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inger wrote:新加坡人均gdp那...(恕刪) 之前就跟你說過了,新加坡無核是因為無法規劃出30公里的安全撤退距離(新加坡就2個台北市的大小而已),況且有來自馬來西亞的天然氣管線,何須核電,台灣呢---------------------------------------------------------------------------分隔線,我在別篇問你的,你還沒回答我勒,直接複製貼上好了啦,說了這麼多國外,我一直提醒我的問題是:以台灣【目前】的狀態能夠在發電成本及穩定性取代核電成為【基載電力】的取代方案是啥?談的是台灣台灣台灣(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嗯~~我想申論題可能對於您來說會有些困難,這樣好了,我改成選擇題好了問題是:針對第一段的問題您的看法是以下?可複選1.燃煤發電(空汙,PM2.5,地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問題該如何解決?)2.燃氣發電(發電成本高,發電機組不足及儲氣槽不足該如何解決?【空汙我已經先暫時排除了喔,實際上還是有喔,只是相較於燃煤較低一些而已喔】)3.綠能(穩定性不足,建置土地面積不足,建置成本及維護不易該如何解決?)4.啟用核電,喔喔喔,不是啟用是並聯(那你們所謂的廢核的神主牌問題該如何解決?)5.用愛發電(這關於黑科技,恕小弟才疏學淺實在無法對這方法提出質疑,想出問號)
hn1271n wrote:舊的疏散標準沒有考...(恕刪) 我並不反對廢核,但須做出有效的能源規劃,而非為了一塊神主牌,就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貿然的癈核,以台灣目前的政府規劃,用綠能取代核能成為基載電力就只是癡人說夢罷了,對於電力學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畢竟核能是台灣的【基載電力】,所謂基載電力的定義有請大大自行查詢,所以台灣在減低核能或是廢核後的對應措施就只有將火力發電燒好燒滿,但火力所衍申出的空汙及PM2.5卻是更直接的影響人民的健康以及導致極端氣候的元凶,兩相其害取其輕,所以核能是台灣的必要之惡,況且核能在台灣運行了幾十年,也沒發生過災害,為了千萬分之一的機會而選擇了一個更直接更快速可見傷害的方案是不智的,畢竟台灣沒有像德國一樣擁有歐洲電力網的支援,電力不足,買就有了,只是電價高罷了,但我們英明的政府是說好了不缺電,不斷電,不漲電價,把自己所有的路堵死,所以只好燒好燒滿,用全民健康的肺作為代價,但值得嗎?
TCSH wrote:你所不知道的[太陽...(恕刪) 其實要找到反對這篇報導的研究者文章也是可以而且很可能查到最後, 會發現這個學者有和石化燃料公司有業務往來而反對他的人搞不好是和綠能公司有關剛剛發了一篇有關太陽能的文章我是認為可以發展太陽能但看到一個自稱是過去在太陽能公司任職的人會把我貼的資料太陽能系統可以Cover用戶91%的用電量看成光電轉換效率91%還有把系統輸出電功率看成吸收光線的光功率就覺得世上很多事情是假的既然是假的, 那還管環保幹嘛, 一起催落去就對了
Nuenergy wrote:若真以30公里作標準那世界上一堆核電廠根本不該存在同時又會排放輻射、大量二氧化碳的燃煤火力電廠更該消失於地球但是實際上呢?...(恕刪) 1.美紐約州2017關閉1座核電廠..(人口多的地方)2.2017核電大國南韓說要走向非核家園3.日本的重啟核電廠 離 東京很遠 至少都超過100公里(但位在日本中部的濱岡核電廠,因為位置鄰近人口稠密區外加位在地震帶上,在前政府的要求下於2011年5月13日起停止運轉)====================================日本的濱岡核電廠不是超像核四的 離首都近 人口多 又在地震帶上4.大陸 離北京近的 或像在地震帶上的四川 不建核電原來這些國家都吃到民進黨的口水...===============================================================之前只有 洪秀柱談到風災造成大停電時扯上核電政策,並稱不排除重啟核四但是又馬上又被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