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

商周驗鮮乳,6成殘留藥物


明月書流 wrote:
現代社會 要無毒生活根本是痴人作夢

政府保證鮮乳沒問題 就真有人相信 不知道是誰太傻太天真

量化生產的東西 口感吃或喝起來都一樣

這樣也相信廠商都沒加什麼東西

吃毒是現代生活的一種方式 楊志良: 政府不能信賴 民眾要有自覺 別相信零檢出

所謂飲食均衡 其實就是均衡地把毒吃下去 這句話簡直就是經典

東西要均衡的吃 營養才會吸收的均衡 相對毒也會吸收均衡

不過過份的吃相同一種毒 才會讓身體有機會把毒代謝掉

要鮮乳無毒根本沒意義 吃的東西只有鮮乳有疑慮 ? 不會吧

全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體試驗場就在台灣 在台灣 當場吃不死人就是安全


原來不食人間煙火不是形容詞啊

選我選我選我選我選我選我
herozero wrote:
PS: 這件事最後要怎麼負起責任啊?雜誌同等篇幅道歉並鉅額賠償酪農損失,總編輯及副總編輯和副教授都解聘?


這怎麼可能

這媒體自從

「水蜜桃阿嬤」事件

後,公信力就令人質疑了。

他們三人↓(有人還升官說)




「水蜜桃阿嬤」事件 發後至今也沒解聘呀,今天這小事,還好啦!在台灣沒幾天後。人民就會忘了



台灣人,理盲而濫情+健忘
平安、健康最重要
newyi wrote:
現在出來打臉的,好像...(恕刪)


我也蠻認同的,目前鄉民們都用自己的專業或非專業論述講得頭頭是道,一直在檢驗方式正確與否打轉,感覺好像是在模糊焦點,真的是像在打落水狗一樣,到底鮮奶有沒有問題沒有一個人敢跳出來說明,即使說一下鮮奶定性量測有含微量藥物但不傷人體也無所謂,或是說台灣鮮奶根本不使用藥物是量測時環境汙染造成的誤差也ok,專業的問題就交給政府就好,也不須牽扯到其他食物,說其它食物沒問題鬼才相信,希望能夠先只針對這鮮奶這問題來討論,釐清後再討論其他的食品也不遲!

herozero wrote:
依照這次副教授所提出...(恕刪)


運動員藥檢 ? 別想太多
台灣到現在還沒國際奧委會認證的藥檢中心
都已經講很多年了

之前還說

商周報導內容被質疑的副總編輯,扯到為孩子而戰?




生氣!


看到這樣的說法,就令人討厭!

好像對他們有質疑的人都不愛孩子、都要孩子不健康;真的是太自以為是了!只有他們方式的愛才是愛!反感!!!




平安、健康最重要
sigrity wrote:
我也蠻認同的,目前鄉...(恕刪)


請問你這樣多廠牌 這樣多產品
你要誰出來打包票 ?
版上這些懂的人都驗過所有產品 ?
當然是沒有
所以只能對檢驗方法提出疑問 不然勒 ?
當然你可以要求政府用公告的方法再次檢測取信你
那是另一個問題了..

所以是您搞不清楚重點還是其他人在模糊焦點 ?
當檢驗方式是有問題的 最後結果難道你也信
不然下次乾脆有人講說用嘴巴就可以嚐出微量的戴奧辛好了
再來炒作一下 ? 你說好不好?

continuum wrote:
請問你這樣多廠牌 這...(恕刪)


對於檢驗方法提出質疑,我又沒說不行,我也質疑阿,誰不質疑?我家左鄰右舍阿公阿嬤也質疑,但假設性問題要有答案,看來是沒人敢回答假設性的問題,只好一直在檢驗方式打轉!
newyi wrote:
現在出來打臉的,好像沒有人說過這樣子的話!
大家都在懷疑檢驗的過程出包,
而不是鮮奶沒出包!
事實上鮮奶目前有沒有像食用油品一樣出包,
沒有人在討論阿!.

人家北歐都在喊用莓果取代乳製品,已經承認因為乳品濫用人工合成荷爾蒙,會造成糖尿病

北歐會這麼誠實注意這些問題,是因為人口老化,政府不想支付那麼多醫藥費,因此積極防治。防治重點不能是長期吃藥(花更多錢),因此把都市改造成以自行車為主,逼人民運動減少糖尿病,並坦誠面對加工食品問題,才是對的

台灣人口老化也很快,但這件事反而都在打口水仗,模糊焦點,沒人關心台灣人的健康,食物有問題,讓人得了慢性病,政府財政是否撐得下去等問題

乳牛最喜歡攝氏5度的環境,台灣根本不適合養,也沒大片草地可放牧。熱緊迫加上密集飼養,濫用藥物是必然的,政府不肯面對,還在幫廠商打擊說實話的人,實在看不下去

台灣就是食品廠與藥廠最重要,一般人民健康與生產力就完全不重要了啊!

如果我的話被你誤會成大家把檢驗正確與否當成落水狗在打,
那可是天大的誤會!

小弟妹學的是化學,
現在從事的跟食品一點關係都沒有,
可別說我是食品廠的打手。
念的書不多,也不是那麼專業,
基本的有關法庭證據法則還有一點點。
辛普森案為什麼被翻盤?
因為取證的程序沒有鞏固好!
並不是說辛普森沒幹下殺妻案!

現在也是同樣情形,
檢驗過程沒有遵照一定的分析程序,
這種東西別說拿到法庭上討論,
而是連進法庭的資格都沒有。

想說牛奶有問題,
請先將相關檢驗過程鞏固好!

食安問題每個人都重視!
但要說食品有問題,
大家都是文明人,
得提出一定的證據讓人信服,
不然跟方唐鏡有什麼不一樣,「說你有就有」。

sigrity wrote:
我也蠻認同的,目前鄉...(恕刪)
herozero wrote:
依照這次副教授所提出的檢驗報告品質(小弟曾是藥物分析研究人員)

怎麼都沒有人質疑他的本業啊?運動員藥檢...

我覺得教育部體育司應該要好好重新檢視這位副教授所提出的歷年檢驗結果,搞不好就可以抓到大魚!

另外,這位副教授的升等論文應該要好好重新審視一下...

PS: 這件事最後要怎麼負起責任啊?雜誌同等篇幅道歉並鉅額賠償酪農損失,總編輯及副總編輯和副教授都解聘? 還是就又在媒體自律及學術自主的大帽子下搓掉? 讓我們慢慢看下去!

+1

這根本不用想

越貴的質譜儀越正確

就算是居里夫人轉生,實驗室試管混來混去,也不能跟幾千萬的質譜儀互拼

這次副教授穩 OUT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 4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