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布克F91 wrote:不是外商要蓋?嗯.... 比較詳細的看這篇.據台電內部推估,自行開發300MW風場約需400億新台幣;若與民間業者共同開發,則成本可望降至2、300億元,另外內部投資報酬率(IRR)也有望比自行開發的4至5%更高。對此陳一成表示,合作開發是選項之一,「現在公開徵求不代表就要選這個,」若最終合作不成,也可以循示範風場模式、由台電自行開發。
stunmaker wrote:比較詳細的看這篇....(恕刪) 照這敘述台電還是開發但是所有設備和工程全部外包給外商做吧這樣也能叫自己開發......----------------https://www.ey.gov.tw/Page/AE5575EAA0A37D70/36a90a9c-2b7f-4bd9-be25-8cbd570629cf針對外界質疑台電示範風場離岸風機採購案轉嫁全民負擔,台電澄清指出,台電本身也是離岸風力的開發商,本案為台電自行出資,所有投資都可以回收。台電表示,台電遵循政府採購法程序,透過公開招標,本案得標廠商比利時商楊德諾與日商日立集團具有海域風電建設的能力與實際經驗,所建置之相關設備與未來賣電收入均歸台電所有。有關外界指稱政院及主管部會毫無知悉,台電強調,行政院長期關注離岸風電發展,林全前院長曾多次聽取報告,去年9月賴院長上任後,亦已2次正式院會中,聽取經濟部離岸風電及綠能推動方案的專題報告,政府高層對於離岸風電推展及台電示範風場計劃均有知悉及掌握。台電進一步說明,針對台電示範風場(離岸風電第一期)計畫,台電為開發商的角色,得標廠商比利時商楊德諾與日商日立則是聯合承攬商,比利時商楊德諾是歐洲海事工程專家,在海域風電工程包括載運、打樁、吊裝等具備專業能力,日立集團則在日本陸域及海上風機皆有建置實績。台電強調,離案風電第一期計畫總裝置容量達10.92萬瓩(109.2MW),年發電量超過3.6億度,提供近9萬家戶一年用電。此計畫預算249.9億,將用於協助台電開發風場,包含鑽探、所有風機等設備、施工安裝、施工船、打樁等約221億,其餘費用則用於完工後5年的風機運轉維護等工作。台電補充,此計畫經公開招標上(2)月13日決標,預定今年進行風機設置海域調查、地質鑽探及設計作業,目標2020年底併聯發電。
經部:風場未完工前不能賣股權上緯投控召開重訊公告指出,因完成階段性目標,將出售上緯新能源及其子公司海能風電100%股權。對此,經濟部官員表示,從公開資訊僅見上緯對控股公司的財務操作規劃,看不出與旗下風場電業公司的影響及關聯性,能源局21日正式去函上緯,要求詳細說明財務規劃的相關細節。經濟部官員表示,上緯指其離岸風電開發的階段性任務已達成,可能認為後續有太多不確定風險存在,想把風場交給更有經驗的開發商來施作營運。但經濟部認為,上緯應會把海洋示範風場在今年完工,苗栗海能風場也會在2020年底完工,並繼續從事風場的運維作業。官員說「上緯想賣,就會有人買」,若市場上還有交易,就表示風電市場還有開發空間。雖然上緯現在脫手一塊風場,但手上還有兩塊正在開發當中,若台灣環境真的很差,就不會有開發商願意接手。官員說,賣出風場開發權在歐洲相當常見,是很正常的商業交易。不過,經部官員說,依電業法及遴選行政契約等規定,離岸風場未開發完工前,上緯不能出售風場電業公司的股權。由於上緯公開資訊,看不出控股公司財務操作,與風場電業公司之間關聯性為何,能源局昨天已正式去函,要求上緯說明,未來投控股權如何轉換、是否影響上緯作為風電公司發起人的角色等。=================唱哪齣? 難道上緯虛晃一招?
海能風場的股份結構印象是上緯新能源25%,麥格理75%上緯把上緯新能源賣了對於海能來說,股東還是公司發起人沒變啊?還是麥格理和上緯新能源只是上緯新能源從上緯100%持股變成歐美的 X 公司 100% 持有
眾所注目的法國敦克爾克600MW風場終於開標,得標者為法電EDF,價格為每度電0.044歐元(不到1.6台幣)...2026年完工.真的太扯太暴力了...難怪法國總理前幾天說要雙倍速進行離岸風電開發. 不過我不清楚法國電力市場運作,0.044是否相當於躉購價?
稍微查了背景,法電目前還是在法國有壟斷地位(相當於台電),所以得標價格對它而言較無意義. 不過可以從另個角度看出端倪(國貿局文章).法國輸電網公司RTE發布數據,本(2)月22日下午法國出口電力高峰創歷史新高,達17,415兆瓦(MW),約為該國瞬間用電的四分之一,輸電目的國主要為義大利和西班牙。由於當天義、西兩國均處於反氣旋晴朗無風的天氣系統,大幅降低風力發電功效,為彌補用電不足,與其啟動其國內火力發電廠,兩國均選擇向比鄰的法國購買價格更加優惠的核電。惟法國電力公司EDF並未能藉機大發利市,因為全歐洲大陸的電網已互相連結,該等交易只能以法國市價售出,即每百萬瓦時(MWh) 約50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