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rsheep wrote:
因為你的觀念還停在『大電廠』時代啊!!!!
再生能源可行本來就是建築在分散式能源模式上面,減少集中大量配送的成本和耗電。
您說的完全正確;我自己就是參與微電網計畫的,您說的我都理解。
但是重點是:分散式能源模式要花錢,很多錢。
而且以台灣現在的電價,架設再生能源的建置與維護費用絕對超出發電產生的效益。
將再生能源匯入 22K 配電網路配合既有建設,才是最符合經濟效益的作法。
現在台電光是要搞個 AMI 前後就搞了快十年,技術也不曉得換新多少代;
先是卡法令、再來卡採購法(該死的『圖利』兩個字至少卡死台灣三十年競爭力)、卡標準,
搞到現在,則是最現實的問題:沒錢繼續搞。
但是話說回來,這也怪不了台電。
國際能源價格又不是台電訂的,原物料漲價,國內卻不准漲電價;
配合政策造成虧損,卻變成都是台電的責任...
唉...民粹自己搞死自己,也沒什麼好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