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變電所都浪費人民納稅錢挖到地下50公尺了
還在自嗨不是鄰避設施
不就是被台北人反對反到砸錢蓋在地下
還是你的意思是台北人刁民到
連地下50公尺蓋變電所都在反?
連個變電所都要砸36億蓋在地下
難怪台電完全不敢在台北市提案子蓋風冷燃氣機組,高雄隨便蓋
欺善怕惡?
--------
https://www.taipower.com.tw/tc/news_info.aspx?id=6267&chk=b095252e-a81d-4743-a4c7-38f2d36de0e4&mid=17
蓋電網不輸蓋捷運!繁華地段深埋電纜洞道 歷時10年深度超過101,大安潛盾洞道即將貫通
曾文生表示,大安變電所114年完工後,也會成為台北市核心區的供電樞紐,科學數據已驗証變電所電磁波近於環境背景值。曾文生強調,非常希望透過台電的努力、各地變電所的實績,讓變電所不再是鄰避設施,也能讓對於北市東區用電不可或缺的松湖變電所,能夠趕快推動。
大安變電所地上是旅館,地下有變電設施及兩條345kV輸電線路,分別是通往內湖的「松湖~大安」線,長度4,634公尺,及連結信義路共同管線通往深坑的「深美~大安」線,長度966公尺,合計造價約36億元。
「松湖~大安線」地下洞道路徑接連通過捷運忠孝敦化站連續壁、文湖線基樁、臺鐵及高鐵連續壁、基隆河堤防基樁等,依法只能從下方通過,因此洞道深度平均45公尺,最深達55公尺,成為都會區最深的地下洞道。
一下說穩定
一下說血壓飆升
你知道你在講什麼嗎
--------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50362
今年夏天氣溫炎熱,用電量頻創新高,對台電供電能力是一大考驗,台電調度主管表示,最怕中南部出現午後雷雨,這種雷雨會讓太陽能電廠瞬間失去發電能力,供電能力會短少500萬瓩,佔整體供電能力達12%。
台電專總吳進忠指出,太陽光電裝置容量佔台電供電能力已具備相當份量,在所有再生能源中,太陽能發電也是相對穩定的能源,現在太陽能發電每日平均都可提供500萬瓩的電力,以今天台電的供電能力4110 萬瓩而言,佔比約12%
吳進忠說,太陽能電廠多位於日晒充足的中南部,但是最近中南部天氣不穩定,午後的雷雨一落下,會讓所有太陽能面板瞬間失去發能力,在台電的電力調度看板上,會立即消失500萬瓩,這種情形讓台電調度人員心跳及血壓同時飆升。
去年10月得標,今年8/30完成安裝,年底併網
看來這建置速度還可以阿
這樣看來350MW的光明抽蓄水力真的是破壞生態而已
--------------------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596268
日前雲豹能源也宣布規劃投資持有宜蘭縣五結鄉100MW儲能案場,為全台最大單一儲能案場,並負責統包建置工程及後續維運,預計今年底動工,2023年下半年完工運轉,將加入台電調頻備轉輔助服務。
此次,高雄路園變電所儲能系統為台電目前建置之全台最大20MW儲能系統,自110年10月由台普威得標後開始進行規畫建置,於今年8月30日系統安裝完成,將進入試運轉程序,預計今年底併網,正式加入系統運轉。同時,台普威協助國瑞汽車建置4.2MW AFC儲能設備,於8月5日正式上線運行,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調頻備轉dReg0.25輔助服務。
在去年6月民進黨硬蓋中火以前
從來就沒說過,2026年願意拆中火燃氣1,2號機的任何承諾
盧秀燕的功勞逼出台電終於講出提早拆中火的承諾
不然2021年6月以前中火1,2號機
是最早2029年退役好嗎(前提5接站完工,沒完工就是2031年)
你竟然會幻想原本中火1,2號機2025年退役
被盧秀燕拖一年拖到2026年?
奇異教授是你?
林佳龍演給你看過了
中火2015年就知道有水污染
林佳龍不管就擺爛到2019年盧秀燕上來才解決水污染
盧秀燕修理中火才有的成果
不代表沒修理中火就會有好嗎
---------
https://www.moeaboe.gov.tw/ECW/populace/news/News.aspx?kind=9&menu_id=4360&news_id=19853
經濟部重申:台中燃氣機組若能於2025年上線發電,隔年願為台中市民拆除兩部燃煤機組及一根煙囪
---------------
「過去幾年就是能源跟環保政策的成功造成,台中市沒有特別作為,發現整體改善速率,林年市長任內的最後1年,台中市的PM2.5已經比新竹、苗栗好,但是現在又退步到比竹苗差,新竹跟苗栗2020年平均數值就達到15微克/立方米,台中市要今年才有機會達到環保署認定標準。」莊秉潔認為,市長盧秀燕阻擋中火燃煤機組改建為燃氣機組,導致中火要比高雄興達電廠晚1年才能讓燃煤機組除役,讓中部空氣品質難以進步。
https://cnews.com.tw/124220908a03/
看來台電自己也知道4接5接是來亂的
四接從2020年12年跑到現在開了四次初審
都沒過,還搞到基隆要反四接填海造陸公投
五接2021年3月開一次初審到現在一年半
還沒開第二次初審
-----------
台電擬自建接收站遭駁 中油:重複投資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09005809-260410
國營事業兄弟鬩牆?台電日前宣布要在基隆、台中興建第四、五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自行進口天然氣發電。但是坐擁三座接收站(含興建中)的中油今發豪語,完全可以供應2025年國內所有天然氣發電氣源,直言國營事業都是國家資金,相關管線沒有重複投資必要。
經過5年後發現台電真的只有一張嘴
什麼4接5接一場夢
當然中油也沒多好
1接2儲槽停止辦理
2接2儲槽2022年才剛動工典禮,0%進度
2接第二碼頭施工落後
2接到通霄36吋陸管施工落後
3接施工落後
也就2接到烏溪隔離站26吋陸管有完工
原本2接只有靠海管連到通霄
現在可以連到整個陸管系統
估計2025只有比今年
在2接多一個碼頭,多一條陸管
多1600噸/時的氣化設施
全台灣儲槽完全沒有增加
就是把2接用好用滿
---------
https://www.chinatimes.com/amp/newspapers/20170210000416-260110
中油表示,國營事業都是國家資金,不認為相關管線興建有重複投資必要。會跟經濟部報告做說明,希望能全盤考量。
但是台電主管聽到後回斥:「胡說八道」。全世界沒有人把設備操到百分百,或超額利用的,這相當有問題。且國家最終目標量是多少,中油恐怕也說不清楚。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指出,未來燃氣需求量相當大,自行發電自行進口,可靠度、安全度都高。「但未來新接收站由誰來做,會尊重經濟部評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