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mpxij wrote:
這是陳媛媛的個人言論,所以他代表其他受害者的意見?
看文章要懂得分辨重點在哪裡好不好?這句話還給你。謝謝指教
還有,你是哪隻眼睛看到我說你不尊重鄭捷父母了??不要栽贓嫁禍------你只是沒有明示阿大笑怎樣
...(恕刪)
對於陳媛媛的遭遇我是可以體諒,畢竟他一個女人要撫養兩個孩子,家中的經濟支柱又死於非命,他絕對需要經濟上的幫助,所以個人觀點也認為鄭捷的父母如果有足夠能力的話,應該要盡可能的幫忙她家彌補自己兒子所造的業
賠償,補償,補助,用詞的不同會得到不同的結論,畢竟犯罪的是鄭捷而不是他的父母,用賠償是過分的,用補償會比較貼切
用不同的角度來敘述這些文字,可以把好事變壞事也可把壞事變好事,怎麼處理才能得到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結果則需要智慧
最好的方式是讓當事人自己私下去處理少透過媒體公審的方式來進行,媒體越炒事情只會越僵而已
如果受害者家屬可以利用輿論當長矛,當然鄭的父母也可以用法律當盾牌,對吧?
想以戰逼和也得看看法律是站在誰的那邊,畢竟最後還是只有靠公權力才能有效執行,而不是靠鄉民的嘴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