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對《LSE法學博士全文資料庫》之120筆論文,得到的心得為,大多法學博士在謝詞內,除了感謝自己的指導教授外,也會感謝其他的口試委員,甚至其他在英國學習生活有關的朋友與在地人士。對很多台灣國外留學博士來說,謝詞某種程度是展現自己跟當地學術社群的連結程度,希望讓台灣的朋友或學生,會覺得這一個老師在外國混的非常好,有打入他們的學術社群,甚至是在地的生活。這種方式,也比較符合國外留學博士的人之常情。
https://www.storm.mg/article/1788776?page=2
而這本的謝詞寫法,不免讓人懷疑國圖版論文僅為鄉民質疑的「口試本」,當然並不知道口試委員是誰,故難以感謝口試委員。
2. 這本補交到LSE圖書館的黑皮書,和其他正常繳交的博士論文在裝訂格式上大不相同。
正常的LSE博士論文封面是藍皮裝訂,正面無字有標籤,僅在側面印上姓名與年份,
同時書側也印了兩條防抽換的標線。
她的黑皮書都沒有上述特徵,卻在正面印上Title與姓名,
這難道是1.5個博士才有的獨家裝訂?
3. 她的黑皮書規定:未經本人同意,「禁止引用」&「禁止拍照」,
博士論文居然有「禁止引用」,這不符合學術常理
4. 博士論文沒有結論(conclusions)這點最怪,
一般寫過博碩論都知道最後要寫一章conclusions,可是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居然沒有
5. 排版有不同年代的打字機和word的格式,
有最早期1985年以前打字機的排版:左右不對齊,可是下一頁突然是現代技術才有的左右對齊!
難道左右頁穿越時空?應該是有3個不同年代打字機外加word?
https://ptthito.com/gossiping/m-1616677845-a-77c/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