究所去年10月發表了一項研究,其結論是風力發電場的迅速擴張威脅著昆蟲種群。光是德國,一年因風機而死亡的各種昆蟲就達到1.2兆隻,此數量已威脅到族群數量的穩定性。而且德國風力發電場的影響不僅限於當地物種,而是包括長程遷移的瓢蟲甲蟲和彩蝶等物種,它們在歐洲和非洲間旅行數百甚至數千公里。
在20世紀90年代,風能產業聲稱它的渦輪葉片太高而不會威脅飛行中的昆蟲,並聲稱昆蟲飛得太慢而不會受到影響,這兩個說法都證明是完全錯誤的。在奧克拉荷馬州,科學家發現昆蟲密度最高的高度是150至250公尺,而此正好與大型風機葉片由地面上延伸的高度60至220公尺重疊。值得注意的是因風機而死亡的昆蟲也對於該物種的滅絕產生槓桿作用,因昆蟲是在交配後的遷移過程中死亡,也代表上百個潛在的下一代將不會出生。

================================
台灣海峽是許多候鳥的遷徙路徑
未來這部分的影響有待觀察
過客4112 worte:
剛剛瞄到一篇報導風力...(恕刪)

風機與鳥的資料在海岸管理書裡面就有,問題是內容太多實在無法一兩句解釋清楚...
舉個陸上風機遇到的問題

苗栗的「通苑風場」12座風機,營運期間的陸域生態監測已超過兩年,開發單位認為
植物、鳥類、蝙蝠都未受顯著影響,因此向環保署提出停止監測。今(8)日進行環評
審查時,環評委員指出,監測資料中的「蝙蝠數量減半,鳥擊屍體是零」並不尋常
要求補正再審。

通苑風場位於通霄、苑裡、竹南,其中的12座風機於2014年、2016年分批取得電業
執造並進入商轉,施工期間與營運期間均進行生態監測。營運期間至今超過二年。

鳥類則受季節影響變化較大,但數量與物種數並未因風機而顯著減少。另外,監測
至今,該風場風機下方50公尺內均未曾發現過鳥擊屍體。

委員李公哲與環評主席鄭明修質疑,鳥擊是風機常見的問題,其他風場都有撿拾到被
風機撞擊的鳥屍,為何此處的鳥屍為零?是不是因為太久才撿一次,鳥屍早就被其他
鳥類、老鼠、貓、狗叼走或吃掉了?

環委認為,撿拾鳥屍時間間隔太久,可能是撿不到鳥屍的主因。通威公司則解釋,
在鄰近的苗栗後龍風場、台中的大安、大甲風場都以相同的方法進行監測,都曾發現
鳥屍,而這幾個風場近幾年也沒撿到鳥與蝙蝠屍體,評估是領頭蝙蝠已經會閃避風機。


簡單說,沒打到鳥人家反而不相信了.
氣死我了,內容又重複...恕刪
韓非子 worte:
解不掉的我也不覺得國...(恕刪)

誰說的 張善政已經開槍了!!

目前最急迫呈現的應是能源政策,尤其是蔡英文總統主張的離岸風電
再讓總統搞下去,問題會越來越大

支持國民黨把離岸風電全部解約,拿出魄力來!
stunmaker wrote:
氣死我了,內容又重複...(恕刪)

經由別的樓,
來到你的這個主題樓,
但很抱歉 因為太多頁,
目前看到眼睛有點酸,
想直接跟你請教
第一,未來能源佔比可否再解答?(已經忘記那頁有提到,能解答,就十分感謝!)

第二,剛剛看的頁數中,你有回答到沒風力時,可由火力支援,但不會增加火力的發電量,所以是否拿原本的備載容量來填補風電缺口?

第三,承上題,可否告知,若同一日從風力從有到無,備載容量的變化量,大約減少多少?

第四,為何不靠核能支撐再生能源發展前期的穩定性?


台灣再生能源
民眾跟企業擔心的是
能源不穩定性,以及
火力類佔比的提高!
其次是量的規模!
電不是不漲價? 台灣適合風電?
立意良善, 沒人 A錢? 大約只有白吃相信.
  • 3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