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4

核能或火力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II

孤鴻海上來 wrote:
日本、法國、俄國甚或是老美的高階核廢最終處置方案,全都是深地層處置(深埋)。這四個國家都沒研發P&T。...(恕刪)

都給你研發報告和相關實驗室連結了,你還能堅持這些國家沒有研發P&T,我也只能讚嘆你的意志堅定。但這種事情不能靠心誠則靈,同樣的話重複再多次,事實也不會變。

孤鴻海上來 wrote:
(1)日本沒有ADS計畫。ADS(Accelerator-driven subcritical reactor)是一種【核反應爐】。日本並沒有ADS反應爐的計畫,不要再說謊說日本有ADS計畫了。...(恕刪)

ADS是Accelerator-Driven System的縮寫,日本沒有ADS計畫是你個人的認知,你不知道的事情不代表不存在。
以下是JAEA(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在Status of 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研討會上報告的部分內容,該研討會2017年在蘇黎世舉辦,報告題目就叫:Japan ADS Project (日本的ADS計畫)。沒有ADS計畫,還去報告甚麼?






孤鴻海上來 wrote:
(2)Japan Proton Accelerator Research Complex(J-PARC)是高強度質子加速器,不是核子反應爐。不要以為這是ADS反應爐。不要再說謊說日本有ADS計畫了。...(恕刪)

ADS是Accelerator-Driven System,J-PARC就是那個Accelerator。下圖是從J-PARC網頁(https://j-parc.jp/c/en/facilities/accelerator-driven-transmutation-experimental/index.html)擷取的,既然我說的你都當謊話,J-PARC中有沒有ADS計畫就請你自己去看。



孤鴻海上來 wrote:
(3)OMEGA(Options Making Extra Gain from Actinides)計畫(オメガ計画)是用加速器做P&T的基礎實驗,在上世紀末計畫就結束了。日本之後沒做P&T的研發。...(恕刪)

OMEGA計畫結束了,其他計畫還在進行。JAEA現在有一個中心叫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er在研究P,還有一個研究團隊叫做Research Group for Nuclear Transmutation System在研究T。加上前面講的J-PARC,以及一些大學的實驗室,他們都還持續在進行P&T研究。底下是我隨便找的兩篇他們最近發表的文章標題,可以說明日本的ADS計畫還在進行,當然也代表日本的P&T研發還是進行式,沒有中止。

stunmaker wrote:
澄清一下,我沒有說日本不研發P&T的意思,...(恕刪)


日本的高階核廢處理,並沒有規劃要做ADS來P&T。
日本有走下圖中間的路線。右邊路線才會有ADS做P&T。但日本連ADS實驗爐的計畫都不會有。

ADS不但不知道能不能商轉就算能商轉,如果多做ADS,就要多花好幾公頃的土地,多花幾百億幾千億的預算,多申請一堆執照,用來蓋廠。卻沒什麼收穫可言
就算核廢做核嬗變從10000桶減少到100桶,深埋期間從10萬年縮減到1千年
(1)還是要最終處置場。
(2)最終處置場的地面設施也不會變小。地面設施主要是用來換封裝桶,一次換一桶。
(3)而且深埋場不管深埋時間縮減多少,地面設施都是營運期間完畢就拆掉,土地就已經能回復正常使用。
圖中
乾貯場,是用台灣核一乾貯場的照片
再處理廠,是用法國la-hague Site再處理廠的照片
玻璃化核廢的檢查與乾貯,是用日本六所村的規畫圖
ADS廠,是用比利時MYRRHA的預計完工圖
深埋場,是用芬蘭ONKALO深埋場施工10年後的照片
====
一個國家的乏燃料,本來大概只要幾個籃球場大小的乾貯場土地+幾個籃球場大小的深埋場[地面設施]土地+兩者間的運輸用地,全都不涉及核反應,就夠放10萬年了。
至於乏燃料再處理+核嬗變or未來技術...不管怎麼做都得最後深埋,卻是工序越做越複雜,核反應越來越難模擬,蓋廠越來越多種,土地越要越多,運輸路線越來越多,經費越燒越驚人,核安工安風險越蓋越可能出包,時程越拖越不知道終點...卻沒什麼收穫可言。讓人拳頭都硬了。
孤鴻海上來 wrote:
??? 官網始終都在

不是官網,有個中文版的講得很詳細,網站叫財團法人核能資訊中心,
前陣子更新後那篇文章就不見了...
chlorite wrote:
我說的是:「做最終處理相對容易」,不是乏燃料再處理相對容易,...(恕刪)


為什麼要說謊?
乏燃料再處理,只會讓整個事情變得更麻煩、更複雜、更多的設施要蓋、更多的土地要徵用,更多的執照要官方通過,更多的工序,更多的風險、更多的經費......
你說這種謊言,就算騙到張善政之類的人去做,也只是傷害國家利益,會讓台灣多花幾千億!!!
你的這些詐騙,就像是拼命在賣國啊。


上圖乏燃料的境外再處理方案,
(A)臨時存放(等運輸)
(B)法國再處理。台灣全做要花上幾千億。
(C)比照日本,該有高階核廢檢查與乾貯設施(乾貯數十年)。多要一塊地,多蓋個設施,預算不明。
(D)高階最終處置場,用地大小一樣,深埋一樣十萬年,一樣營運到最後核一二三關閉。
(E)比照日本,該有低階核廢檢查設施。多要一塊地,多蓋個設施,預算不明。
(F)低階淺埋場,要擴充來裝新增的這些,預算不明。

如果台灣乏燃料全送法國再處理,會讓預算暴增幾千億,差不多損失到一座核四的數量級。



乏燃料再處理,只會讓整個事情變得更麻煩、更複雜、更多的設施要蓋、更多的土地要徵用,更多的執照要官方通過,更多的工序,更多的風險、更多的經費......
你還在用謊言推境外再處理這種事情,會讓台灣多花幾千億,就像是拼命在賣國啊。
孤鴻海上來 wrote:
為什麼要說謊?...(恕刪)


怎麼又說謊了!!!現在更嚴重了,還詐騙兼賣國了,會不會被關啊!

這些東西我們一年前就討論過了。你既然沒拿出新論點,我也就只好請你回去從本討論串的591樓開始看了。

我引用文獻,拿出數據,你都忽略無視;你拿著自己想當然耳的論述,就能到處指控別人說謊。這差別也太大了。

孤鴻海上來 wrote:
乏燃料再處理,只會讓整個事情變得更麻煩、更複雜、更多的設施要蓋、更多的土地要徵用,更多的執照要官方通過,更多的工序,更多的風險、更多的經費.........(恕刪)


舉個例子:垃圾直接拿去埋就好了,為甚麼還要分廚餘、可回收資源、可燃燒垃圾,還要送去焚化。花了大把工夫和金錢,焚化後的灰燼也是要埋呀,為甚麼不一開始就拿去埋?

乏燃料要直接深埋,還是要再處理,各國有不同的處理方針。表示不同方案都有其優缺點,沒有一個絕對的最佳解。如果像你講的,乏燃料再處理都是做白工,那為甚麼還有國家要做?他們國家的那些核工、經濟人才都是傻子嗎?都在賣國嗎?有甚麼道理你想的就是一定對,別人做研究、作分析出來的結果都不值一顧,我引用他們的看法和數據還要被指控說謊賣國?
stunmaker wrote:
問題10: 既然乾式儲存卡關,高階核廢料能否送國外進行「再處理 」?...(恕刪)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中華民國一〇八年五月的報告
【核廢料最終處置技術及世界各國高、低放最終處置場址選擇與興建近況報告】
最後結論
chlorite wrote:
乏燃料要直接深埋,還是要再處理,各國有不同的處理方針。表示不同方案都有其優缺點,沒有一個絕對的最佳解。...(恕刪)


不要再說謊了。台灣一堆人像你這樣說謊欺騙社會,講得好像只要做再處理也行。
其實[乏燃料再處理]可做可不做。但是只做再處理是不夠的,最後都是一定要深埋。你還在用謊言推[境外再處理]這種事情,會讓台灣多花幾千億,就像是拼命在賣國啊。

乏燃料要直接深埋,還是要再處理後再深埋,各國有不同處理方針。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只做再處理就夠的。

像英國為了拿到鈽做核武,有做[乏燃料再處理],但是也早就了解,最終處置就是[深地質處置]最安全。也決心推動地層處置設施(GDF)做深埋。英國的再處理廠大概陸續退役,也不會再去鑽研更多莫名其妙的未來科技了。
https://www.gov.uk/guidance/why-underground
孤鴻海上來 wrote:
不要再說謊了。台灣一堆人像你這樣說謊欺騙社會,講得好像只要做再處理也行。
其實[乏燃料再處理]可做可不做。但是只做再處理是不夠的,最後都是一定要深埋。...(恕刪)


「直接深埋」和「再處理」是乏燃料再處理兩大主要途徑的簡稱,並沒有說再處理後就不須深埋。關於這點,我們兩個一年多前在本討論串,就有討論過有、無再處理的高階核廢在深埋需求上的差異。這種用法也是國際通例,WNA描述各國核廢處理方針的網頁中,提到巴西、保加利亞時,用語是: "It has yet to decide on whether to adopt a policy of reprocessing or direct disposal.";提到法國時,用語是:"The country has a policy of reprocessing used fuel.";提到瑞士時,用語是:"There is no national policy regarding reprocessing or direct disposal of used fuel"。
眾所皆知,像法國這些有進行再處理的國家,也規劃有高階核廢深埋處置場,但WNA在描述乏燃料主要處理方針時,用詞也只用直接深埋(direct disposal)和再處理(reprocessing),跟我的用法一樣,這是大家的習慣用法,你就不用在文字上見縫插針了。

孤鴻海上來 wrote:
你還在用謊言推[境外再處理]這種事情,會讓台灣多花幾千億,就像是拼命在賣國啊。...(恕刪)

我在這個討論串講的,都是從技術層面來看「直接深埋」和「再處理」的差異性,沒有特別建議要用哪一種方式,更沒有涉及決策。我也不只是提再處理,也花了不少篇幅講深埋。這樣也能叫拼命在賣國?文革也不是這樣搞的。


孤鴻海上來 wrote:
乏燃料要直接深埋,還是要再處理後再深埋,各國有不同處理方針。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只做再處理就夠的。...(恕刪)

在同樣的WNA網頁上,荷蘭的乏燃料再處理方針寫的是:"The country has a policy of reprocessing used fuel and long-term storage (100 years) of all radioactive waste."。沒有規劃深埋,只規劃儲存,儲存地點規劃在該國的Borssele。

孤鴻海上來 wrote:
像英國為了拿到鈽做核武,有做[乏燃料再處理]...(恕刪)

乏燃料再處理所得到的鈽不適合用來做核武,只能用來做MOX,英國的武器級鈽是專門生產的,不是從乏燃料來的。

孤鴻海上來 wrote:
也決心推動地層處置設施(GDF)做深埋。英國的再處理廠大概陸續退役,也不會再去鑽研更多莫名其妙的未來科技了。...(恕刪)

是的,英國早就決定要做深埋,但他們預計深埋的,也包括再處理後的高階核廢。所以不能說英國規劃深埋,就放棄研發P&T,2018年在英國舉辦的第15屆International Exchange Meeting on Actinide and Fission Product Partitioning and Transmutation,英國「國家核子實驗室 (National Nuclear Laboratory)」報告的題目是"Overview of Programmes on P&T and Advanced Fuel Cycle in the UK"。如果英國2009就決定放棄P&T研發了,2018還去報告甚麼?
chlorite wrote:
瑞士時,用語是:"There is no national policy regarding reprocessing or direct disposal of used fuel"。

原來瑞士人不太急...
stunmaker wrote:
問題24: 使用再生能源的德國向使用核能的法國買電?...(恕刪)

答:這是假議題
兩個國家之間的電力進出口,是【區域電網】分時平衡的加總結果與【這個國家】的能源配比是好是壞,完全無關。譬如德國的西南部,和法國的東北部接壤。法國核電廠如果不在附近,就不太影響到與德國之間的電力進出口。

德國與周邊國家的電力進出口,每分鐘都會變化,這跟鄰國有沒有核電廠並不太相關。德國的鄰國當中,荷蘭、瑞士、比利時、捷克、法國...都有核電廠。不同的邊境區域,各自有不同的區域電網分時平衡。
  • 2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