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0617 wrote:
用唐詩宋詞漢文字來說明臺灣人與福建人讀音不同,所以臺灣人的語言跟唐宋漢無關?...(恕刪)
因有發音、用法差異所以將自己說的語言自創新名稱,
以此邏輯,母語說河洛(或閩南)話的台灣人移居美國,他們的第二代就不是說「台灣話」囉!
因為發音、文法已經多少參雜英語(或稱美語),與台灣當地已經不同,
承繼以前的改名原則,那些人說的話要改為「美語」。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首先,所謂語言本身就是個使用者的集合。再來,偏彰或偏泉都不影響,因為語言分類還要考慮辭彙與語法,不單只看腔調。
還有,歷史上只有彰州話、泉州話、廈門話、福州話、莆田話,從沒有一種話叫閩北話或閩南話。...(恕刪)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就名詞出現先後順序,"台語"二字是早出現於"閩南語"。但如果你是指語言本身,台語源於閩語,分類是閩語族群是無庸置疑的。
閩語是大集合,台語、彰州話、泉州話、廈門話、福州話、莆田話都是這個大集合下的小集合,這些小集合間彼此也有交集,但沒有一個小集合可以完全包括另一個小集合,這就是目前的現實狀況。...(恕刪)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人文類的文獻我就不提供了,因為很多背後都有主張者的主觀意見。...(恕刪)
andy0617 wrote:
閩語為一大母系,下分閩東語、莆仙語(莆田話)、閩南語、海南語、閩北語(建甌話)、閩中語(永安話)、閩贛語
(邵武話)等七大支系,而非閣下所說的"從沒有一種話叫閩北話或閩南話"。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這七大支系的名稱都...(恕刪)
tnkk01 wrote:
漢字大約四五千年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