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台灣媒體一片弱智,是記者和編輯太年輕嗎?

yanyu_911 wrote:
不止記者弱智..很多現在的年輕人都一樣,專業知識不足平常知識不懂!

速食文化下,
許多人只看某些人刻意整理好的的資訊,
越簡單的資訊越多人看,越容易接受,
最多人看的資訊,久了就變成真理.
連官員也是如此,
許多明顯漏洞百出的官方說法,
沒人在乎也沒人想糾正,
官員自己也無所謂.

並不只是年輕人專業知識不足,
而是整體社會上的通病,
只看表面,只追隨潮流.
更糟糕的是,政府還帶頭玩................
朋友在晚上傳來一個「弱智新聞」,
說 讓大家笑一笑。

內容是:
外國人不敢逛全聯的原因。

花時間 看完這報導,
內容是描述:

全聯的店歌旋律,
一聽,就深植人心,
所以不敢去逛。

此新聞好像被 line 列為推薦精選,
還有排名。

--- ( 無言 ) ----

只能說,
國內媒體 的素質差,
新聞平台 的品味 也很糟。

朋友傳來,說 開開眼界的 弱智「精選新聞」,
說好笑,也好笑,
說 不好笑,
其實也 笑不太出來。
並不是....因為民眾喜歡看.然後,你可以看看媒體公關費的支出....想想為什麼花這麼多錢吧

資訊爆炸的時代,封鎖資訊早就落伍了,現在是用更海量的其他目標移開你的注意力.用過飽和的無用資訊塞爆你再引導你朝著他希望的方向走
曾聽在圈內工作的朋友分析,
媒體確實是 劣幣逐良幣,
年幼 的 年幼,
有經驗、可能影響長官位子的,就列名單,提早「榮退」 或資遣,
留下的 幾乎是有關係的人,
導致媒體內部 青黃不接,
所以 新聞素質 越來越差。

真如 大眾所說,
新聞看太多,
遲早變 弱智。
再分享一個聚會後的「媒體圈秘密」

大家看到一些媒體,
會有專訪,
很神氣吧?

其實,媒體人暴露的真相是:

當政治人物願意接受專訪,
該媒體,
大部分就是「最不可信」的媒體、

有「最不真實」的內容。

因為政治人物 傾向接受
逢迎討好、巴結他(她)的媒體,
對於真正會監督的媒體,
大部分 敬而遠之 ...
甚至 很討厭。

所以,
當大眾看到
某媒體 專訪 某政治人物,
真相就是
這媒體所專訪的政治人物
盡挑好的講、傳聲筒、一面倒,
該監督的,輕輕放過...,
內容根本不真實,
一個「造神」的專訪。

很驚訝吧?

一個媒體的專訪越多,
有時內容 越不可信。
pc1200
pc1200 樓主

專訪?相互配合?相互造假? [不知]

2022-02-14 23:30
pc1200 wrote:
再分享一個聚會後的「媒體圈秘密」咖啡:

大家看到一些媒體,
會有專訪,
很神氣吧?

其實,媒體人暴露的真相是:

當政治人物願意接受專訪,
該媒體,
大部分就是「最不可信」的媒體、
有「最不真實」的內容。

因為政治人物 傾向接受
逢迎討好、巴結他(她)的媒體,
對於真正會監督的媒體,
大部分 敬而遠之 ...
甚至 很討厭。

所以,
當大眾看到
某媒體 專訪 某政治人物,
真相就是
這媒體所專訪的政治人物
盡挑好的講、一面倒,
該監督的,輕輕放過...,
內容根本不真實,
一個「造神」的專訪。

很驚訝吧?

一個媒體的專訪越多,
有時內容 越不可信。



專訪是一種互相配合的事情。

有政治人物或者大企業家會故意找一個整天找碴的媒體作專訪嗎?

然後,
報導的內容是一連串難堪的問題與那種面對難堪問題又找不出理想答案的應付型態的答覆。

這種情況的考慮下,專訪很容易成為一種公關宣傳式的內容。

就是一般人有機會接受專訪的話,也不喜歡媒體罵這個受訪者吧?

可以從人之常情來考量專訪這件事情。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pc1200 wrote:
社會普傳「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

或者是 主管、老闆 弱智?
才導致 台灣媒體弱智?


蠢的人能當記者或媒體的主管嗎?
媒體提供的內容要迎合大眾口味,簡單說,就是配合消費者需求,行銷不就講這個嗎?
消費者喜歡看什麼,媒體就提供什麼樣的內容。

是否弱智,不清楚,所以只能講到這裏。

也許可以考慮一個歷史事件,
希特勒當上德國總理,到發動二次世界大戰。

德國人選擇納粹黨,也同意希特勒當總理,對於發動二次世界大戰,
當時的德國人中,反對的人數也很少。

德國人是弱智的民族?
還是優秀的民族?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媒體本身就是一種競爭市場,百家爭鳴,也會自然淘汰的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pc1200 wrote:
再分享一個聚會後的「(恕刪)


大眾通常不會看那麼細,後面也是被帶風向。
pc1200 wrote:
很驚訝吧?

這種事有啥好驚訝的?
專訪基本上就是套招,
被訪者發表自己的觀點,
媒體只是個傳播通道.

有專業良心的媒體會透過各種專訪傳遞不同觀點,
等而下之的就會在其中動手腳,
刻意刪減專訪內容或是利用其黨同伐異.

一個媒體的專訪越多,
有時內容 越不可信。

專訪是當事人觀點,
除非被媒體自行修改過,
不然沒有內容不可信這回事,
至於要不要認同專訪中所述,
讀者心中應該要自帶一把尺,
而非照單全收.
真正不可信的是媒體胡亂加工出來的主觀評論,
或是因挑選過而一面倒的「各方意見」..........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