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saint wrote:(06)關於補助982.1億與GDP評估提高0.025%(經計算40億)成本效益不符!! 說實在的GDP評估提高0.025%,這不都也是預估的數字??是否會大於政府所編列982.1億,這個版本的服貿真有這麼神嗎?!還是有可能致使財政入不敷出的窘境啊!!
健人就是矯情 wrote:看來"下市"兩個字太深奧 很難讓你懂!88 - 63 = 5 年? 漏打了字就可以如此追著打不停?重點是什麼麼?環隆什麼時後被日月光入主?還是環隆經營的好不好?都不是!重點在於環隆的併購和下市,根本都是日月光集團自家人在搞和大陸無關!討論勿再失焦了!
crazydancer wrote:說實在的GDP評估提...(恕刪)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本(102)年7月15日「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之經濟影響評估報告」(完整報告詳如附錄一)結果顯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後,估計將使我國對中國大陸服務輸出值約增加4.02億美元(成長37.2%);相對於此,自中國大陸的服務業輸入值增加約9,200萬美元(成長9.08%)。這裡的4.02億美元是指年增,982億元台幣是指總數。120億元台幣×10年=1200億元台幣且這裡評估報告採用的是2007年的模型,採靜態評估分析,非動態,以下為報告中部分內容節錄:必須說明者為,檢視過去我國開放陸資之經驗,政策開放之效益需視該產業是否具吸引陸資之條件,以及相關投資案是否符合我國投審會審查之要件,因此投資成效仍需視個案而定,故綜合來說,本研究針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經濟效益評估結果,預期將落在較保守的推估值,即不含陸資來台效益的服務業約當關稅降稅效益(保守值);及同時納入陸資來台效益的樂觀期待值(樂觀值)之間。同時必須提出者,為本研究針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所做之經濟影響評估,係採用經濟學上所謂「比較靜態分析法」,探討外在衝擊變數(亦即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否簽署)對總體經濟及產業結構的影響進行比較。由於性質上屬於靜態模型,因此評估過程中假設其他條件不變。故模擬結果所顯示的經濟衝擊或效益,並未納入政府、產業針對相關影響所採取的因應措施效果,亦無法顯現自由化後對如國際制度接軌等所帶來的影響及利益,同時量化評估亦無法呈現如經濟安全、人才流動、社會觀感等非經濟議題之影響,先予以說明。台大的鄭教授若要攻擊服貿,至少也得從此報告中所採用的模型(評估的方程式都早已公布)去攻擊,而非用意測與猜想,假設對方必然存著惡意的情況下。-------------------------------------------一碼歸一碼,財政是財政,經濟是經濟,邏輯要搞清楚。我贊成我國的經常帳收支必須平衡且不能舉債,才能使我國財政收支平衡,好,那麼這牽扯到兩的問題,一是加稅(稅制的改革),二是減少社會福利!群眾是有趣的,遇事希望政府為大政府,不想政府插手時,又期待政府是小政府。民主時代,每個人都擁有言論自由,但不意謂所公開發表的言論,可不必接受檢視且不斷找理由來跳針。既然你對懶人包的資料如此堅信,應該趕快督促鄭教授出面與經長辯論吧!
健人就是矯情 wrote:那你就要問彭總裁為什麼將它納入陸資了! ...(恕刪) 前面我有回過,後期買環隆股票的環鴻,環旭,一家登記香港,一家登記在大陸。依我國規定,算是陸資(但不要推論老板是大陸人)。其實都是日月光集團。一個簡單的東西,可以爭論那麼久,真是神奇。
豆子小珍珠 wrote:民國88年日月光取得主導權88+1911=19992010-1999=11這11年居然不見了小學數學老師會哭的 看157樓,如果還不夠,上市公司,google很容易可以查到歷史資料的。
軟橡皮 wrote: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後,估計將使我國對中國大陸服務輸出值約增加4.02億美元(成長37.2%);相對於此,自中國大陸的服務業輸入值增加約9,200萬美元(成長9.08%)。這裡的4.02億美元是指年增,982億元台幣是指總數。120億元台幣×10年=1200億元台幣...(恕刪) 哪裡寫年增120億台幣?麻煩你把中華經濟研究院的報告秀出來 在哪一頁寫了年增120億台幣台灣服務貿易出口總額 在2011年整年度才450億美元 明明報告很清楚的寫明了服貿只有增加 台灣服務貿易總出口額的1.61% 這個比例佔輸出中國服務37.2%哪來的年增4.0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