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九龍半島及租借新界(包括新九龍)給予英國,成為英國殖民地。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英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確
定1997年7月1日起,香港主權將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此舉標誌著香港的殖民地時期正式結束。
1839年,中英兩國的貿易磨擦終導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1841年,清朝被英國打敗,英國海軍的查理·義律與清朝大臣琦善談判後簽
訂《穿鼻草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義律根據協議,於1841年1月26日登陸今上環水坑口街 一帶,並佔領香港島。
但清政府認為琦善無權割地而不承認穿鼻草約,並將琦善革職。而當英國政府收到《穿鼻草約》的消息後,亦對條約中無提及開放通
商而大為不滿,於是改派砵甸乍為全權代表到中國。
其後第一次鴉片戰爭戰事擴大,英軍先後攻佔廈門、寧波、上海、鎮江,抵達南京下關。清政府被迫命耆英於1842年8月簽訂《南京
條約》,正式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1]。自此香港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
割讓九龍半島
1856年至1858年,清朝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敗於英法聯軍,被逼在1860年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部份納入香港
殖民地,交由英國管治。九龍半島南端的割讓,有助英國確保維多利亞港的安全。當時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鐵絲網分割。
租借新界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租借的新界及新九龍範圍
1897年中國山東發生德國傳教士被殺事件,德國乘機佔據山東的青島,俄國亦進駐旅順和大連。英國則佔領山東的威海以平衡列強勢
力。同時法國亦借機進駐廣東的廣州灣(今湛江一部份)。為了平衡法國在南中國的勢力,英國政府以香港的防衛需要加強為由,再
逼使清朝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從1898年7月1日起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方及附近二百多個離島,為
期到1997年。值得留意的是,在清朝政府力爭之下,九龍寨城的管治權並沒有交給英國。
維基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A6%99%E6%B8%AF%E5%89%B2%E8%AE%93
一、外國勢力占領或干涉台灣事務。
二、台獨或島內發生動亂。
這個原則後來中共制定反分裂法條文化。
所以大陸雖然算是敵人,但我不覺得有立即性的威脅,因為實際上台灣沒有獨立的條件。
一天到晚說要武統的,一邊是對岸憤青,一邊是台灣的特定人士,可曾聽到北京政府一天到晚說要武統?
戰爭絕對不是中共的優先選項。
台灣如果團結,一可在中、美間取其利益維持現狀,二則就算要談統一,也可以力爭有利條件。
但是目前看來台灣就是被一群政客慢慢搞爛而已。
t3629655 wrote:
戰爭可以解決這些小問題 ,任可問題最後就是用戰爭解決就沒錯了
現在美國最強以後誰強就聽誰的
不聴最後就是滅,歷史就是這樣持續下去,以後也不會改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