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轉載:踢爆《今周刊》清大屠夫報導原來是場騙局


bakafish wrote:
但是台灣人去澳洲當台勞的事實有改變嗎?
你可以像政府一樣,繼續選擇不看不聽,說他們是去打工度假壯遊...(恕刪)


既然是事實, 還怕沒東西可以寫嗎?
產業結構和教育改革是出了很大的問題, 但我不相信憑著客觀的心態和事例, 沒有辦法去論證那些政策問題,
反倒是自己不走正路, 只會讓人有機會去模糊焦點, 反而達不到目的.
台勞或低薪問題存在與否,讀者難道沒有自我判斷的權力與能力嗎?

身為一個傳媒,為了確保讀者與社會認同它所想突顯的問題,
又深怕單一的故事說服力不足,自己捏造了一個 "三合一,假的"專訪,
希望強化它對此問題的說服力.

傳媒可以針對事實,加註自己的評論與看法,其餘的讓讀者自行思考與判斷才是.
怎可自行 "三合一",假造一個完全不存在的專訪內容,真是太失敗了.
也就是說,

打工沒有那麼不堪,澳洲的生活沒有那麼慘,種族歧視沒有那麼嚴重,就業環境沒有那麼差勁,

那麼不堪、那麼慘、那麼嚴重、那麼差勁,都是醜化捏造出來的...

於是對比出,去澳洲打工旅行其實沒有那麼糟糕。
照這樣說去澳洲當屠夫當台勞還是事實阿!!!
媒體會加油添醋正常阿 這次還沒有很離譜吧!!!
若是清大畢業生的聲明屬實的話,看到一堆人還在支持今周刊,我實在覺得很奇怪

讓人憂心的是,也許是網路非具名的關係,看到的言論民粹越來越嚴重,難道大家覺得只求目的,不擇手段是對的嗎?即使手段是非法或遊走法律邊緣的也可以嗎?更何況今周刊所謂報導經濟狀況不好的神聖目的其實只是卸責的藉口,骨子裏嗜血的報導可能只是為了衝銷售量製造話題性讓雜誌大賣而已

媒體的天職本來就是獨立客觀報導真實,這應該是永遠不能打破的原則
媒體若能編故事來達到他的目的,對閱讀大眾還有任何信任可言嗎?若大家不予撻伐的話,改天媒體就能捏造新聞搧風點火引導所謂民意來達到自利的目的,也可能被收買發假新聞圖利特定對象,完全喪失媒體應有的功能

媒體做假跟經濟狀況好不好是兩回事,今週刋要報導年輕人失業、經濟狀況不好、初入社會起薪22k,可以找一堆真實的數據:台經院、中經院的經濟數據,街頭訪查問卷抽樣統計數據,人力銀行的統計資料等都可以呈現這樣的結果(差別只在不嗜血所以可能銷量會?)。但是虛構事實搞所謂三合一卻是最爛的做法,涉及虛偽造假的結果,只會讓大家日後對這家媒體的報導毫無信任可言

我也覺得經濟很差,年輕人起薪很低,政府應該提出有效的辦法來解決,但政府高層對此還無感實在很爛。但是不贊成用假造的故事來達到目的。

orislin wrote:
若是清大畢業生的聲明...(恕刪)


支持樓上.

新聞就是報導.

目的就是告知大眾事實.


如果網路有一堆奇怪的民粹言論,但這些言論與周遭朋友想法差很多,恐怕就又是公關公司傑作

目前周遭的人,大多覺得年輕人出國打工增廣見聞沒什麼不好。對媒體為何要把出國打工汙名化不解。

可能這些大企業並不希望老百姓出國,睜眼看清楚台灣大企業的缺點吧!

當年我在大陸,看到美國客戶幫大陸勞工爭取權益,很是感動,也學到國際上對人權的做法,多少對台資企業以虐待勞工為榮的想法有了省思,也因此對HTC處理洋華事件手法一眼看穿,感到不屑

特別是清大生原本在台灣做理專,這行業本質大家都知道,做這樣的行業本來就比屠夫糟糕千百倍不只,今周刊故意這樣鬧,黑白顛倒,對社會實在毫無正面價值
看完這串發覺,之所以媒體這樣子亂搞,東窗事發後也如政客般狡辯,多少也是一群腦子不清楚的人喜歡隨風起舞才導致媒體素質如此惡劣...

真相?真相當然不重要,這篇報導只要能婊馬政府,全部都是自己掰的我也無所謂..,一堆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鄉民這樣想,嘴巴上罵的政客和名嘴是亂源,但是自己又愛在螢幕後跟著起鬨,

今周刊發表了根本就是承認造假的聲明,還是有人覺得今周刊可能是真的,我不知道這樣的邏輯是哪種腦子製造出來的,反正他們每天盯著電視,電視給什麼就吃什麼,自己的腦子早就和公司送的沒意義的鑰匙圈塞在櫃子最深處了。

只要能引發社會討論受到重視,內容不管是真是假都無所謂?有這種想法的人,總有一天會過著一邊吃著自己盤子裡那片媒體告訴你吃了會健康的保麗龍,一邊納悶自己最近為何連沖馬桶都要兩隻手一起按的日子。

sharten01 wrote:
看完這串發覺,之所以媒體這樣子亂搞,東窗事發後也如政客般狡辯,多少也是一群腦子不清楚的人喜歡隨風起舞才導致媒體素質如此惡劣...

真相?真相當然不重要,這篇報導只要能婊馬政府,全部都是自己掰的我也無所謂..,一堆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鄉民這樣想,嘴巴上罵的政客和名嘴是亂源,但是自己又愛在螢幕後跟著起鬨,

今周刊發表了根本就是承認造假的聲明,還是有人覺得今周刊可能是真的,我不知道這樣的邏輯是哪種腦子製造出來的,反正他們每天盯著電視,電視給什麼就吃什麼,自己的腦子早就和公司送的沒意義的鑰匙圈塞在櫃子最深處了。

只要能引發社會討論受到重視,內容不管是真是假都無所謂?有這種想法的人,總有一天會過著一邊吃著自己盤子裡那片媒體告訴你吃了會健康的保麗龍,一邊納悶自己最近為何連沖馬桶都要兩隻手一起按的日子。
當有人贊成「今周刊是為了突顯政府的無能」時,就可以知道台灣有沒有救了。

當今週刊看到這些人的支持會怎麼說?

三合一有人挺我?很好,下次來個五合一好了。
不出三年,百合一也是很正常。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我希望看到的是今周刊報導那位清大生的FB說明.轉個PTT是啥意思.還不是本人轉的.我也不能知道PTT那個是不是真的.直接轉清大生的FB就好了.不是更能證明.不然PTT那個我也是半信半疑.
轉他FB來看看再說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