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創造一例一休來取代週休二日,竟為了快速通過一例一休及刪除7曰的國定假日,
而提高特休給假的優惠及提高例假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美其名是創造勞工的利多,但這都是資方成本。
不論是一例一休或是週休二日方向都沒有錯,錯在執政者配套措施設計不良,
以前加班只有平常日加班及假日加班兩種,看得到也拿得到,即使再辛苦也是有相對報酬。
現在加班計算方式區分這麼多種,理想中可以增加勞方薪資,可增加勞工休息時間,
事實上資方又不是吃草的,陸續已經出現借名調高售價,勞工加班費也不見得賺得到,休息日也可能變像被調整掉了。
結果就是印證了:萬物齊漲,只有薪資不漲反跌。
讚美別人,別人就會讚美你!
Kevin,Ni
saaaad wrote:
這世界上本來就是有動頭腦和付勞力的工作
為什麼你認為的那種爛工廠或公司在台灣還能生存著就是因為有需求
沒那種公司很多人連工作都找不到
我家的小公司已經30幾年了
過去台灣經濟好的時候登報找人一天沒三通電話
10年前經融海嘯經濟不好的時候登報找人,
我們只要把電話放下去就響.整天響個不停,每天超過80幾通電話
我們的政府知道現在台灣真實的經濟處境嗎?
當一個地區老闆找不到工人的時候自然得把薪資調高,得給更好的福利
當一個地方老闆找員工的時候還被人求著一定要給他工作時,福利有可能好嗎?
我們台灣現在處於哪種狀況?
要不要你來當老闆看看?
在野打高空
一堆自以為正義的跟著打高空
最後誰受害大家等著看吧恕刪)

GARGINE wrote:
因為加班費變貴老闆...(恕刪)
如果是這種邏輯我倒是有想過,我也這麼自問自答過,
但這麼說的話,想不透的就像我第一句話所問的,
冤有頭債有主,大家不去抗議這種老闆,確是在抱怨政策不好,好奇怪。
老闆不願意少賺,讓員工少賺承擔,然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然後員工反而跟著老闆站同一陣線0.0
怎樣會有這麼大的情操

而且這衍生出我另一個納悶的點
就我自己和周遭朋友的經驗來看
目前的大環境幾乎都是責任制,工時長薪水少加班沒有加班費這樣的待遇
新聞所看到的也大多是壓榨勞工,過勞的相關報導
但在一例一休定案以後,世界似乎變了
變得好像大環境幾乎都是自願加班,而且是有加班費可領的
新聞再也看不到勞方被壓榨或是過勞的相關訊息
這樣的大逆轉也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大綠豆薏仁 wrote:
請問有在那邊抱怨一...(恕刪)
“既然沒班可加,哪來的加班費需要支付,沒有需要支付,為何成本會提高需要漲價?“
因爲有商家會偷漲價,然後反對的人覺的,消費者太笨,不會比較與選擇。
舉例,蔬菜水果常在颱風沒來時,預防性漲價,這名詞我還只有在臺灣聽到。之前,高麗菜漲翻天,我一向態度就是,你有本事漲,我有本事不買。跌倒慘,還是不買,不讓供應端好好學教訓,只會助紂為虐。消費者不盲從就沒事。
“如果因為需要支付龐大的加班費,為何有人會叫沒班可加?”
因爲很多本來就是薄利,加上免費超時。台灣許多企業自豪的“老二主義”,就是對案“山寨主義“的原創者,唯一的利基就是低價及低成本,也是到對案的主要目地,現在要逃到東南亞。
臺灣的生活是以歐美爲標竿,但企業經營以落後國家為對手,對案未興起時,找對案,現在無法混就再下拉。
歷年來,政黨就利用這種矛盾製造對立及生存。
大綠豆薏仁 wrote:
請問有在那邊抱怨一...(恕刪)
shamushuang wrote:
我是老闆的的話,本...(恕刪)
你知道員工不答應減薪的話你要給資遣費+有薪求職假嗎?
然後減薪的事情可能還要上爆料公社公開發行~
底薪是一開始談好的,你只能昇不能降。
一例一休若照規定執行對員工是好的,該休的假沒少,加班費增加,沒放完的特休要換錢不能充公
另例假日給你加班,加班費要給2倍,假還是要休只是改天有啥不好?
總體增加的就只是人力成本,直接加薪人力成本就不會增加嗎?
砍掉的七天假很多週休二日的公司本來就沒在放
只是有的公司當彈休福利在用
四小時為基數的加班計算也是在幫勞工,很多人每個月通勤費幾千塊,上一天班交通費200-300塊
你時薪就算是300元,叫你每周一天來加班兩小時只給0.66小時薪水要不要? 加越多賠越多好嗎!
要加班滿3小時那天交通費才打平好嗎?
問題是慣老闆很多都喜歡0.33的前兩小時,牠會怎麼做?
反觀新制是要給足300*(1.33*2+1.67*2),差異很大
還有一例一休沒有規定是一星期哪兩天,根本不影響公司一周七天都要運作的問題,人力不足就加人阿!
剛好針對現在失業率那麼高,公司遇缺不補,有單就加班加到爆肝的問題。
一例一休才上路一個月就一堆人在哭,怎不看看半年後它的執行力再說?
加班費多算給你了,特休假幫你保住了,例假日該休的你不會少,結果一堆人哀哀叫?
真的執行爛再來罵。
新政策不執行哪會知道無良老闆有多少漏洞可以鑽? 要從哪邊補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