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日治時期,才是台灣起飛的黃金 50 年

美援是借的,要還錢的。這都不知道好意思講美援?美援早期可能幫助比較大,但事實上我們政府後期就不太想借美援,因為限制太多了。
29x5x5x2 wrote:
1951–65年之間, 美國經濟援助台灣的金額合計14.65億美元。
若以每年平均1億美元計算, 並假設匯率為40:1, 則1951年美國經濟援助占當年GDP 之比率為32.5%, 1964年比率3.9%。1950年代上半, 美國的經濟援助確保了台灣的國防安全, 補助台灣的軍事支出, 通貨發行的壓力因此下降,物價得以穩定。

29x5x5x2 wrote:
美援幫忙負擔台灣的財政支出, 特別是軍事支出。台灣銀行對府部門放款的壓力減輕, 才又能夠控制貨幣的發行額,物價也終於穩定下來。


可以講,講這種話沒有一點現代經濟概念。現代國家、公司、個人借錢發展工業或商業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發行股票可以講就是向股民借錢,所以照這人邏輯,台積電的發展張忠謀、台積電的管理人員或基層員工都沒有一點功勞。都是買他們股票的股民的貢獻台積電才有今天
29x5x5x2 wrote:
美國對台灣的幫助巨大,國民黨卻把功勞往獨裁者身上攬
R1688 wrote:
本文是客觀評論日治50年, 政治總是有好有壞.

然整體評估, 樓主評價毫無錯誤, 這是歷史事實.


那別的網友加的評論,是主觀的?不是歷史事實?跟日治50年無關?

整體評估只評某部份?
29x5x5x2 wrote:
美國對台灣的幫助巨大,國民黨卻把功勞往獨裁者身上攬

要講到美國請另外開樓好嗎?
這樓是講日據時代
29x5x5x2 wrote:
日本把現代化設備輸入台灣,把台灣農產品輸出,北海道漁產也是一樣的
搬有運無,反正就是物流概念而已,每個國家都是一樣的

如果要用中國人仇日的心態去解釋中國
那就是... 中國去大慶掠奪石油資源,把油運回中國


不敢面對事實,講重點很難嗎?

中國掠奪大慶的石油?
Kevin567 wrote:
中國掠奪大慶的石油?


中國掠奪大慶的石油,照中國人的邏輯就是這樣

日本對日本領土的開發,中國人不是都說掠奪嗎?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對美國而言,美援的目的是保障美國的國防安全。因此初期的美援是以維持經濟穩定與支援美國安全為主。
 
不過, 1950年代下半, 美援計畫逐漸轉為以台灣的經濟發展為目標。
國民政府於1945年自日本人手中接收台灣之後, 幾乎將所有日本的私人企業都收歸為公營。
 
日治時期, 台灣公營企業之生產額占製造業總生產額之比率向未超過6.5%, 1952年的比率則高達55%。
 
國民政府的經濟政策強調是管制,而非鼓勵市場機制。美援計畫的最後階段特別鼓勵私人企業的發展, 並強調尊重市場機制。此一階段的援助計畫多少改變了國民政府經濟政策的思考,對於戰後台灣經濟體制的改變有長久的影響。
 
國民黨來了後,把企業收歸黨營企業,坐享其成,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政黨,那正是掠奪的開始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胡說八道也該有個極限,沒有人糾正你們這些錯誤以為自己認知飛上天??先聲明絕不引戰,也從未如此過,但是實在令人看不下去還真有本事。

我不排除日本在台的不少正面作為,但是黃金50年,你要不要再去搞清楚。光一個離開台灣將電力系統中斷,並且揚言台灣將數月或年無電可用,是誰恢復供電的?你們不讀歷史只會造謠這個會知道嗎? 孫運璿院長,這是誰要不要再去認識一下。

其他各項建設包含國軍護國保民讓經濟發展就不多說,沒有國民黨也沒有後來的發展,收歸甚麼東西拿出來教一下,統一味全還是..歐 台積電,國民黨又帶了多少錢財人才過來??要不要也查證一下呢?事實在那邊都可以歪成這樣,實在令人婉惜。

最後聲明,不屑引戰,本人也不排日甚至用不少日貨,但是對的錯的你們搞不清楚只好教一下你們,就不用謝了。
29x5x5x2 wrote:
中國掠奪大慶的石油,照中國人的邏輯就是這樣

日本對日本領土的開發,中國人不是都說掠奪嗎?


你是要瞎扯什麼?台灣本就是被侵略後,才有後續的開發,這不是因為要掠奪資源而侵略嗎?

那有一個人突然破門而入到你家,把你家的東西運到他家,也只是物流概念?
Eddietw wrote:
光一個離開台灣將電力系統中斷,並且揚言台灣將數月或年無電可用,是誰恢復供電的?
 
沒錯! 後面遭到轟炸,電力受損,這也是中華民國空軍的勝利
 
二次世界大戰末,日本敗相已露,剛統一台灣全島電業的台灣電力株式會社,面臨盟軍轟炸及颱風天災的蹂躪。
在戰略上,台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太平洋戰爭中,台灣因此成為盟軍戰機轟炸的重要目標,而日月潭第一、第二兩發電所為台灣當時的電力核心,更是轟炸重點。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人對日月潭兩發電所的防空設施極為注意,諸如壓力鋼管及發電所均加以偽裝,並在北山坑山谷內建設假發電所;防衛方面,則於兩發電所各要塞區,各設高射炮及機關槍陣地,電廠周圍各設2,000伏電網,以防間諜。
 
二戰末期發輸電設備飽受摧殘
日本戰敗前一年,1944年8月,美軍一架P-38機飛至大觀發電所上空偵查,因地面高射機槍的射擊,盤旋數分鐘即離去。同年10月13、14兩日,又有美航空母艦戰鬥機6架飛臨,除了連續掃射,並用小型炸彈轟炸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當時,美軍機一架戰機被擊落於發電所附近山麓。1945年3月,美軍機開始計畫性轟炸,13日及23日,美軍B-26機6架先後對日月潭第一(大觀)及第二(鉅工)兩發電所猛烈攻擊,並將發電所屋外的變壓器、油開關、避雷器等變電設備全部炸毀,由大觀通往鉅工的輔助水道、鉅工的壓力水管及屋內操作線路與電力纜也受到波及,發電所無法發電,系統電源頓時少了14.5萬瓩,發電量驟降至4萬瓩。所幸,兩個發電所的發電機組未受損傷。
 
此外,東部的溪口發電所建築物亦被炸毀,北部、松山及恆春等各火力發電所亦曾遭受轟炸,但損害較為輕微。一次變電所中,僅有新竹被嚴重轟炸,但二次變電所就有6所全毀,部分毀損者更達到14所之多。這些變電所都是變壓器受損,而輸配電線路及通訊系統被破壞的狀況,則更是普遍。
 
1945年4月,盟機轟炸嘉義、新竹、基隆等地,導致當地支店全部被炸毀,同年5月31日的台北大轟炸,除了總督府左側被炸外,當時位於總督府右後方的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大廈與本社二次變電所(目前的城中P/S)也受到嚴重毀損。幸好前一天總社已疏散至目前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39號,即當時的大甲溪建設部辦公室。後來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本社就在此辦公,直到台電公司成立,繼續為公司總管理處。1982年(民國71年),台電公司才搬到現在羅斯福路上的台電大樓。除上述的轟炸損害外,1944年及1945年兩年夏秋之交,台灣全島遭受嚴重的颱風及暴雨洪水侵襲,西部系統圓山、天送埤、萬大、社寮角、土壠灣、竹仔門、軟橋等各發電所水路都被沖毀,東部最大的立霧發電所,因數次洪水破壞,進水口、沉沙池、引水隧道及溢流道等遭沖毀淤塞,無法引水,發電所附近河床淤高8公尺,洪水水位高於發電機室地面3公尺以上,導致機組停止運轉。
 
1944年,東部第二大的銅門發電所完工後不久即遭洪水破壞,發電所建築本體埋沒於土砂之中,同年度完工的清水第二發電所,也在第三年被洪水土石侵害而淹沒,其他如砂婆礑第一、砂婆礑第二及大南電所等,亦被損害。東部地區原有容量總計5.5萬瓩,在遭受種種破壞後,只能暫時廢棄,尚能運轉者僅剩清水第一發電所7,000瓩而已。
 
日本投降 台灣電業極力修復及運轉
日本投降後,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於國民政府尚未接收前的這段期間,依然持續運作,除了搶修戰前被炸及水災受損的發輸配電系統設備、恢復供電外,最重要的工作,即是繼續完成霧社發電所變壓器應急移設的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工程,讓該所一部發電機組恢復發電。
 
自1945年3月23日美機轟炸日月潭第一、第二(大觀、鉅工)發電所後,系統電源驟降到4萬餘瓩(40MW),其中半數需賴維護不佳的火力發電所供給,但仍不足以承載戰時所需。此時,剛好濁水溪上游的萬大發電所尚有預備給停工中霧社壩機組使用的三相110/11KV20MVA主變壓器一台,為應付急迫的戰時供電需求,日本人設法將該變壓器轉移到大觀發電所設置,將其安裝在該所河川上游空地,並架設臨時110KV線,改接未被炸毀鐵塔,將110KV電力南送山上變電所、北送霧峰變電所。至於高雄變電所,則由山上變電所以33KV借用原154KV線路供電,同時與竹仔門、土灣、高雄火力等自成一區域供電。北部則以北部火力、圓山、天送埤、新龜山、小粗坑等水力,維持一部分負載。
 
於是整個輸電系統,由原來的154KV單一電壓系統分割成154KV、110KV、33KV三種電壓輸電,修復時間短,所費人力、物力也少,但輸電系統的混亂,史上少見。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ebola01 wrote:
蔣中正造就台灣經濟奇(恕刪)


是有多麼愛被殖民當次等人啊!

你是滯台皇民還是日奴?
討厭討厭爛貨2.0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